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德国军队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此后,德国军队像瘟疫一样迅速席卷欧洲大陆:在27天内征服波兰,1天内攻占丹麦,23天内击垮挪威,5天内拿下荷兰,18天内搞定比利時,39天内战败法国。
德国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这么大的战果,关键在于一种新的作战模式:闪击战。一般认为,闪击战是由德国将军古德里安创建的,其关键做法是在战前秘密做好战备工作,然后突然挑起战端,利用空中打击力量和地面装甲集团军迅速撕破地方防线并向纵深推进,在敌方反应过来之前就将敌军分割包围并歼灭。当时德国的工业力量已经得到恢复,生产出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而德国军队也非常强调服从和纪律,两相结合便可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所以,闪击战的确非常适合德国当时的国情。
不过,德国最应该感谢的并不是古德里安,而是法国将军戴高乐。
1912年,戴高乐从法国圣西尔军校毕业,于次年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其间,戴高乐参加了血腥的凡尔登战役,不止一次看到双方士兵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向对方阵地发起冲锋,然后大量死亡,接下来,双方就躲在战壕中对峙,他感到,在未来的战争中,这种方式必须合弃,运用装甲部队进行快速的战术动作才是未来战争的方向。
后来,戴高乐成为德军的俘虏,接连五次越狱都被抓了回来,不得已,他只能安心地当一名战俘。不过,戴高乐没有闲着,而是对自己在凡尔登战役中的思考进行了全面总结。一战结束后,戴高乐被释放,不久,他进入一所军事学院任教,并把自己的思考形诸文字,于是有了他那本后来非常有名的著作《建立职业军》。
在这本书中,戴高乐准确地预言说,下一次战争一定是运动战,因此,法国军方必须放弃高沟深垒的被动防御军事思想。此外,戴高乐还详细分析了法国的地理形势和防务特点,指出相比欧洲其他国家,法国以平原为主,尤其是首都巴黎,更是无险可守,如果要保卫巴黎,必须建立一支由职业军人控制的装甲机动部队,同时发展强大的空中力量,绝不能把希望寄托到修筑牢不可破的防线上。
虽然戴高乐的这本书中到处都是真知灼见,却不被法国军方看好。当时法国军界的主导思想仍然是深挖战壕,高筑要塞,把希望寄托于消极防御上。著名的马其诺防线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对此,戴高乐忧心忡忡,他拿着自己的著作找到昔日上级、当时的法国国防部部长贝当元帅。结果,老上级虽然对戴高乐以礼相待,但对他的理论并不认可,并坚信马其诺防线才是法国的防御希望。
在这种保守的思想笼罩下,戴高乐那本著作的命运可想而知。书出版后,虽然售价不高,却少有人问津,前后卖出了不到一千本。可当这本书流传到德国时,德国军界如获至宝,古德里安等德国将领根据书的要旨,结合德国的实际情况,整理出了闪击战的理论,在二战中获得了巨大成功。
1940年5月,德国军队从比利时和卢森堡攻人法国,这使得法国的马其诺防线成为全世界的笑柄。接下来,法国的层层防线被德国的装甲部队和空军迅速突破,6月14日,德军进入巴黎。这一切也有戴高乐的一份“功劳”。值得一提的是,1940年5月11日,戴高乐曾临危受命,指挥一个装甲师在法国北部抵抗德军,将德军击退了九公里,俘获500多名德军士兵并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只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