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处点亮的经纶
——品读《杨品素描画集》
◎师立新
靠近一本画集,带着我的文字,以文学的名义,翻开,慢慢品行。
画家杨品这本碳棒和钢笔画集,被一个文字写手,一个对素描体系纯粹的外行反复打量。
好在,诗书画同源,我的品读尚能多少沾上些热闹的边角,想想,自我宽慰也没太辜负此书。
穿梭这座画像大宅,留连于其中亲切的人文与景观。
我看到人与人在这里坦然的生息;自由盛放的笔触在这片土地有素淡的清丽;许多的情感在这个院落可以舒张无声的娇媚;我还看到,一位痴心于画的男人在此潜心修持的痕迹,从青涩到成熟。
八开本的大画集很安静,悄然无息,但内涵深厚的绘画语言,却给我畅达出天高地远的辽阔。
沉浸这本集子里,我可以强烈触及到画家内心的宽厚与悲悯,喜悦到他日常的点滴及画家对绘画艺术的极度热爱,对平凡情谊的眷恋,对现实质朴情愫的忠诚。我恍然大悟,这也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详实展示。
这本由素描人像和速写两部分构建的速描画集,纵横了作者二十八年的心血,以碳棒画主打,钢笔画相辅。
七幅名为“老人像”的同题画,以浩荡之势在画集里澎湃,让我不敢不恭敬审视。老人各异的神态,在粗黑的碳棒下,纷呈于纸,一一与我迎面。
皱褶堆积的前额,粗大裂口的指节,画家杨品就这样,把老人们饱含岁月的过往,真切打开,如实记录着人物本真的表像。慈祥满怀、愁绪百转、淡然自娱、老辣犀利,老人们各自的目光被画家的画棒准确捕捉,各种体态在深浅分布的碳色下雕刻,凝固,七幅作品清晰表述了七位平民老人的处世状态,个体追诉。
我一直认为,绘画语言应讲究情在物外,意在境中。这和影视作品的静音画面一样,最终寻求一种物我两忘的层次。在画家的作品间徘徊,我没有找到华丽的装扮缤纷的色彩,透过那些粗细有致的线条,我感受着画家的心境。
作品《一个疯女人的女儿》,是让人伤感和心悸的素描人像。
整幅画处理得非常简单,光与影,几笔碳棒率性挥洒下,一个忧愁的小女孩以耐人寻味的凄清出现,特殊的出身,让孩子拥有了与年龄不符的早熟神情,却也如路边小草,稍稍上扬的嘴角透露对抗命运的顽强和坚韧。画家简洁的意象处理与结合,极其自然地提升了作品的境界与意义。
这幅作品也从中反映出画家的人生准则与朴素的思想,赋予普通景物以新的含义,画家针对现实无奈的有感而发,以平民心态看世界,因而,从平凡的物象中汲取灵感。
以我浅薄的文学感悟而言,就是画作里应有画家散发出的思想观念及心性的真诚流露,再赋之画家本真的人格及描绘魅力!画家杨品关注平民众生的浓重情感在画作中弥漫,让我为此痴迷进素淡的黑白艺术空间。
作品《牧马人》,在纸页方寸间,一位纯朴的山民,迷离着眼神扑来眼前。
通过众多长短、粗细、曲直有力的斜线条,加以参差不齐的边缘,一个团坐在地的老人的曲线,洋溢着个性,富有表现力的生发而致。那半咧的嘴,那满脸的愁,那搁在脚背上的手,那碳棒黑白浓淡的描绘阴影,以独具的特色,鲜活。画家对生活在最底层民众的悲悯,对现实复杂人生的叹惋,由其选定的人物、刻画的程度、处理的思维、无声语言的内涵所具有的独特性,给予缓缓释放着。我的写作认知是,一件好的作品,除踏实内涵外,必要的微小情节是不可缺少的,画作也应该同样,通过主诉物的实体意境,搭以细节,才能最终完成画面的整体表达。
钢笔画是本画集中画家的另一个创作亮点。钢笔画属于独立的画种,是一种具有独特美感且用笔简单的绘画形式,其特点是用笔果断肯定,线条刚劲流畅,黑白对比强烈,画面效果细密紧凑,技法以点法、竖直排线法、交叉排线法等为主。
