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马派传人高一帆

时间:2023/11/9 作者: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热度: 14839
◎乔嘉瑞

  艺苑评谭

  马派传人高一帆

  ◎乔嘉瑞

  主持人语:本期刊登的稿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为艺术各家立传。云南京剧表演艺术家高一帆,在继承和弘扬京剧马(连良)派表演艺术的基础上,经过长期与关肃霜同台演出,创立了以大嗓小生唱腔,刚柔并济为特征的马(连良)派小生表演艺术。云南舞蹈家刘金吾作为云南舞蹈艺术事业的实践者、参与者、见证者,以其丰富的艺术实践,铸造了他的舞蹈表演、编导、教育、活动组织、理论研究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多元人生。云南民间艺术家陈子云长期致力于民间文学、民歌、昆明扬琴、花灯剧、庙会文化等收集整理研究工作,2012年被命名为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胡耀池)

  195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华诞,云南省组成了以刘奎官和关肃霜为首的云南京剧团晋京献礼演出。由于演员阵容强大,演出剧目精彩,流派艺术缤纷和舞台作风严谨,深受首都观众喜爱和欢迎。一时间,北京掀起了一股超强的云南京剧风。风起处,艺坛注目。当时著名戏剧家马少波先生在人民日报上著文介绍云南京剧演出团,称其是中国京剧界的“一支劲旅”。尔后“京剧劲旅”便成了云南京剧队伍的代名词。既称“劲旅”,必有叱咤风云的剧坛将帅。本文介绍的马派传人高一帆,便是这将帅中的一员。他家学渊源,根基雄厚,艺通文武,名驰南北,毕生扎根云南边疆,为京剧艺术在云南的发展,为马派艺术在云南的传承和弘扬,以及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创立“关派”表演艺术所作出的积极贡献,都是值得大书一笔的。

  生平概略。高一帆1924年出生于河北保定一个京剧艺人家庭,父亲高小楼系武生演员,既唱长靠武生,也唱短打武生。母亲邱金风是京剧文武老生,武能唱《界牌关》、《白水滩》,文能唱《斩黄袍》、《大、探、二》。受家庭影响,童蒙中的高一帆迷上了京剧,而他最酷爱的就是文武老生行。在父母亲的指导下,孩提中的高一帆于家中便开始了京剧幼功的训练,从小扎下了京剧童子功的坚实基础。他的第一位老生行启蒙老师叫冠凤鸣,冠老先生早年在北京教戏,后曾在山东省立剧院课徒,是一位对生旦净丑均很精通的京剧前辈老艺人。收高一帆为徒后,他除了教授高一帆《二进宫》、《黄金台》等老生启蒙戏外,还循序渐进地向高一帆传授了《定军山》、《阳平关》、《战太平》、《秦琼卖马》等文武老生剧目,极大地拓宽了高一帆的戏路。在冠凤鸣的严格培训下,高一帆废寝忘餐,勤学苦练,艺业大进。十四、五岁便能演出《黄忠带箭》、《王佐断臂》、《打登州》等非常吃功的文武老生剧目。既出道较早,又前途看好。

  学艺满师后,高一帆随父母辗转于陕西、河南一带搭班献艺。1948年在河南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十三旅下辖的中原京剧团,淮海战役期间曾到前线慰问部队演出。后随部队到达重庆与隶属于贺龙部队的西北京剧团合并,组成西南军区京剧团。1950年昆明军区司令员陈赓大将到重庆开会,经与贺龙司令员协商,剧团来到云南,划归二野,成立云南(昆明)军区国防京剧团。他们的宗旨是“为兵服务”,常年深入到云南边疆基层连队及哨所,艰苦的环境,磨炼了高一帆,坚定了他走又红又专的道路。1956年该团编导金素秋、吴枫伉俪根据彝族长诗《阿诗玛》改编成京剧《阿黑与阿诗玛》,首次尝试用京剧表演体系反映云南边疆兄弟民族生活并取得成功,被国家文化部调进北京作交流演出,高一帆在剧中饰演阿黑,受到首都内外行的一致好评。彝族长诗《阿诗玛》是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京剧《阿黑与阿诗玛》是第一个用京剧艺术形式表现彝族生活这一题材的艺术作品,不仅在云南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为宣传云南民族民间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高一帆功在其中。

