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传统花灯舞蹈“团场”在当代的流传和影响
◎杨斯玮
《团场》,俗称“大团场”、“跑场”。是嵩明花灯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嵩明富有艺术特色的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花灯歌舞。该舞隶属集体性歌舞,流行于嵩明坝子的各个村落。过去,上至八旬老叟,下至三岁孩童,几乎人人皆知。每晚演出(俗称“玩灯”、“唱灯”),首演节目就是《团场》。它以载歌载舞的形式,热烈欢快的场面,反映出劳动人民的快乐情景。它可以说是云南花灯舞蹈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舞目,故《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中,只收录了嵩明《团场》一个节目,但它却是汉族的“一号舞种”排列在全卷第一的位置。
旧时的演出场所,一般是在打谷场上或庙宇院坝之中(俗称“唱簸箕灯”),人群围而观之,把演出场地围成圆圈,故名曰“团场”。该节目作为首演,可以开辟出一定范围的表演区域;另外,热烈的锣鼓声及嘹亮的唢呐声还可以招揽观众。
《团场》中伴奏分文场和武场。文场所用乐器有:唢呐(用于伴奏舞步),月琴、三弦、二胡、京胡弹弦乐四大件用于伴奏唱段;武场所用乐器有:大锣、大鼓、大钹、小锣,小钹等。团场中演唱曲调丰富多彩,如【正采】、【倒采】、【采花调】、【一字观五】、【一蓬藤】、【十二月花开】、【蛤蟆调】、【小雀调】、【金鸡调】、【猜花名】等三十余首。演出时以上曲调只选择其中一部分,若唱【小雀调】就要从一个小雀唱到十个小雀,若唱【金鸡调】就要从一更唱到五更,若唱【采茶】类或【采花】类就要从正月唱到十二月,若唱【正采】从正月唱至六月,再联着【倒采】从六月唱到正月。
《团场》曲调内容有歌颂劳动的,有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也有叙述大自然美景的。曲调结构虽短小,但旋律流畅朗朗上口,多段唱词是靠段落复沓。整个团场演出时间可长可短,长近一个小时,短则二十分钟左右。在演出过程中,曲调与曲调的间隙里,用打击乐器和唢呐曲牌来伴奏舞蹈动作。
打击乐在《团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主要任务是伴奏舞蹈步伐,指挥演员队型舞蹈动作的交替。依据使用情况,可剖为四种锣鼓点。
一、长锣:贯穿于整个舞蹈之中。大锣只打强拍,大钹轻轻闷击弱拍。这样强弱较为分明,正好与演员的舞步默契配合。
二、收头:主要对舞蹈队型变化和动作交替起指示作用。
三、虾蟆跳:只是大钹单一闷击,生动表现了虾蟆跳起的形态。
四、拗锣:用于团场结束,通过打击乐节奏不断加快,是旋律紧张度逐渐增高把舞蹈推向高潮。
唢呐曲牌,在该舞的伴奏中,同样占有一定的分量,整个舞蹈的伴奏分别由[老雁打食]、[老鹰亮翅]、[板马调]三首曲调组成。在团场的伴奏中依据曲调的表现力而构成引子—慢板—快板这样一个三段式结构。
《团场》所用服饰分男女二种。男装:大红布包头,上穿白色对襟疙瘩纽扣衣服,腰扎一根红绸,外罩黑褂;下穿直裆阔脚裤,脚穿绣花草鞋。女装:用红绸扎一偏头在右侧梳一根独辫,在辫子根部和尖端用红绒线各扎一个炮仗筒,戴瓜子耳环;上穿滚边大襟衣裳,下穿直裆滚边阔脚裤。道具有八角灯、排灯、方灯、圆灯、扇子等。所有灯类装有蜡烛,演出时红灯数盏既可照明,更显示团场热闹气氛。
《团场》一般由17人演出。先出场5个男青年,4人各抬一盏排灯站立四角,1人抬八角灯站立中央。其次舞者12人(按传统,他们是代表着一年四季的十二个月),男女各半,男者称为灯生,女者称为灯姑娘(旧时都由男扮女装),灯生持方灯(六角),灯姑娘左手持圆灯,右手持扇子。
《团场》舞蹈形式以“崴”为主(俗称崴花灯),有模拟劳动和动物形态两类。如动作中的崴,是吸收了劳动中的挑担子,特点是双膝为动力,靠小腿行动,脚跟先落至脚尖,步伐轻盈柔软,行如风吹,上身随着双膝屈伸的动律左右崴动。另一种是模拟动物形态,加以美化。如动作中的杀花,称为小花鱼抢水。舞者崴着轻盈的小崴步上前四步,后退四步,再上前两步退后一步,紧接着180度转身,双手在胸前上下舞动,形象地描摹出鱼儿戏水的神态。动物形态类表演还有猫洗脸、猴打秋、牛擦背、虾蟆跳等等。
《团场》的舞蹈画面也极其丰富,分别有双龙吐水、白马分鬃、双十字套古老钱、一窝羊、两窝羊、三窝羊、四窝羊、王字花、五梅花、里罗城、外罗城、耗子编篱笆、满天星、四城门、白菜裹心、蛇蜕皮、龙摆尾、堆八仙等。
《团场》无故事情节,是以丰美的舞蹈画面,多彩的舞蹈动作,颇多的花灯曲调,韵味浓郁的唢呐曲以及热烈的打击乐器以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反映出劳动人民的快乐情景 。
