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英雄精神警嫂情——评长篇电视文学剧本《血色玫瑰》

时间:2023/11/9 作者: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热度: 22849
◎张永权

  英雄精神警嫂情
——评长篇电视文学剧本《血色玫瑰》

  ◎张永权

  最近,一部由作家、诗人、戏剧家郑雄川和长期生活、战斗在公安战线上的作家、诗人宋思明共同创作的42集长篇电视连续剧的文学剧本《血色玫瑰》(群众出版社2016年5月版,《云南警察文学》选载),摆在我的案头。捧着这部70余万字的剧本,要想读下去,开始还真有些犯难。但是,才读了一两集,就被作品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美好而崇高的精神情怀和浓郁的边疆民族特色所吸引住了。越往下读,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放下手头的许多文事,竟一气读完了这部电视文学巨著。

  这部长篇电视文学剧本以改革开放的云南边疆的公安战线打击毒品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的战斗生活为背景,通过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警察的英雄传奇,去反映中国警嫂们人生命运中的悲欢离合,在长达20余年的时代风云中,真实地塑造了一群各具性格特点、闪烁着人性光辉、感人肺腑、洋溢着强烈中国精神的警嫂形象,热情讴歌了她们为了警察丈夫的伟大事业、牺牲自我、艰苦负重、甘于寂寞、默默坚守的崇高品质和奉献精神。

  这部《血色玫瑰》,就是一部专门以警嫂的青春人生、她们与警察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和对在充满生死危险的缉毒等战场上的丈夫的牵挂、分担为题材的长篇电视文学剧本。在过去的电视文学作品中,包括已摄制播放的有关电视剧,似乎还没见过专门以警嫂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从这个角度看,这部作品的题材创新就具有填补空白的艺术价值,是一部通过在广阔的时代大潮中不同警嫂的生动感人形象,传播时代正能量的好作品,作品自始至终都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给人一种温暧的情怀。在人物塑造上是既塑造了警嫂的崇高形象,又塑造了人民警察的时代英雄,还有人民群众,以为犯罪分子的人物形象。我认为《血色玫瑰》是一部具有丰富时代内涵的史诗性品格的电视作品。什么是史诗?权威的《词海》对史诗的解释是“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社会面貌和社人民群众多方面生话的优秀长篇作品。”或者说反映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现实题材,结构宏大、背景广阔、成功地塑造了英雄形象的长篇文艺作品。多达70多万字的《血色玫瑰》,在长达20余年的时代潮流中,以边疆公安战线的警察、警嫂们的生活为主线、不仅成功地塑造了警嫂、警察的时代英雄,而且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了云南边疆的时代风貌和丰富多彩的民族生活,结构宏大,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有较高的文学品位,从文学与史的两个方面看,无疑达到了《词海》所界定的史诗性文艺作品的要求。因此,从题材填补空白的意义和史诗这个角度看《血色玫瑰》,作为文学作品具有可传的收藏价值,作为电视剧也决定了拍摄的价值。拍成电视剧播放后,因其有一个好看的故事情节和一群鲜见的英雄形象,也颇有看点,其收视率也会不低。

  无论从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要求,还是成功长篇电视剧的品格来看,关键在于是否塑造了性格鲜活的典型人物,也就是经典作家所强调的要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即人物中的“这一个”。长达42集的电视文学剧本《血色玫瑰》的典型人物主要有这四个方面:一是塑造了以土生土长的哈尼族双胞姐妹之罗美珍、城市白领上官毓华、出身富二代的侯梅以及烈土遗属普艳玲为代表,具有崇高的奉献牺牲精神的警嫂英雄形象;二是塑造了以普智勇、王云飞、方剑、陈宇波等警察中的优秀人物,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不畏艰险、英勇顽强、不怕牺牺的新时代的英雄形象;三是反映了毒品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分子曹尚飞(飞姐)、侯昆、仇老伍等反面人物的罪恶生话和金宇成、付新寒等企业老板、领导干部中的腐败分子冯国文的扭曲人性;四是描写了海归医学专家李明辉、双胞胎兄妹梭左、罗小露的人生道路以及李阿米、月朗、布梭等人民群众的生活重负等。这部作品通过这四个方面人物的人生道路、命运走向和价值选择,在亲情、乡情、人情、风情上交织的人物关系、矛盾冲突和与犯罪分子之间的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广阔的时空交错、城乡之间、境内境外的地域环境等,组成了一个让这些人物各显其性格特点的边地典型环境,在史诗般的结构中,真实生动地塑造出了典型环境中的各种典型人物。

  在这些典型人物中,塑造得最成功的还是典型的警嫂形象和人民警察中的时代英雄。作家创作中的英雄情结,反映在他们要塑造的主要人物的英雄精神中,是我们这个昂扬向上时代精神的反映,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中国精神在今天的再现。特别是几位警嫂、警察的形象的塑造,具有很强的美学价值和深远的时代意义。