  1957年高一帆随剧团转入地方,是为云南省京剧团,后于1960年与昆明地区关肃霜为首的云南大戏院和以刘奎官为首的劳动人民京剧团合并,组建成云南京剧院,高一帆长期担任一团团长和副院长,他与关肃霜、金素秋、裘世戎、徐敏初、梁次珊、刘美娟、夏韵秋、贾连城、程静华等构成的云南京剧院主要演员阵容,是当时中国京剧界各大院团中最整齐、最强大且具有虎虎生气的阵容之一。他与金素秋、吴枫、金重、张宝彝、梁先庆、赵慧聪、任德明等编导,与京东保、周明义、关伯平、王长春、曹汝群等音乐唱腔设计一起,以关肃霜为核心,同心同德,团结合作,为创立关肃霜“关派”表演艺术和形成云南京剧的浪漫风格和民族品性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既是院团领导,又是主要演员,长期以来两副担子压在高一帆肩上,他熟悉艺术规律,熟悉院团事务,敬畏优良传统,把握方针政策,他任云南京剧院一团团长期间,是云南京剧院的鼎盛春秋,这时的云南京剧与北京京剧、上海京剧在全国京剧界构成了三足鼎立,各有千秋的繁荣局面,是全国京剧界学习的榜样,当然这有历史的因素。同时他坚持钻研业务,不断攀登艺术高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四进士》中的宋士杰、《甘露寺》和《闯吴宫》中的乔玄,《观阵打阵》中的秦琼,《满江红》中的岳飞,《李定国》中的李定国,《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黛诺》中的勒丁,《蒯彻装疯》中的蒯彻,《谢瑶环》中的袁行健,《战洪洲》中的杨宗保,《群英会》中的鲁肃等等。1988年离休后,他关心云南省京剧院的建设,每有重要晚会,均参加演出,并传授技艺,坚持教学。2011年因病不幸逝世,享年87岁。他的逝世是云南京剧界的重大损失。

  名门高徒。高一帆工老生,兼工文武老生,在著名的京剧“四大须生”流派中,他尤其热爱马连良先生创立的“马派”表演艺术,对“马派”潇洒、大方、细腻、生动而又略带诙谐的表演风格十分着迷,期望有一天能够成为马门弟子、马派传人。1946年在河南开封演出时,他遇到了马连良的堂弟马最良先生。马最良原名马叔良,因学习继承马连良舞台艺术最得神髓和最为逼真,取《三国志·马良传》中“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之意,改名马最良。应该说,传统的马派剧目,马最良先生都全部继承了,他是公认的马派艺术最优秀的传承者。

  开封得遇马最良,高一帆喜出望外,他向马最良先生表示了学艺之意。看了高一帆演出的《定军山》、《群英会》后,马最良先生认为高一帆身材好,扮相好,嗓子好,并且有扎实的武功基础,是一个学马派的好材料,于是欣然答应了高一帆的请求,正式收高一帆为徒。俗话说:“砍的没有旋的圆”,收徒后,他为高一帆一丝不苟地“旋”了《宋士杰》、《十道本》、《苏武牧羊》、《失印救火》等马派名剧,使高一帆真正领悟了马派艺术的真谛,马派艺术看似从容不迫,实则绵里藏针,并不时异峰突起的特色,在高一帆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1984年,云南省京剧院为进一步加工拙作《武侯渡泸》,特聘请马最良先生到昆明指导诸葛亮人物塑造,并设计唱腔。其间他除示范演出《三娘教子》、《甘露寺》外,同高一帆共同演出全本《宋士杰》,留下了一段师徒同台献艺的佳话。

  只拜了马最良,而未拜马连良,这对于终身以传承弘扬马派为艺术追求的高一帆而言,毕竟是一种遗憾。但这遗憾在1959年便烟消云散了。是年云南京剧演出团在北京作国庆献礼演出,马连良先生看了高一帆演出的《蒯彻装疯》后,在肯定的前提下提出了修改的意见,马连良先生说:“表演很风趣,装疯过程中的甩发、吊毛、抡背等技巧运用还要和剧情扣紧,不能纯粹地走技巧。”并对装扮提出了修改意见。趁此机会高一帆向云南省文化局的领导提出了拜师的愿望,文化局领导即向马连良先生表达了此番意思。综合考虑高一帆的艺术素质,马连良先生接收了这位来自云南边疆的弟子。

  拜师会非常隆重,是云南京剧新生代的集体拜师。关肃霜拜梅兰芳,高一帆和徐敏初拜马连良,刘美娟拜张君秋,夏韵秋拜赵荣琛,程静华拜李多奎,杨勇斌、毛云亭、刘万祥拜李盛斌。云南省委领导阎红彦,京剧界泰斗级教师箫长华等出席了拜师会。应该说,这是云南省领导为发展云南京剧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当时云南京剧新生力量传承弘扬京剧艺术及戏曲文化而付诸实践的力量集结和长征启征。