《劲草》应该是画家的钢笔画的巅峰之作,画面场景是一片风中摆动的苍茫芦苇,成图均衡、浓淡合理,黑白排线的处理符合实景层层推进的过程,中景及近景芦花的刻画,都突出了蓬松感,枝叶的灰度调子,由远至近,空间层次的错落处理,应是吸取了功笔画厚度体现的语言,都是极好的体现。光感和淡影创造了风过的律动,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原野气息。
据悉,画家杨品的学画之路并不寻常,非科班,没得到过专业院校的系统培训,凭借自己的爱好,四处拜师求学,加之自身的勤勉努力。尽管他自谦自己眼高手低,自嘲这是本算不上专业的素描集。但,当我闯入这座画像安居的院落,精致的运笔、娴熟的用线技法和颜色、光感的控制就以规范的风度和高度向我招展,他的真诚和激情,就从作品中跳跃而出,他背着画板行走写生的身影,就光耀地穿梭于作品间。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付出终究见所得,多年的积淀,画家杨品的绘画功力和创作智慧从心灵深处灿烂而出。作品分别在《经济日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边疆文学》等几十家报刊杂志发表,被多种书籍收入作为插图,并在《云南日报》多次的速写比赛中分获一、三等奖,还担任了红河州美术家协会理事。他贴近生活、融入大众的创作理念成为自己素描作画的基准艺术核心,淡然中自如收放,肆意里得当铺展,绘画激情在画作间丰沛地涤荡回旋。
我知道,这里面的每一幅画都有一个故事。《乡村小景》就是讲着故事的很清秀和空灵的素描。
画作体现了传统的乡村特色,尤其是在钢笔笔墨运用与情调的传达上,点法和交叉排线使那种淋漓、氤氲的感觉透射出村落温暖的朦胧与凡俗之美。一支粗糙的天线,乡土风物中的小草、大树及枝繁叶茂又略显杂乱感的灌木丛,在画家笔下被突显出生机勃发的旺盛与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
素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绘画形式,有着大众和亲民的特点,也是最古老的艺术语言。作品以较单一的笔墨表达丰富的情感,最终彰显画家的艺术追求。这些理论概述,在这本画集里得到通本的极致贯彻。
纵观画册全集,画家杨品的作品真实、睿智、淳朴,反映民生,表述民意,没有故作高雅的搔首弄姿,唯现剖析人生褒贬世相的直面豁达及画家清澄的精神世界和不事浮华脚踏实地的创作方向。我驻足在这样的画作前,看着他笔下的画面似白雪的纯净, 感受他的淡泊。我的思想被强烈触动,我澎湃的欢喜充溢内心。
罗马尼亚画家博巴说“画素描是从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开始,而以看见的东西结束”。这一点,在我对整本不管是碳棒、钢笔绘就的素描进行多次探访时,得到准确验证。
许多年的狂爱,对于绘画道路上的艰辛跋涉,杨品老师自我调侃:“傻子的爱,是来自于原始的冲动,都一辈子了,我还能说什么”。非常理解,这就是对爱好的一种执着罢,而且我坚信,刻在心底的爱好是永远抹不掉的。
毕加索曾感慨“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
如果有足够敏锐的触须和才华;
如果有丰满的个性贯穿生命的遐想;
如果能锲而不舍地驾御自己的希望之梦;
那么,终有一天,低处点亮的经纶,会从无边低岸处,伴随吉祥的烛光带着越来越清脆的声响,给人生一个惊喜!
真的,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作者系云南省作协会员)
责任编辑:胡耀池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