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状元兄弟“斗”和珅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 热度: 20062
刘绍义

  1795年,浙江归安(今浙江省湖州市)的王以衔与哥哥王以锯同时参加科考,结果好得出人意料——王以鐳霸占第一,王以衔荣居第二。“兄弟联手高中”的消息让当时的官场及学界颇觉不可思议,私下议论纷纷。

  主考官窦光鼎曾举报和珅贪污,和坤早就怀恨在心,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忙向乾隆打小报告,说窦光鼎泄题受贿。乾隆听后也觉得这事有点蹊跷,于是换掉主考官,让这批考生再考一次。“复试官”是大名鼎鼎的纪晓岚,但担任“监督官”的和坤仍不放心,在复试当天派了很多侍卫把守考场,严防纪晓岚徇私舞弊。

  而王以铅有点惨,和坤拉帮结派地反复审视他原本夺得第一的试卷,“有理有据”地揪出其中语病繁多、卷面邋遢等毛病,直接取消了他的复试资格。

  复试结束,排名第一的竟是之前饱受争议的王以衔。这下没什么可说的了,在乾隆的力挺下,王以衔顺理成章地成了状元,窦光鼎也洗脱了“徇私舞弊”的嫌疑。

  看到这个结果,和坤气得咬牙切齿,又向乾隆提议——复试过程的确“公平、公正、公开”,但仍不能证明上一场考试没有猫腻,王氏兄弟造成的社会影响太坏了,无论如何不能让王以衔当状元。

  好在乾隆比较讲理,说:“兄弟同时高中或许出于偶然,但王以衔再次取得佳绩,这就是‘命中注定;况且已费了这么大的周折,再换状元太麻烦了!”和坤只好作罢。

  高中状元的王以衔成了翰林院修撰,他的哥哥虽然有点委屈,但到底“光芒万丈藏不住”,后来因经史功底深厚而被举荐,同入翰林院为官。从此,他们成为家乡父老争相追捧的骄傲。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