  此后,高一帆不断向马连良讨教,马连良也不断向高一帆授艺。马先生的授艺主要是帮助高一帆加工提高已会的马派代表剧目。程门立雪、不负苦功,高一帆习马实现了新的飞跃。马派名剧《淮河营》、《焚棉山》、《借东风》、《宋士杰》成了高一帆在云南高原久演不衰的剧目,受到观众的普遍赞誉。1963年,“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先生到昆明献艺,主演《梁红玉擂鼓抗金兵》的梁红玉,高一帆助演韩世忠。他扮相英俊,唱做凝炼,看似不温不火,实则蕴藏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表演,深受尚小云先生的嘉奖,称他的韩世忠“有马派的风范”。

  马派小生。高一帆的艺术造诣,或者说高一帆对京剧生角艺术的创新,除弘扬传承马派艺术外,最重要的就是探索和实践出一条行之有效并具有一定开创意义的大嗓小生的戏路。我们知道,大小嗓结合演唱,是京剧小生表演艺术最根本的特点,在一定意义上说,可称之是一铁的定律,自京剧形成以来一以贯之。那么高一帆为何要突破这条定律,又突破得怎样呢?这还得从关肃霜一次出国演出说起。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关肃霜到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演出之后,有位外国友人问她:“这个年轻人(指一位小生演员)的嗓音与你的嗓音相近,难以区别,他为何不用大嗓,而要与你混同呢?”当时,关肃霜详细地给他讲述了京剧的行当之分和小生的特点。但这件事一直使关肃霜难以释怀,她琢磨着能不能用大嗓演唱小生。1959年云南京剧演出团晋京演出,按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夏衍的倡议,关肃霜进京主要演出的剧目为《白蛇传》和《战洪洲》,这两出戏都有个十分重要的小生角色,一为许仙,一为杨宗保。当时关肃霜就向高一帆提出用大嗓来演杨宗保和许仙。为什么关肃霜会提此建议呢?因为无论从扮相、身材、嗓音、演艺水平和资历而言,他最具条件和关肃霜演对手戏。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挑战,他说:“我是马派老生,这个怎么演?”关肃霜很支持他,省文化局领导和京剧院领导都支持他,鼓励他敢字当头,大胆实践。就这样高一帆步入了一条大嗓小生的艺术创作道路。

  实践出真知,高一帆认为大嗓小生唱腔,既不能像老生那样苍劲,也不能像武生那样刚烈,而是根据小生的行腔吐字自然地运用于大嗓,同时借鉴一些老旦的阴柔唱法加以发展变化,从而达到刚柔兼济的境界。首演《战洪洲》中的杨宗保,北京的观众没有对大嗓杨宗保提出异议,再演《白蛇传》中的许仙,首都的京剧人对大嗓许仙也颇为认可,这使高一帆演大嗓小生坚定了信心。1963年云南京剧院进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演出《谢瑶环》,高一帆饰演袁行健,这也是一个小生角色。当时周恩来总理,郭沫若副委员长、田汉先生、叶盛兰先生、杜近芳女士等到场观看。叶盛兰先生是当代小生名家,表演艺术十分精湛,高一帆的大嗓小生能不能过叶盛兰这一“关”呢?他没有考虑那么多,他尽情地在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特长。演出结束后,反映很好,一致肯定高一帆的大嗓小生是发展与创新,周恩来总理还给予了表扬。此后凡关肃霜所演剧目中的小生角色,全由高一帆担当,如《铁弓缘》中的匡忠,《人面桃花》中的崔护,《赠书记》中的谈子宣等,演得都十分精彩。应该说,高一帆的大嗓小生是对京剧小生艺术的成功拓展。

  1981年关肃霜、高一帆率云南省京剧院演出小分队到西北宁夏和甘肃与当地京剧院团联合献艺。关肃霜高超的技艺好评如潮自不待言,高一帆的舞台艺术也大受欢迎。宁夏京剧名家也是当年《富连成》科班的翘楚苏盛琴先生对高一帆的杨宗保是赞不绝口,他说,高一帆把马派艺术的潇洒、细腻特点,运用到杨宗保身上,十分贴切,是名副其实的“马派小生”。

  既是马派老生,又是马派小生,高一帆在弘扬马派老生的基础上,别开生面地创造出了马派小生表演艺术,这不仅在云南京剧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在中国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进程中,也值得学习和借鉴。斯人虽逝,风范长存。

  (作者系云南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

  责任编辑:杨 林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