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用梦想和奋斗筑造美好如画的未来——评徐玲长篇小说《如画》

时间:2023/11/9 作者: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热度: 15515
◎吴正毅

  用梦想和奋斗筑造美好如画的未来
——评徐玲长篇小说《如画》

  ◎吴正毅

  最近,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徐玲推出了长篇小说《如画》,(云南晨光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将故事的视角伸展到了美丽乡村建设,充分体现了作家深入探索现实题材的勇气和关注农村儿童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小说的封面上,金黄的银杏叶铺满大地,一位质朴恬静的农村女孩搂着可爱的弟弟,正静静地站在银杏树下满怀期待地眺望着远方。这个女孩便是小说的主人公如画,她在幸福富足的江海城度过了五年快乐的时光,却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返回家乡银树谷继续学习和生活。徐玲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如画从刚回农村时的委屈不甘到后来对家乡充满快乐期待的心理转变过程,也写出了银树谷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日新月异的可喜变化。小说中清新质朴的语言,明快流畅的情节,都给读者带来了愉快的阅读体验和广阔的思考空间。

  徐玲以往的作品大多以城市生活为背景,而这次,她将目光转向农村,她要探索和表达的主题十分宏大:城市新市民及其子女的生活状态、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困境、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和途径……要在一部小说里体现如此丰富的意蕴是十分困难的,而徐玲巧妙地将如画一家人作为无数农村家庭的一个缩影,将农村人的喜与忧、梦想与奋斗展现得淋漓尽致。叔叔婶婶和如水代表着向往城市生活的农村年轻人,他们的梦想是离开落后的农村,在城市里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崭新天地;爷爷奶奶和如歌分别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代表,老人执著的梦想就是一家人守着故土、骨肉团圆,如歌则盼望着能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这些人物其他文学作品也有涉及,并不鲜见。徐玲与众不同的独特创意就在于,在小说中将另一个群体作为主角推到了读者眼前,这便是以如画父女为代表的“返乡者”。如画的爸爸妈妈曾带着孩子在城市里辛苦闯荡,在城市获得一席之地后,却毅然返回农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这种选择初看起来非常不可思议,因为一直以来,农村人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似乎就是离开农村。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徐玲,在与许多新市民子女接触的过程中,在对农村建设的关注中,她敏锐地捕捉到了新的信息——国家、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的新农村建设,这是一部分农村人重返故乡、实现梦想的一种新途径。如画的身上,带着徐玲所认识的那些农村孩子的影子,徐玲将一些稍带理想化的特质赋予如画和她的爸爸,写出了一个新农村人奋斗的美好故事,也寄托着徐玲的真诚祝福和梦想。

  曾几何时,“异乡人”成为了文学作品中一个常见的主题。那些远离农村到城市谋生的年轻人,往往很难真正融入城市,“异乡人”的感觉挥之不去。而当他们想返回农村寻找情感慰籍时,又发现落后封闭的农村也难以承载他们的情感和梦想。而《如画》中描写的,正是国家和政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可以让更多漂泊的“异乡人”回归到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家乡,通过特色致富项目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像如画的爸爸那样,从采集“丝瓜水”和养殖波尔山羊上找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当然,徐玲也没有回避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种种困难,尽管银树谷在慢慢变好,但它和江海城生活条件的差距依然显而易见;爷爷奶奶这些农村老人的疾病和医疗成为家庭沉重的负担,爸爸第一次养山羊也遭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创业路上有着许多无法预知的危机。令人感动的是,如画的爸爸没有放弃,如画也逐渐适应了银树谷的生活,因为家乡永远是他们漂泊的心安放的港湾,也因为他们都是拥有梦想、敢于奋斗的人。

  

  曹 阳 街景No.0392×73cm 布面油画 1997

  在小说中,徐玲借如画之口,多次提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位美丽的银树姑娘,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和自由,化作银色飞鸟,为银树谷人民带来了幸福生活。“银树姑娘”这个隐喻在小说中十分重要。一方面,这个传说串起了银树谷富有特色的风俗民情,农村虽然远没有城市发达,但有着清新的空气,有着高山、老树、流水、古居、戏台,徐玲用田园牧歌般的笔调写出了乡村的美景和诗意。另一方面,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多次称赞如画是现实中的“银树姑娘”。确实,如画并非是学习和外貌最出色的姑娘,但是她的善良、宽容和勇敢,让这个角色熠熠生辉,作为银树谷未来的建设者,说她是“银树姑娘”并不为过。实际上,“银树姑娘”并不止如画一个,小林书记、如画爸爸、郝校长、画家叔叔……这些为着银树谷的美好明天辛勤奋斗着的人,都是真实存在的“银树姑娘”。

  徐玲的作品一直很正,读过《如画》,自然而然就会让人想到“中国梦”。小说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执著的梦想,伟大的“中国梦”正是千千万万个美好梦想的汇聚。在小说中,我们还可以隐隐看到农村和城市的沟通——这同样是“中国梦”重要的组成部分。银树谷和江海城,因为如画这样的“返乡者”的关系而联系了起来,徐子妍等城市女孩与如画并无隔阂,通过通信、QQ等方式来互动联系,城里的殷老师夫妇特意到银树谷来享受田园生活,如画爸爸的“丝瓜水”经过处理将送达千万个城市姑娘的梳妆台上……梦想如歌,未来如画,愿《如画》的故事点燃更多乡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心中的梦想,愿美丽乡村的蓝图在更多农村的土地上铺展和实现!

  (作者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程 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