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7年,约瑟夫斯生于耶路撒冷,出身高贵的他自小就接受了犹太式精英教育。后来他与兄长一起研究摩西律法,为了解犹太教的整体面貌,他徒步长途旅行,寻访各个宗派,还曾在沙漠中跟随一个著名的隐士体验了三年的教团生活。19岁那年,他完成学业,回到耶路撒冷成为祭司——犹太社会最有地位的人。
公元64年,犹太总督将一些参与暴动的犹太人押到罗马皇帝尼禄那里受审,27岁的约瑟夫斯跟随犹太使团前往罗马请求释放他们。到达罗马后,约瑟夫斯通过一名犹太演员结识了尼禄的宠妃波蓓娅,波蓓娅帮他谈判成功,那些犹太人得以返回故乡。
約瑟夫斯看到犹太人对造反志在必行,设法使同胞明白与罗马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可同胞无动于衷。也许是怕被同胞视为卖国贼,他接受任命成为加利利行省犹太军队的指挥官,训练部下、囤积粮食,做足对抗罗马大军的准备,但这一切都是徒然。
后来加利利行省被罗马军攻陷,约瑟夫斯与40个战友被包围在山洞中,他们讨论后决定自杀,并以抽签的方式决定由谁杀掉谁。最终只剩约瑟夫斯和另一个人,约瑟夫斯说服对方不再自杀,向罗马军投降。
约瑟夫斯投降时急中生智,预言罗马军的最高指挥官韦帕芗日后会当皇帝,他因此只被囚禁而免于一死。后来韦帕芗真的当了皇帝,便释放了约瑟夫斯,授予他罗马公民权,并赐给他住房和养老金。如此,他便在“犹太战争”中为罗马人效劳,当他们与犹太人之间的调解员。在耶路撒冷的围城战中,他曾出面劝说城内守军投降,被斥为叛徒,还被弓箭射伤手臂。
其实约瑟夫斯并非因贪图荣华富贵而叛国,只是不忍看到同胞惨死。罗马军兵临城下时,城内敌对派系竞为争权而大动干戈,甚至洗劫平民、滥杀无辜,以致很多平民情愿罗马人得胜,从而摆脱困境。拒绝劝降后,犹太军队用高大尖利的木桩把城包围起来,不许城内的犹太人逃生,活活饿死成千上万的人。
战后,约瑟夫斯开始从事写作,第一部著作就是《犹太战史》,翔实地记录了整个战争经过。后来他又写了一系列关于犹太历史变迁、文化传统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犹太古史》。他还常反驳当下一些错误、偏颇的报道,替同胞辩解。
尽管约瑟夫斯在很多犹太人眼中是个叛徒,但其著作又是他们研究本民族历史时绕不过去的重要资料,守旧的犹太学者对此颇感纠结。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