  的确,几个不同类型的警嫂形象,作者是经过深思熟虑,塑造出的颇有时代特点和新意的艺术典型。罗美珍这一看似具有理想色彩,十分完美的警嫂典型,一个平凡的生命历程,却是一部曲折、坎坷、艰辛、拼搏、奉献的命运史。她和妹妹罗秀珍因是一对双胞胎姐妺,在哈尼山寨的风俗中认为会带来灾难而被遗弃,被半坡寨支书李阿米收养、上学读到初中毕业,长大成人。其后作品倾力塑造她不向命运屈服,性格中坚韧不屈、忍辱负重、勤劳善良、助人为乐、忠于爱情、甘于寂寞,奉献人生的崇高精神。她为减轻养父的负担,自立门户,学会了一门做出好豆腐的手艺,同样具有能歌善舞才智的她,却把在县文工团要招收她为舞蹈演员的机会让给了妹妹,因此改变了罗秀珍的人生命运。她以母性的慈爱心肠和宽广胸怀,自己还是一个小姑娘时,就收养了一个被遗弃的双胞胎女婴小路,并把她培养成一个大学毕业生。她为抚养小路和对人民警察的热爱,嫁给彝族警察普智勇成为警嫂后,她的爱情、她的生命、她的命运就和一个警察的人生命运连在一起了。她以弱嫩的双肩支撑起了一个贫困的警察之家。她分担着丈夫的神圣使命,牵挂着丈夫的生死安危,她冷静地面对和妥善地处理好了养父留学徳国海归的儿子李明辉的追求,死死坚守着忠于普智勇的爱情底线,同时又以宽厚的胸怀忍受着丈夫的误会、猜疑的精神压力。她在人生的命运中,奋斗着、拼搏着、奉献着,既为警察丈夫的事业和人民的安乐做出了贡献,也成就了自己的美好人生,最终书写了生命中的美好乐章,成为了技术含量很高的豆制品公司的女老板。罗美珍的典型性格,既传承着中华民族女性的优秀品质,又具有改革开放的时代特色,还具有哈尼族的民族品性,她在平凡人生中彰显的崇高品质,正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呈现。罗美珍这个警嫂中的典型形象,是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盛开的玫瑰,根深叶茂,火红耀眼,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这部作品塑造的另一个警嫂形象上官毓华,是一位出身城市知识分子家庭,受过高等教育,属于在事业上有理想、有追求的时代白领阶层。其性格是对人生、事业、爱情既充满热情和希望又缺少全面冷静的考虑,美好而单纯的向往中遇到挫折时往往会产生出急躁和不计后果的决定。她和警察王云飞的相识、相交、相恋的过程,既有年轻人浪漫的美好,也有某种巧合、略显准备不足的热情草率。因此婚后遇到了罗美珍一样的种种困难。面对警察丈夫没有时间来支持自己的理想和事业打拼,特别是事业到省城发展的分居,云飞没法调来的矛盾,她矛盾重重,还提出了要和丈夫离婚。但面对玩弄女性的金宇诚的介入,想到王云飞追求自己时那种美好的时光,而自己的内心深处还保留着对云飞的爱情,又坚决撞破了金宇诚设置的樊篱,毅然重回青州和王云飞团聚,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既矛盾又充满了爱的奉献的警嫂情颂歌。上官毓华这个警嫂典型形象,在矛盾中显真实,于风雨中显美好。这朵在风雨中盛开的玫瑰,同样鲜红美丽。

  侯梅,出身富二代,又称之为“白富美”的大学毕业生,其父是一矿业集团的老总,还是和境外毒枭有勾结、走私毒品的犯罪分子。她这样的出身成为警嫂,具有一定传奇色彩,经历了人生难以想象的曲折和风浪。一个方剑警官来校的禁毒报吿,使她认识了曾在中学救过自己的这位学长。80后年轻人的好奇心理,又使她对当代警察产生了要接触、要交往、要了解的想法。从此在和方剑的交往中,对警察逐渐产生了好感。特别是在她被仇老伍挷架生死攸关之时,方剑再次救她出险境,进而对方剑产生了爱慕之情。在他们爱情刚刚萌芽打苞之时,方剑却在侦破一起毒品走私大案的战斗中,身负重伤成了植物人。在面临爱情的幼苖被狂风恶浪摧毁的关键之时,她以顽强的意志和对爱的美好向往,选择了坚强、坚持和坚守,对已成植物人的恋人方剑不离不弃,一言一行都凝聚着爱的呼唤。他用一封封写给昏迷中的方剑充满深情的情书,去呼唤我们的缉毒英雄;用优美的古典名曲去抚慰她爱人的心灵。她的爱化成了久旱的甘霖,化成了人间仙女的灵丹妙药,爱的力量起死回生,终于唤醒了方剑,他们花好月圆,喜结良缘,侯梅成了一名创造人间医药奇迹的警嫂。这部作品塑造的侯梅这样有着特殊的家庭背景的80后警嫂典型形象,于温暖中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的美好精神境界,也象征着我们伟大事业的后继有人。警嫂侯梅,她是盛开在灿烂阳光下的玫瑰,她血红耀眼的花瓣,凝聚着年轻一代的真情心血,也凝聚着为了我们伟大的事业勇于献身的人民警察的鲜血。这是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

