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滋养心中的太阳——评杨孟衡作品《心若骄阳》

时间:2023/11/9 作者: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热度: 17239
◎杨洪彬

  滋养心中的太阳
——评杨孟衡作品《心若骄阳》

  ◎杨洪彬

  边疆阅读

  主持人语:文学的外延不断被扩大,从而形成了更多的表达空间,也使文学的发展存在更多的可能性。尹忠义对小说集《如画似书》的表现手法和叙事策略进行专业解析,密英文突出诗集《躲不开的夏季》的童真趣味与诗性表达。而对散文集《一条河的怀念》和《心若骄阳》,评论者注重作品给读者带来的阅读体验,即使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同样能给人美的享受,给人温暖,给人感动,给人自由。因此,真实的体验,真诚的表达,真切的思考,是普通写作者的重要品质。(杨林)

  从专业角度说,《心若骄阳》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虽然我不是一个从事专业评论的人。就一个业余评论者的视角看,它没有跌宕的故事情节,巧妙的伏笔照应和精心的包袱楔子,也没有精致的人物语言设置、形象塑造和心理刻画,至于环境描写和主题思想就更谈不上文学作品具备的演绎世态、剖析人生、针砭人性良知,锤击麻木灵魂,唤醒社会认同的高度。

  即便从自传性文集的角度看,这本书里收录的文章虽然按照一定的关系做了编排,也可以看出作者某段时间的经历和思绪痕迹,但行文的逻辑也没有完全按照自传性文章呈现,语言的表述也不都是可以让人得到美感甚至受到启迪,有的话甚至会让读者觉得口水话太多而无甚可取……

  而从行文语言表达和情感透露看,一些文字也让人感觉缺乏变通的委婉升华甚至充满戾气抱怨愤怒之感……

  故而,从文学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文学性上讲,这部作品实在不具备或者不符合一部文学作品该具备的特质。

  但毕竟每一篇文章,每一行文字都代表作者在一定环境下心理的反应,对世界的判断认知和对生活的感慨。它所反映的,就是作者在这特殊年龄,特殊经历后的一种思考,一段记忆,一份成熟。

  对于与他同龄的年青人来说,所处环境和自身状况的不一样,未必会有这样一些经历和阅历,内心的体验和心志的成熟未必会有这样一些不同。所以,将这本书置入书店销售,明显可以纳入青春励志类作品行列。

  它仅是一本个人成长轨迹的再现和记录的书。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情节设置,也不具备引领时代理念和掀动思潮狂澜的感染力。

  如果说这本书还有一些可以值得称道的地方,那就是它是作者历经五年时间,在每一个思想受到触动而灵光闪现的时候,用脚指头一个字一个字在键盘上敲打出来的文字集成。敲打键盘的这一双脚一直延伸着作者在土地上丈量的脚步,从昆明宜良乡下的小学到小县城的一所中学,再丈量到广东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四年大学后保研回到云南大学就读。五年时间,步履以昆明长水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为起点,孤身向国内的数十个机场包括港澳地区不断发散。尽管有时步履匆忙,缺乏积淀,但每走出一步,都是一份惊喜并伴随着成就与自豪。那是一个克服了一切常人无法想象的苦难,不断超越生命极限的过程;那是一种发自内心对生命生活热爱珍惜的力量使然。

  书里记录的内容共七个篇章40篇长短不一的文章计20多万文字,有作者对少年时代梦想的期盼回忆,对追梦路上走过坎坷的彷徨叹息;有作者重返课堂的纠结沉潜和寂寞等待,离家千里独撑的抓狂和不甘;还有作者不屈安排的奋起和静悟,认知世界的见解和反观……大多内容就是作者丈量土地时以自己独特视角看到的大千形象和不同事态人物的心理体验。因此,写作的形式和内容就决定了作品表达内容的真实性。加之作者诚恳的写作态度和对这个世界满怀喜悦一路走来的感恩之情,构成了这本书还可以一阅的又一特点。

  真实做人做事,真诚写作是一个书者该具备的素养和坚守的底线。一个本被世界抛弃的青年,能够真实而诚恳地拥抱世界,并用自己微弱的光去照亮他人,作为父亲,该为他今天的这种进步点赞,这也是我们一直希望他能够达到和努力的方向。正如作者在序言《自白》中表述“命运以痛吻我,我还生命以歌”。

