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湯原王與娘子的贈答歌——從侗族對歌體系的角度考察*

时间:2023/11/9 作者: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热度: 15302
曹咏梅

一、 引 子

《萬葉集》卷四“相聞”一部中收録湯原王與娘子的一組贈答歌(卷四·六三一—六四二),共12首,題詞及和歌羅列如下:

  湯原王贈娘子歌二首

  人啊,這般冷淡淡;家路如此遠,不會晤,竟譴返。(六三一)

  眼可見,手不能攀;直如月中桂,阿妹怎得全。(六三二)

  娘子報贈歌二首

  敢是,如此思念重;睡枕半邊空,相見竟在夢中。(六三三)

  迎在家中猶未厭,旅次更有妻爲伴,讓人心羨。(六三四)

  湯原王亦贈歌二首

  羈旅中,雖携妻;惟妹獨如妝匣玉,思念不已。(六三五)

  以我衣,作贈品;莫離枕頭放,裹衣寢。(六三六)

  娘子復報贈歌一首

  君贈我衣,如“訪妻”親臨;豈能離我身,何用開口云。(六三七)

  湯原王亦贈歌一首

  分離僅一晚,如同過一月,心緒亂。(六三八)

  娘子復報贈歌一首

  吾君果若,或許思戀;夜夢總可見,難入眠。(六三九)

  湯原王亦贈歌一首

  

  娘子復報贈歌一首

  若説交情斷,心悽楚;如燒大刀,與我來親近,吾君果真幸福?(六四一)

  湯原王歌一首

  戀妹心思亂,架上紡綫車,搖理順,著手戀。(六四二)

  其中前11首以《湯原王贈娘子歌》、《娘子報贈歌》、《湯原王亦贈歌》、《娘子復報贈歌》之類爲題詞,可見是男女贈答之作。最後一首,即六四二以《湯原王歌一首》爲題,當是這一組和歌的總括。本文擬將這12首和歌視爲一個歌群,做一綜合考察。

  現有注釋書多認爲,這一組和歌所咏唱的是湯原王的實際戀愛經歷。不過,也有不同的聲音。例如,《萬葉集私注》認爲是“以和歌贈答爲樂”,《萬葉集釋注》認爲“這12首恐爲虚構之作”。渡邊護撰文説:“歷來的解釋多認爲湯原王與娘子的和歌是基於事實之作。乏味無趣,令人窒息。不過,若將此種觀念除去,重新品讀,則不難發現這些乏味無趣、令人窒息的和歌中是含有贈答遊戲之樂的。”可見,也有認爲這一歌群是有故事性、游戲性色彩的。辰巳正明將這組和歌與《玉臺新咏》以及中國少數民族對歌相比較後,認爲:

  就内容而言,明顯可見這二人的贈答歌是保持一定的連續性而吟唱的。可以推知,這是以男女對唱的戀人情歌爲背景的。但是,不是戀人情歌的第一階段,而是向第二階段展開的戀人情歌。從湯原王的登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想貴族的文藝情況。諸如此類游戲性較强的戀人情歌得以吟唱,是因爲創作場所是貴族的文藝沙龍。這個歌群是在這種文藝沙龍裏公開披露的,即所謂的“社交情歌”。

  辰巳還指出這組贈答歌與《玉臺新咏》的關係:“定情以後的離别是《玉臺新咏》情詩的基本模式,即初逢―相思―定情―離别―幽怨,以此形成怨情世界。湯原王與娘子的戀情也像在這樣一個過程裏。”辰巳正明認爲,二人的贈答歌與《玉臺新咏》情詩、以及少數民族按照一定“歌路”的戀人情歌相對應。佐野敦子對這個歌群與《玉臺新咏》情詩的關係做了進一步的詳細考察,認爲“這一首一首的和歌與《玉臺新咏》情詩形成積極的對應關係”。

  本文在辰巳正明研究的基礎上,將這組贈答歌與中國侗族“行歌坐夜”中的對歌加以比較,從侗族對歌體系的角度進一步考察湯原王與娘子贈答歌的成立問題。

二、 歌 群 的 構 成

在第一首和歌裏,湯原王預想自己被女方拒絶、遣返遠路的情形。此歌以預先抱怨女方的形式來吟唱。這種在門前被拒絶的内容,也出現在大伴家持的和歌中,其歌如下:

  

  若往妹家,籬邊看;將是出門來,遣返。(卷四·七七七)

  昨夜打發吾返,今晚莫再遣,路途遠。(卷四·七八一)

  

  第二首和歌中將女方比喻爲月中桂,説明她高不可攀,也有讚美之意,是一種禮節性的邀歌。如契沖以來諸多注釋書所指出的那樣,月中桂樹的傳説來自中國。還有“手不能攀”(手には取らえぬ)的句子,前人認爲出處在於陸陆士衡詩“安寢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餘暉,攬之不盈手”。

