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长明
——傣剧何以经久不衰
◎石小保
傣剧发源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州盈江县,以傣族唱腔、傣族音乐、傣族舞蹈、傣族服装四大鲜明的特色著称,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傣剧《娥并与桑洛》、《南西拉》等剧目蜚声海内外,获多项全国性大奖。傣剧从诞生到现在不到两百年,但它却像孔雀舞、葫芦丝一样,成为了傣族的代表符号。
东南亚戏剧明珠
傣剧产生于清道光、咸丰年间,是在傣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汲取了祭祀歌舞以及佛经讲唱的内容。后经盈江干崖土司推动,在汲取了滇剧、皮影戏等汉族剧种的基础上逐步成型,并在上层土司府流传开来,一度时间里,拥有剧团的规模质量成为评判一个土司身份的标准,而民间剧团也格外活跃,到1949年底,有案可查的,仅盈江地区的演出组织就有205个。在傣剧的几个主要特点中,傣剧唱腔以傣族民歌演变而成的“戏调”为主。傣剧音调悠长婉转,体现出傣族语音温和柔糯的特质,细听悱恻绵长,唱至情深处让人暗自神伤。悲剧《娥并与桑洛》就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这一特长,听者无不落泪。
傣剧音乐是傣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傣剧被誉为东南亚明珠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民族特色浓郁,充满阴柔之美、典雅之美和人情之美,几乎完全不受其他剧种音乐的影响。傣族笃信佛教,僧侣为教徒诵经时,是以朗诵性较强的唱诗形式进行的。这种僧诵的形式,由于诗文优美,押韵动听,演唱悦耳,故受到教徒的普遍欢迎。久而久之,演唱的曲调相对稳定下来,出现了"喊火令"、"喊数端"和"候达拉"等常用曲调。这些曲调,与德宏支那山歌融合衍化,于19世纪四十年代在盈江形成傣剧基本曲调(戏调)的雏型。
另外,为大家所熟知的傣族舞蹈、服饰,也是构成傣剧的基石,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经过不断改良,傣剧中的舞蹈和服饰容纳了其他剧种的特点,根据剧情需要,有时候舞蹈中会闪现出现代舞蹈的影子。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政府前后做了几次大规模的调查和研讨,对傣剧的推动起到很大作用,1965年,潞西市(今芒市)傣剧团正式成立,使傣剧开始迈入专业历程。一年之后,根据民间叙事诗改编的傣剧《娥并与桑洛》问世,这部作品一经问世便引起广泛关注,令专家们惊叹不已,这部被称为“傣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奠定了傣剧在业界的地位,被称为“东南亚的戏剧明珠”。
“文革”的到来,民族民间文化受到了极大冲击,傣剧也不能幸免。这一时期除了政府的傣剧团移植样板戏,民间的傣剧几乎停滞。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整个中国压抑已久的娱乐情绪才得以井喷式爆发,就在各类文艺纷纷复苏的时候,傣剧也开始了它的又一次黄金期。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民间演出为主不同,这次的带动来自专业剧团。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至今,由德宏州傣剧团排演的《海罕》、《竹楼情深》、《朗推罕》、《南西拉》等一批作品相续问世,在一批优秀傣剧演员的带动下,获得空前反响。其中,创作于21世纪初的《南西拉》被认为是傣剧里程碑式的作品,获全国少数民族戏剧金孔雀大奖,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戏剧汇演金奖等诸多奖项。不仅对德宏,对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的推广起到很好的作用,部分剧目曾代表中国到日本、泰国等国家演出,引起轰动。
八、九十年代,在德宏各地,傣剧团每到之处人头攒动,据已故的傣剧著名演员万小散回忆,他们下乡演出时,观众拥挤得连舞台旁的树上都是人,有一次因为人太多把一个平房压垮了。
傣剧保持着强劲生命力
