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创作
——一个幸福指数很高的职业
◎高洪波
两年前在深圳少儿图书馆参加一项名为“图书馆之夜”的活动,一百多顶蓝色的帐篷,一百多个快乐家庭,一百多个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接受儿童文学作家的签名赠书,同时度过了图书馆一夜。一夜过后,黎明到来,早上七点我和孩子们一道分享绘本阅读,讲黎明在哪里的诗意追寻。黎明从树梢、高山乃至沼泽地的草叶上出现,最后落脚点在人们的心里!童声喧哗中,我感觉到儿童文学创作真是幸福指数最高的职业!
现在,我们随意走入一家书店,都可以看到数量繁多的儿童文学出版物,中国五百多家出版社竞相出版童书,儿童文学的繁荣已经是我们很容易看见和感知的了,而三十年前则仅有两家少儿出版社,多么巨大的反差!目前,我们以每年出版6亿册童书、年销售额80多亿元人民币的骄人业绩,铸就了儿童读物出版大国的地位。这里面,儿童文学读物是其中的主要产品。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深受广大小读者的喜爱。出版物如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10年间印刷了130次;在期刊领域,一般文学期刊的发行量很难超过十万,但《儿童文学》《幼儿画报》等儿童文学期刊发行量都在百万以上;除了传统的纸媒图书,现在孩子们阅读儿童文学形式更新颖多样,有网络、视频等,还有像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这样有童话般感觉的“主题乐园”,有深圳少儿图书馆不间断举行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这一切,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选择、接受文学的途径和需要。这些现象一方面说明这个时代的儿童很幸福,有很多的文化选择,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这是儿童文学发展的好时机,中国有3.67亿未成年人,这个需求将是十分巨大的。
众所周知,儿童文学创作是按读者年龄段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写作,不同年龄段作品的艺术风格大不相同,国外有些出版社把男孩女孩分开,比如五年级男孩组和五年级女孩组,所以儿童文学里有写少年比较好的如曹文轩、秦文君、董宏猷;有小学生欢迎的金波、郑渊洁;还有写童话很有特色的葛冰、冰波、张之路;写大自然文学的刘先平、写动物小说的沈石溪、黑鹤等。中国作家协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设立了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多年来有三连冠、四连冠甚至五连冠的获奖作家出现,说明专家和读者共识度很高,这是一个好现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儿童文学注重把原来的硬性教育转化为潜移默化的风趣幽默、快乐、阳光的理念,融入作家创作风格中,使孩子们接受起来很自在。在今天,这种“蹲下来”和“弯下腰”与孩子对话的理念更加重要。
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熟悉和了解当代儿童,并寻找一切可能跟孩子们互动应是一个常态。近十几年来,我和金波、白冰、葛冰、刘丙钧五个人一直为《幼儿画报》写专栏文章,经常集中在一起开笔会,讨论选题并创作,我把这个笔会戏称为“男婴笔会”,事实上我们加在一起都超过300岁了,但是在创作中,大家没有这种年龄的差距。不久前,我们在风靡全球的游戏《植物大战僵尸》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故事和我们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注入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注入宽容理解、勇敢和无私等美德;把里面的大嘴花、土豆地雷、铁桶僵尸赋予了鲜活的性格特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的故事,这类故事似的游戏很好玩,并且传递出正能量,受到孩子们的欢迎。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草莓兔、红袋鼠、跳跳蛙等,都已是孩子们熟悉的童话形象。我们经常会到幼儿园里和孩子们见面,他们会根据我们书面上的故事和形象来表演童话剧,非常开心。
所以说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必须有一颗童心,这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儿童文学作家必备的素质。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过,儿童文学作家是生就的不是造就的。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成为儿童文学作家,不同的气质和经历决定了一个作家是否适合给孩子写作。儿童文学的特别之处在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小说、散文、诗歌、童谣、绘本等。儿童文学作家相当于小儿科的医生,被你描写的对象,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也许对作品感受的表达不是很清楚,但你可以通过各种表象来感知。我们说自己是“小儿科”作家,完全没有失落感,而是以一种自豪的口气,展现淡定、自信、平和的写作姿态。这里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老诗人金波,据我所知,他的作品是被选入中小学生课本最多的作家,他已经80岁了,但始终用微笑的写作态度关注社会,关注孩子。他最近出版的《点亮小橘灯》文学品质优良,引起极大关注,深受读者欢迎。由于金波影响力大,以致众多网友自称“金粉世家”。
儿童文学是一种要以爱心、诗心和童心呵护童年的特殊文学。童心是情趣的发现,诗心是品位的提升,爱心是责任感和从事这项事业的基础,我们要对得起孩子清澈如水的目光。把自己的文学观及写作风格转化成文艺作品,让孩子们从幼小阶段便接受文学作品的美好熏陶,打下灵魂的底色,这本身就是一个作家最大的快慰。
此外,除了关注儿童生活,了解儿童心理,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优秀儿童文学名著的长处,广泛阅读,厚积薄发。我曾经写过一本名为《鹅背驮着的童话》的儿童文学评论专著,副标题是“中外儿童文学名著管窥”,专门阐述了这一观点。很多国外的儿童文学作品,里面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感是我最喜欢的,水准很高,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比如怀特的《夏洛的网》就非常优秀,讲一个蜘蛛怎么挽救一只猪,构思奇特,显出温馨的智慧。夏洛是一只蜘蛛,威尔伯则是一只小猪,当小猪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它一生的终点时,夏洛在自己的网上织出了一些赞美这只小猪的字样,从而使小猪在展览会上赢得风光,活了下来。夏洛在剩下最后一口气时,为威尔伯编织了最后一个奇迹,这种奇特而温馨的友谊感染了无数的人。又比如以想象力取胜的《哈利·波特》,它的内容其实是现实生活的折射,书中的魁地奇比赛性质跟我们日常的比赛没有什么不同,但经想象力的嫁接后,就非常特别:比赛的“球”是一个调皮的金色飞贼,队员们不是奔跑而是骑在扫帚上高速飞翔,这些都成为吸引人的要素。还有几年前热映的《阿凡达》,我视其为一个童话大片,孩子们和成年人都看得如醉如痴,好的儿童文学是从0到99岁的读者都喜欢的。
历史从来有横向比较及纵向比较,从纵向来看,中国儿童文学深深植根于由甲骨文字传承下来的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远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太古先民的神话图腾,承续秦汉以来农耕文明色彩斑斓的民间童话、童谣宝库;还有《太平广记》、《东坡志林》《西游记》《聊斋志异》《镜花缘》等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资源,我们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和文学自信。新时期的儿童文学,经过广大儿童文学作家的艰苦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这是最好的证明,也是新时期儿童文学巨大的收获。
如果说有不足的话,制约儿童文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创作主体即儿童文学作家本身。学养见识的狭小,哲学准备不足,艺术功底的相对孱弱,以及幻想能力和幽默感觉的欠缺,大概都是我们当前作家队伍比较致命之处;抵挡不住市场的诱惑,透支自己的艺术库存,“干货”不够“水货”凑等因素,是造成儿童文学作品品质良莠不齐的重要原因。平心静气打造艺术精品,尽可能向经典品质靠拢,写出对应时代的一流艺术作品,使中国的少年儿童拥有一个幸福的阅读童年,这应该是中国广大儿童文学作家的努力方向。
(作者系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责任编辑:杨 林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