  對於以上兩首和歌,娘子以六三三、六三四作爲回應。六三三原文中的“枕片去”(睡枕半邊空)在《萬葉集》中僅此一例。但“枕”並不少見,如“勿去割藻,向遠洋;枕邊人,怎能忘”(卷一·七二),“我與阿妹,不曾交枕眠;孤獨宿,如今已經年”(卷十一·二六一五)等,戀歌中的“枕”暗示男女的同衾共枕。還有,娘子的“相見竟在夢中”(六三三)與湯原王的“眼可見”(六三二)的句子相對應,六三三是對六三二的回答歌。在六三三裏,娘子暫且接受了對方的情意。但在下一首和歌中,娘子以家中的自己和旅次的妻子作比較,並對湯原王表達抱怨的情愫。當然,湯原王究竟有無妻子是不重要的,因爲這裏的“妻子”是被娘子假定的。娘子故意將湯原王假定爲有妻室之人,意在將他逼到極困難的處境中,藉以引出答歌。

  

  對於汤原王的和歌,娘子以六三七來回答,兩人的關係已經發展到互换衣物、結爲伴侣的階段,但在最後加一句“何用開口云”(言とはずとも)。“開口云”(言問ふ)意指開口説話,但在戀歌中指的是情侣之間的甜言蜜語。因此,這首和歌的“何用開口云”有兩層涵義,既是贈送的衣物不會開口説話,又是對方不對自己説甜言蜜語的意思,也間接地譴責了男方的不來訪。

  對於娘子的譴責,湯原王以六三八來還歌,一邊表達對娘子的思念,一邊又辨明自己没去走訪的僅僅是一個晚上。對此,娘子答到“或許思戀;夜夢總可見,難入眠”(六三九)。

  

  娘子領會湯原王的真意,以六四一指責他,兩人的戀愛關係也到此結束。最後一首是回想兩人的戀情並歎息的形式降了這個歌群的帷幕。雖然最後一首是收尾歌,但這裏女性所用“紡綫車”與前一首男性佩戴的“燒大刀”相對應。

  綜上所述,湯原王與娘子在唱和之間相與挑逗,彼此埋怨,互探真意,並以這種形式維持了和歌的贈答。在贈答和歌的世界裏,兩人的關係發展到贈送衣物、定情許心得程度,但最後還是走向了分離。這組贈答歌受中國文學影響頗深。辰巳正明、佐野敦子已經指出其與《玉臺新咏》情詩的對應關係。筆者認爲,他們的贈答歌中能窺視到《遊仙窟》爲背景的對歌遊戲。因此,筆者認爲這個歌群是在具備中國文學素養的場所裏公開披露的贈答歌。湯原王與娘子運用自己所掌握的中國戀愛文學知識,享受對答的樂趣,也讓周圍的聽衆共用這番樂趣。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贈答是按照戀愛的過程,即按照一定的主題來進行的。其實,這樣按照戀愛過程的唱法,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對歌活動裏是普遍存在的。

三、 侗族“行歌坐夜”與對歌體系

在中國西南的少數民族地區,至今還保留着對歌習俗。日語中一般稱爲“歌垣”或“歌掛”,在中國一般叫“對歌”。傳統的對歌通常是即興的,但並不是隨便的對答,一般都有一定的歌唱體系。對歌由要符合這個體系,當然這個體系也是對歌得以繼續的根據。歌唱體系指的是歌唱的程式,即對歌的順序。辰巳正明引用《中國歌謡集成 廣西卷(上)》中的“壯族情歌,有一定的程式,民間稱之爲‘歌路’。歌路可分: 初會、探情、讚美、離别、相思、重逢、責備、熱愛、定情等程式”,這一解説將這種歌唱程式命名爲“歌路”。辰巳還指出,布依族、京族、仫佬族、毛南族、水族、羌族、苗族等民族演唱情歌時,也存在“歌路”這一程式。