在现代各种新兴文化的强力冲击下,中国的许多戏剧都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特别是少数民族戏剧,一些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戏剧几乎是名存实亡。被誉为“东南亚戏剧明珠”的傣剧,由于其艺术表现形式为东南亚风格,鲜明地区别于其他民族艺术特征,一直保持着很强的生命力,无论是官方推动还是民间自发,傣剧在云南德宏以及邻邦缅甸广大的傣族生活地区仍受群众的欢迎。对傣剧推动居功至伟的德宏州傣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原德宏州傣剧团)成立于1960年。五十多年来,中心先后创作演出了近百个传统和现代剧目,多个剧目在全国、全省获奖。其中,有傣家“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的傣剧《娥并与桑洛》,被誉为“东南亚戏剧明珠”。在市场经济的 条件下,整改后的德宏州傣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致力于对傣剧的挖掘与弘扬。2013年,中心携傣剧《刀安仁》参加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荣获剧目金奖,同年,在云南省第二届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上荣获剧目金奖。
傣剧不仅在国内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在国外也受到缅甸边民的极大喜爱。由于缅甸的掸族与中国傣族语言相通、文化相近,加之地缘优势,傣剧在缅甸也有庞大的受众群体。1987年,傣剧第一次走出国门到缅甸演出,每场观众过万,盛况空前。因为人满为患,当地为维护秩序不得不出动警力保护演员安全。自1993年以来,德宏州傣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几乎每年都会到缅甸演出一次,成为中缅文化交流的使者。
中缅边境的文化娱乐并不缺少,这里是中国文化、东南亚文化、南亚文化的汇集地,手机聊天、上网已经很普遍,许多流行的大片、音乐在这里并不缺乏,而傣剧在这些强势文化中能深受欢迎,主要原因还是傣剧体现的民族文化归属感、共鸣感,另外傣剧有着较强的戏剧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也是一个原因,这也形成了傣剧生长的肥沃土壤。
不断学习改进
2013年,傣剧《刀安仁》荣获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戏剧会演剧目金奖,《刀安仁》前后酝酿达十年之久,被云南省民委列为“2012年全省少数民族艺术精品工程”,是德宏州重点打造的文化工程项目。该剧在传承傣剧传统的同时,也大胆融合了现代元素,如舞蹈中不乏一些现代舞的影子,而音乐则借鉴了一些现代打击乐,使得全剧更具有张力和感染力。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协会副会长李悦观后表示:全剧美听、美视,民族元素很多,也借鉴吸纳了其他剧的元素,但很好的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取材别具慧眼。善于学习是傣族文化的一个特点,傣剧也保持了这一特色,这也是傣剧生存力较强的一个原因。
德宏州原州长刀安钜是一位傣剧迷,年轻时他曾创作过傣剧《冒弓相》,他认为,傣剧之所以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在于傣族对傣剧有着很强的认同感、归属感。就像汉族不会失去京剧,傣族也不会失去傣剧。傣剧是傣族文化的一个综合表现。全方位体现了傣族的特有文化,如文学、音乐、舞蹈、服装等,同时它也是傣文化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一个必然表现。
傣剧研究者普遍认为,傣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变革的民族,现代的文化特点就是互相影响,互相接纳,对于傣剧今后的发展,傣剧会针对需要适时进行改进,会适应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需要。
民间传承引起重视
在众多的戏曲剧种中,傣剧的生存状况要好得多,但傣剧也面临着其他剧种面临的问题,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年轻的一代在传承上令人担忧,而一些相关的行业则面临后续乏力的现象,比如傣剧中使用的服装道具制作,目前德宏境内能掌握的少之又少。目前,在德宏全境,民间的傣剧基本都由中老年人在打理,年轻的一代兴趣不是很高。德宏州州府芒市郊区芒满村的一位杨姓傣剧迷今年已经七十岁,但他还张罗着村里的傣剧团,剧团由村里的群众自发组成,有近三十人,逢年过节剧团会接受邀请四处去演出,他说:“别处怎样我不知道,但在我们村,我们都会把傣剧传下去。”他也正在物色年轻的一代,让他们承继其傣剧的衣钵。
为了保证傣剧的传承完整和规范,德宏州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在积极应对,如《傣剧教程》编纂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能就是收集傣剧剧本、音乐、表演、导演、舞美、傣剧人物等,并进行规范化整理。以保障傣剧在保护、传承中有严格系统的文字依据。
(作者单位:芒市民族文化工作队)
责任编辑:胡耀池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