  几个不同类型的警嫂典型,作者从她们身上所抒写的警嫂情,既是对从警丈夫的真爱之情,也是对祖国和人民的大爱之情,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红花还要绿叶扶。这部主要以警嫂生活为题材的长篇电视文学剧本《血色玫瑰》,除了成功地塑造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几类警嫂形象(还有警察英烈家属普艳玲这样默默无闻坚守的警嫂)外,还塑造了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宁、幸福,战斗在打击毒品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斗争第一线的人民警察的英雄形象。像意志坚强、不怕牺牲、勇斗歹徒、多次负伤,一直战斗在第一线的刑警队长的普智勇;为了大家舍小家,深怀浓浓家国情,饱含大义人民爱的副局长王云飞,还有为救人民群众于水火,在犯罪分子的汽车冲向群众的关键时刻,置个人生死不顾、驾车阻拦暴徒,和暴徒同归于尽的普通民警陈宇波的英雄壮举以及为了人民的事业,选择警察职业,在和毒品犯罪分子战斗中,为救战友、群众英勇负伤的年轻民警方剑等,他们的英雄行为和警嫂们的奉献精神,在作品中柤辅相成,相互照映,组成了一曲公安战线的英雄乐章。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包括毒枭飞姐和侯昆这样的反面人物,也以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和性格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侯昆这样的企业家,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以及他最后选择的为救秀珍赎罪和自杀不归路,这不仅没有用简单化和脸谱化去写反面人物,还给人留下了值得深思的社会、人生问题。

  对于长篇电视作品,如果说人物塑造是关键,那么,有没有一个好看的故事,也是能否走向读者和观众的重要方面。这部电视剧的故事,一是情节曲折、起伏跌宕,充满悬念,又具有传奇色彩,引人入胜。二是大故事套小故事,环环相扣,内容丰沛。三是故事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彩云之南丰富多彩的边疆民族地域生态特色。故事中侦破113、811案件的惊险、曲折、几名警嫂人生命运故事中的起伏跌宕、双胞胎兄妹小露、梭左的恋爱和解扣、侯昆走上犯罪道路的几个故事,秦虹经营红与黑夜总会的故事、海归李明辉求学和归国的故事等,都很好看。还有哈尼梯田的生态文化、哈尼长街宴的民族文化等融入在不同的故事中,又为这样好看的故事增光添彩。此外,由于两位作者都是写诗的,使整部作品都洋溢着一种情深意浓的诗意美,特别是主题歌词抒发的警嫂情,一字字、一句句都引人共鸣,十分完美地拱托了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

  这部作品的成功,再次印证了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的真理。郑雄川为写这部作品,多次深入到红河公安战线基层派出所生活,采访了公安警察中的英模人物和一些警嫂的生活。宋思明本人就是一名公安干警,并长期担任怒江州的公安局长,对警察的生活、警嫂的酸甜苦辣有着直接的体验,并写作过不少有关题材的文艺作品。众所周知,云南公安战线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战斗集体,也涌现了像罗映珍这样先进的警嫂人物。这一切,都为他们创作这部作品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作品中侯梅唤醒方剑的情节其素材就来源罗映珍的事迹。这里还应指出,他们在创作中适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的发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指导思想和作品是作家的立身之本的思想,增强了他仰为英雄立传、为时代放歌,为人民写作的文化担当和责任感。他们反复修改,前后6易其稿,终于较好地完成了这部写警嫂和警察时代英雄的长篇电视文学作品,为拍摄一部警嫂题材的电视连续剧,献出了一部好的“一剧之本”。

  自然,这部作品也还并非完美无缺,特别是作为摄制成电视剧看,还有一些问题,值得作者考虑。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本,要摄制成电视剧播出,虽然人物鲜活、故事好看是首要的。但观众能否接受,还要看一开始剧情能否抓住观众。这就要求剧本应快节奏地进入情节,用看点把观众吸引住。但《血色玫瑰》进入情节较缓慢,前几集看起来较沉闷冗长,像细致地去展现罗美珍学做豆腐等情节,就无必要。这些内容点到为止交待一下就行了。后边的一些无关紧要的情节,似乎也还有精减的必要。对几类警嫂的形象塑造,如再增加一个既是女警察又是警嫂的人物,也许会很有故事和典型意义。对侯梅知道其父已是毒品犯罪分子后,却因其父女之间的感情隐瞒不报,也未充分展现其心灵中的矛盾纠结,和她对已成植物人的方剑的不离不弃的美好品格相比,似乎不太相吻合。对领导干部中的腐败份子冯国文也应有个交待,不能他把侯昆企业的股份退回就算完事。他受贿养情人,甚至向当事人泄露调查他们的机密,实际上已构成犯罪。在艺术上作品人物对话过多,应充分运用影视剧注重人物行动和神态描写的特点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这些意见虽只供作者参考,但还望作者认真考虑后,在摄制电视剧前,做一些必要的修改,改出一个更精炼的拍摄脚本来。

  我们期待着。

  

  奔腾,水彩画,56.5x75cm 胡晓幸

  (作者系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责任编辑:杨 林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