  居住在中國西南地區的侗族分爲北部方言區和南部方言區。其中,北部方言區普遍盛行玩山趕坳的社交活動。玩山歌在流傳過程中,形成傳統的套路,一般分爲初會歌、借把憑歌、初相連歌、相思歌、久伴歌、成雙歌、失戀歌等若干方面的内容。南部方言區則流傳一種叫“行歌坐夜”的對歌習俗。一般情況下,這一習俗在冬末春初的農閒期間最爲盛行。每當夜幕降臨,女青年們早已聚集在一間屋子裏,做針綫活兒、繡花、閒談,等着男青年的到來。男青年則抱着琵琶邊走邊彈,走訪等候在房中的女青年。他們在屋裏談情,對歌。這是一種戀愛社交活動,也是一種走婚習俗。“行歌坐夜”的對唱一般有一定的程式。吴定國將其分爲喊門、進屋、探望、勸唱、盤問、探情、相愛、想念、拆婚、逃婚、分散等環節,而吴浩與張澤忠則認爲“侗族情歌的演唱程式一般分爲: 初會、試探、謙讓、交心、結情、盟誓、定情、分離、送别、邀約等。如果是行歌坐夜時演唱的情歌尚有串寨歌、開門歌、討凳歌、討水歌等”。這種程式的劃分因民族以及學者的分類法而有些區别,但按照戀愛過程的基本程式却是共通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2006年12月30日,由貴州侗族文化研究會現地調查的“行歌坐夜”記録。當時調查團的團長爲辰巳正明,筆者作爲調查團的成員參加了調研活動。這次活動是貴州省黎平縣岩洞村與竹坪村間舉行的交流活動之一。岩洞村的村民們集體去竹坪村做客,調查團是跟隨岩洞村的村民們一起去的,當時進行了攔路歌,鼓樓對歌,“行歌坐夜”等對歌活動。“行歌坐夜”在竹坪村的一個村民家舉行,本文引用的材料是竹坪村女性和岩洞村男性的對歌記録,共有對唱51首。當時,我們通過採訪瞭解到,男方和女方原本並不相識,是第一次見面。

  男方三五成群地彈着琵琶、牛腿琴,走向女方等候的一個村民家裏,“行歌坐夜”由此開始。男方來到門前敲門,但女方不開門。這時,男方在門前唱喊門歌:“開門吧,姑娘們!你爲什麽不開門?不開門是想着你的丈夫呢,你的丈夫是人我們也是人。”女方在屋裏聽到後,也用喊門歌的曲調唱到:“我們開門夠不到,我家門閂得很高,我們想開也我們夠不到,明天我叫父母把門開了,你們再來吧。”她們故意編出“門閂得很高”的理由,不給對方開門。

  然後,男方又唱了一首,就進了屋。通常情況下,門前的對歌要進行很長時間。對於女方不給開門的理由,男方也要找種種藉口。比如“外面已經颳風下雨了,我們身上衣服太單薄,莫把我們關在門外,冷風吹來渾身打哆嗦”,“今晚我們遠路來,衹想進屋聽妹唱支歌”,“我們來的路真遠,翻山越嶺又過河,三十天遠、四十天長,脚板都走坡”等。他們一般會訴説自己來路遥遠,一路辛苦。這種唱法直接表達了他們的殷切願望,就是不要輕易趕走自己,另外也表達了對女方的愛慕之心,以及讚美之意。因爲遠路趕來要見的這位女性一定是才貌雙全的。當然,女方也不會輕易應允,而是編出各種理由拒絶,同時試探男方的真正目的。總之,女方用對歌來判斷對方的智慧和才藝。如果男方的對答令人滿意,女方就請他們進屋。

  進屋後,他們就開始對唱小琵琶歌。一個男青年讚美對方,並用歌唱來説明造訪目的:“情伴你生得好,我來找你坐一夜。别人得你一輩子,我衹得跟你坐一會兒。别人得你一起過日子,我衹能聽你唱着歌。我是苦多甜少,向你訴説。”這首歌不是唱給指定的人,而是向在場所有女性唱。這是邀歌。女方中的任何人都可以回答,衹要其中有人回答,男女對歌也就成立了。對於這首邀歌,其中一女唱到:“情哥你唱過了,我來還一首。哥哥生得漂亮,我經常從遠處偷偷地看,不知多少回夢見你,可是醒來得不到。你像天鵝在天上飛得很高,我同你唱歌,但是不能一起飛,不知你是不是有兩條命接在一起,如果你還是單身一人,那我是單獨一條繩,如果你真心實意,那我們就捆在一起。”女方也同樣讚美對方,並説夢見對方,還試探着詢問對方是否單身。

  接着就開始對唱探情歌。當時,從第十三首歌開始用没有伴奏的河歌曲調。比如男方唱:“水流下榕河,我約情妹順水下,水到長安,我是真心把你愛。”以此向對方表白。女方也用河歌曲調回答:“水下榕河,我願意同你順水下,水下長安,我怕哥哥早已有了意中人。”詢問對方有没有情人,並以此探詢對方是否真心。在對歌裏,試探的階段極其重要,通常要進行很長時間。

  然後,雙方對唱十幾首河歌曲調的探情歌以後,當女方唱:“水下榕河,我等著你順水下,水下niaxia(地名),我等你千年萬年也無用,你還是别人的丈夫。”男方就答唱:“你像魚兒游上河美麗又漂亮,但不知是别人的妻還是來和我,你若是和我好等,你若不是和我好早離開。”在探情歌裏,男女雙方始終表示自己没有配偶,而將對方假定爲“别人的丈夫”或“别人的妻子”,借此互相試探對方。這樣,通過對歌,試探對方的心思,一點點地瞭解對方並一步步地相互靠近。對於前一首歌,女方答唱:“水下榕河,我真的是等着你,我説的話確是真心話,像釘子一樣釘在木板上。”這樣,兩人之間的感情距離一下子就縮短了。