  应该说这是作者迄今为止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作品《无翼也飞翔》成书于高中毕业,主要收录作者高考前的一些经历片段文字,作品数量有限而内容质量较为稚嫩浅显,大有中小学生作文的痕迹。但是作为对这个不言放弃的孩子的一种鼓励和一份寄予,还是将它成书于世。而《心若骄阳》一书则无论从内容质量上都较《无翼也飞翔》一书有了明显不同。首先是文本的厚度不一样,毕竟此书连同彩页来算有了385页;而从深度上讲,大学和初入社会的阅历不是每一个高中生所具备的;再看高度,毕竟五年阅历,已经从“2010年小县城无臂文科状元、央视开学第一课”特邀嘉宾、“温暖春城感动昆明”人物、“云南省十佳读书青年”,走到“2010中山大学年度人物”、“2012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15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并且多了一天飞临三个省市,赶场般到一些培训机构和企业学校演讲的经历。从大城市到小城市,从发达地区到偏远县城,听众多则一场五六千人,少则一场几十人不一,控场的能力从过去的胆怯茫然到现在的轻松自如,思想已经再次得到飞跃,从过去希望遇到骄阳,碰到贵人,到现在的“贵人相助,先强自身”的觉悟和心有太阳,善待周围一切事物,以平淡祥和助他之心去照亮、温暖、成就他人……这不能不说是人生价值和意义认知的又一个新高度。

  整个作品尽管达不到畅销书或者是经典作品的高度,但作为一本自我总结,自我激励的作品,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这个价值的最大化就在于自我的激励。

  如果说这本书还有一个亮点的话,那该是它一直呈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谁说这世界最大的残疾不是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消极态度呢?放眼四周,我们身边有多少青春年少甚至健全身体的人,他们一直将最为美好的青春和最康健的身体躲避放纵在阴暗网吧的虚拟空间和无聊的发呆中,却从不敢认真思考未来或者坦然面对承担自己该负的责任。大好光阴和精力就是一直为娱乐和他娱而存在。就这一点说,作者所走过的人生之路和坦然心态,却一直洋溢着一股阳光的味道。

  任何作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同龄人甚至一些即将走向这一特殊人生阶段的孩子来说,作者的经历,或许会有些借鉴。

  励志这个词眼,不少人对此持腹诽排斥态度。厦门大学易中天老师就旗帜鲜明地反对励志,认为励志是毒药,其观点固然有他的视角理解,在此不做赘述。但是,作为一个遭受命运肢解的家庭和个体而言,如何在这世界上生存,怎样让自己的残存人生更有意义,未经历过失去或者是死生的人是不会感受和体验这些的。就如同我们父子当年在困境中耳闻目睹台湾口足画家谢坤山到昆明会展中心的一场演讲,又追到休息室找到谢坤山购书签名的情景。虽然谢坤山的演讲没有任何表现力和煽动性,但是他的行动和他的作品《我是谢坤山》,却成为我们家庭自我改变的一份动力,让我们在困境里,在艰难中一次次抬头鼓足勇气走出阴影,从这一个角度讲,难道就没有人或者说家庭需要受到一些积极地鼓励和乐观的感染?

  曾经看过一篇《残疾人不是你的励志榜样》的文章,作者史黛拉·杨(Stella Young)是澳大利亚的一位喜剧演员和新闻记者。她是一名残疾人,始终在强调残障人并不代表理所当然就应该成为人们的励志榜样。杨把社会将残疾人当做励志范本进行的宣传描述成了“励志情色片”,“是因为非残障人士将残障人士物化,希望残障人士成为非残障人士的励志榜样,以此庆幸自己过得还不错。”“残疾不会让你变得与众不同,但是思考你对于残疾的想法就会使你改变。”

  她还说:“生活中难免遇到灰暗时期,这时候需要学会自我激励。不管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想办法克服。残疾并不是一件很坏的事,也不会让你与众不同。对残疾人来说,能够像普通人一样对待他们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为此,用普通人的心态来看待这本书以及作者本人,该是对作者最大的尊重和爱护。这是我最想表达的观点。

  鲁迅说:“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雨果说:“世间没有爱,太阳也会死。”一轮没有爱的骄阳,最终会走向熄灭;一个不会用爱来为自己进行滋养的太阳,能量也会衰竭,难怪尼采发了疯。

  作者在序言中的一段话既可以结束这份评述,也可以解释这个困窘:

  “永远不要失望于人性,因为同别人一样,你的心中也有一颗太阳,如果你愿意,选你喜欢的,做你该做的,永远怀着善意看待周围的一切,给它以能量,让它发光闪烁,它就会如骄阳一般照耀着你,再亮一些,就照耀着世界,即使只是一个角落。”

  (作者系昆明市宜良一中副校长)

  责任编辑:程 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