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课本中有幅有关劳动的画作特别出名,它就是法国画家米勒绘于1857年的《拾穗者》。它是一幅反映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画面很简单,三名农妇正弓着腰拣麦穗,现存于巴黎奥塞美术馆。整体上看,《拾穗者》是一幅“运动”的画作,人物都排列在不同的位置,做出不同的动作,虽然是农民题材的作品,却能感受到画面带来的美感。
这首先要得益于米勒在构图中使用的黄金分割点。画中三位主人公均处在黄金分割点位置,红头巾农妇(中)在整幅画的黄金分割点位置,蓝头巾农妇(左)是红头巾农妇与左边边界的黄金分割点,黄头巾农妇(右)则是红头巾农妇与右边边界的黄金分割点。
一直以来,黄金分割都被认为是构图中最理想的比例,米勒正是利用这种分割突出了画面的重点。此外,远处的地平线也位于画作的三分之一处,隔开了天空和地面,地面的远景描绘的则是农民们收割的场面,有人在装车,有人在堆麦垛,右侧还有一名骑马的监工。这本来应该是忙碌的场面,但暖黄的色调让观者联想到了秋日的暖阳,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
第二,米勒在画中运用的红蓝黄搭配十分巧妙。画中三位农妇身上的红黄蓝三原色的运用,解决了画面焦点问题。
这三位农妇看上去似乎没有主次之分,也都各自做着动作,但我们本能地会把目光放在中间戴红头巾的农妇身上。因为红色是暖色调,更能抓住观者的注意力,不仅如此,米勒还为中间的农妇戴上了粉红色的手套。
由于画面中的光线是从左边射过来的,米勒于是把她们裙子的颜色也分为由深到浅三种:他为最靠近阳光的蓝头巾农妇穿上了颜色最暗的裙子,中间红头巾农妇穿上中等色调的裙子,离阳光最远的黄头巾农妇则穿着颜色最浅的裙子。这种安排平衡了画面,不让某一个人物太过喧宾得主。
这样一来,近处三位农妇的暗色调与远处鲜亮的黄色麦垛形成了对比,米勒想借此突出,富裕的农场主与贫困的拾穗者之间的差别,高高的麦垛不是属于拾穗者的,但为了让观者一眼就被三位农妇吸引,他为她们搭配了不同颜色的头巾,至少在这幅画中,她们是主角。在米勒笔下,她们表现出了一种凝重感,一种劳动的庄严,就像三块肃穆的纪念碑。
第三,这幅画还表现出了一种真实的力量。
《拾穗者》反映的是農民的疾苦,如同在富裕阶层的汪洋中扔下一块石子,它最珍贵的地方在于如实记录生活,把现实中的细节搬进了画作。
米勒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热爱绘画,为了练习绘画技巧,接触更大的世界,他去了巴黎。当时巴黎的很多画家都为贵族工作,出现了许多贵族肖像画,这跟米勒的艺术追求背道而驰,他最终选择搬去巴黎南郊的巴比松村,就是在这里,他画出了《拾穗者》。
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法国农村还处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农民生活艰苦,富人阶层却无动于衷,法国报纸上曾有一篇文章写道: “这三个突出在阴霾天空下的拾穗者后面,有农民暴动的刀枪和1793年的断头台。”不得不说, 《拾穗者》具有警示作用,它太过真实,使人产生可怕的忧虑。而这也正是它不同凡响之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