数百年来,《团场》一直是嵩明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经过历代艺人的传承发展,舞蹈动作不断丰富,表演艺术大为提升,彩灯照明日趋现代化。由旧时用牛油制作的牛烛改用蜡烛,进而改用干电池加小灯泡;伴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原来男扮女装的女角逐渐为女性所取代。1956年,《团场》参加云南省文艺会演登上了大雅之堂。《团场》的表演特色及艺术形式,得到省内外专业艺术团体,舞蹈家和音乐家们的高度重视,而之成为云南汉族舞蹈的代表,它的艺术特点成为了舞蹈家、音乐家的创作元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他们创作出大量的,歌颂社会风貌的,反映时代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呈现给国内外的广大观众。1955年云南老一辈音乐家黄仲勋先生到了嵩明杨林、嵩阳镇进行采风,尔后,用嵩明《团场》曲调[一蓬藤]等音乐素材为基础,创作出了久演不衰的,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花灯歌舞《喜迎春》。1956年8月我省的舞蹈家聂乾先先生来到嵩明学习花灯舞蹈。白天他向民间艺人李学文等学习《团场》的基本动作,晚上坐在县城十字街茶馆中,听艺人演唱“小雀调”、“金鸡调”等《团场》曲调。聂老师掌握了“黄鹭亮翅”、“花鱼抢水”等舞蹈动作及“双龙吐水”、“四城门”、“五梅花“等队形。后来他以《团场》和唢呐曲牌“板马调”为素材,创作编演了一个名为《行军乐》的节目,1964年参加了全军第三届文艺会演。在20世纪60年代,中央民族舞蹈团、解放军总政文工团、江西省采茶剧团等单位先后派员到嵩明学习传统花灯歌舞《团场》。1957年空军歌舞团编导李耀文、汪蓓两位艺术家将《团场》改编为《红灯舞蹈》,在国内外多地演出。1980年,《团场》被列为云南花灯基础教材,在全省群文系统推广。
1990年代以来,嵩明传统花灯舞蹈《团场》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为云南非遗保护项目,同时,它的艺术形式也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近年来,云南省花灯剧院创作编导演出专场《云岭华灯》中的“闹花灯”、“崴花灯”等节目,融入嵩明传统花灯舞蹈《团场》的艺术形式,他们将传统与现代相互结合,更好地展现了云南花灯的艺术魅力。
《团场》是嵩明先辈们留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舞蹈创作的源泉,我省民族音乐家傅晓先生,怀着对家乡民间花灯音乐的热爱,通过对《团场》所用曲调进行搜集研究,撰写了“嵩明花灯的润腔方法”,得到省内外戏曲专家的认可。1990年代嵩明花灯艺术团团长杨文平又将《团场》加工编排,参加云南省歌舞乐展演,得到专家们的好评,舞蹈家聂乾先先生撰写了一篇短文《久违了,团场》,在《云南日报》刊登,以表达舞蹈家对嵩明《团场》的深深情结。该节目1997年,由云南省舞蹈家协会第六次访日代表团带着出访日本,作文化交流。《团场》是嵩明演出的保留节目之一,2014年由嵩明县民族民间音乐协会带着到台湾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在台湾宜兰市宜兰大学演出中,赢得广大观众阵阵掌声,得到当地政府官员及知名人事的高度赞誉,并荣获最具有民族风展演金奖。嵩明县委政府对嵩明传统花灯的传承和保护较为重视,每年举行花灯广场舞大赛,2014年由县委宣传部组织创作了《我在嵩明等你来》、《大家都来把舞跳》两个广场舞在全县推广,在这个舞蹈中有很多传统舞蹈《团场》元素,通过表演比赛,每天晚饭后在嵩明各个村落都能听到欢快的花灯音乐和看到中老年人的表演。现又将这两曲子编成中小学生课间操,在全县中小学校使用。
嵩明传统花灯舞蹈《团场》,是中华民族乐舞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有人的肢体语言,丰富的音乐曲调,多彩的画面,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民的心声,它那丰富的舞蹈艺术内涵,不管是过去、现在,或许是将来都会为舞蹈创作,音乐创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元素和灵感
(作者系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教师)
责任编辑:胡耀池
余松涛 作品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