  接着,男方唱求婚歌:“水下榕河,你真的和我一起下。水下lingdong,我們把它當六洞,若你真心和我,我就回家去叫先生翻書本,找個日子成親。”女方答唱:“九十九條河,我都願意和你一起淌過。先生説過我的命運是嫁遠地方的,跟上了你我不會想家我會很快樂。”女方接受了對方的求婚,兩人的關係達到定情的階段。這次對歌活動終於促成了一對戀人。

  接着女方還唱了一首盟誓歌:“我愛戀你情真真,就像秤桿戀秤砣。秤桿和秤砣還有分離的時候,我和你相依六十年。”然後,他們開始唱想念歌。男方唱到:“白天我想起你,我就到山上去四處尋找。看到别人的妻子在搓浮萍,我都把她當成了你。”女方答唱:“我真的在等你,因爲等你我纔没嫁人。要是嫁人我早已有兒女,長大都會耕地。”這樣,對唱十首左右加深愛情的情歌以後,就進入了休息時間。

  休息之後,女方唱起由牛腿琴伴奏的牛腿琴歌:“情伴人好生在那遥遠的地方,隔三重嶺五重山,你在那個地方,娶到那個地方的姑娘做妻子。和我們唱歌你不開心,和我們説話你臉上有愁雲,我勸你回家,和你妻子分手你敢嗎?”這裏以“遥遠的地方”“隔三重嶺五重山”來表示他們之間的距離,並暗示他們未來的命運,最後勸他和妻子分手。這是拆婚歌。侗族男女青年“行歌坐夜”或對唱大歌時,都是被假定爲有夫有妻的人,即“買克”(别人的妻子)、“早克”(别人的丈夫),這與古代盛行的侗族婚姻習俗有關。古代侗族社會盛行“姑舅表親”(姑娘要嫁給舅舅家的兒子,後生要娶姑媽家的女兒)以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父母包辦婚姻,所以每個男女青年都已經有結婚的對象。另外,儘管明知對方尚未結婚,還是稱“别人的妻子”或“别人的丈夫”,這也是對對方的一種尊稱。因爲早成家或早有對象的人,説明他(她)是才貌雙全的人。

  對於女方的拆婚歌,男方答唱:“情伴你生得好我命不帶你,就像青藤不帶樹。都説結伴成親命中注定,我不相信我的命運不帶你,父母許配我不樂意,纔四處出來今天找到你。”雖然對父母的許配不滿意,但也不積極地邀請對方一起逃婚。因此,兩人的情人關係在這裏徹底結束。然後,雙方停止對歌。女方端來早已準備好的雞肉稀飯請大家吃,吃完稀飯,男方唱了一首謝禮歌:“今天到來真把你吵煩了,又吵又鬧你們家老人坐不安,還煮了雞肉稀飯真是又香又甜,情意綿綿我記在心間。”這首謝禮歌既表達感謝之意,又是散堂的歌,表明“行歌坐夜”到此結束。

  這次的“行歌坐夜”是按照喊門、探望、探情、相愛、定情、盟誓、想念、拆婚、分散的程式來對唱的。當然每一次的行歌坐夜不一定都按照這個順序,也不一定都能唱完,從哪個部分開始,在哪個部分結束,每次都不一樣。雖然每一次都不同,但依照戀愛過程的對歌體系是不變的。也就是説,男女對歌必須沿着歌唱體系、即歌路進行。

四、 結 語

試將湯原王與娘子的贈答歌與“行歌坐夜”的對歌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看出二者的主題是具有一定對應關係的。其對應關係如下:

  門前歌——六三一

  探望歌——六三二、六三三

  探情歌——六三四、六三五

  定情歌——六三六、六三七

  

  分散歌——六四一

  散堂歌——六四二

  

  侗族“行歌坐夜”裏對唱的歌都是按照一定的程式來唱的,可以認爲男女對歌中的情歌是根據歌唱體系、即沿着歌路而形成的。如果運用歌路這一歌唱體系理論來重新分析湯原王與娘子的贈答歌,則可以確認這12首歌也同樣沿着對歌的程式,即歌路來贈答的。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萬葉集》是經過編撰而成的,這些贈答歌的排列也不能排除編者有意爲之的可能。但是,不得不承認贈答歌採取了對歌的唱法,即按照歌路而成立的這一事實。可以認爲,兩人的贈答歌是以斷片式的歌路而形成的。關於《萬葉集》中的贈答歌,還有進一步考察的必要。但考察的焦點並不僅限於贈答歌,而是在於戀歌的生成問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