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秦观:问君能有几多愁?我真的很愁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 热度: 16403
张先森

  

  一

  1074年,七夕夜。

  北宋大文豪苏轼,和他的官场好基友陈令举坐船、吹箫、饮酒,好不浪漫。

  一夜宿醉,天亮说分手,为了表达对基友的不合,苏轼挥笔写下了这首《鹊桥仙·七夕》:“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苏轼是当时的知名大V,东坡出品,必成爆文。

  众多粉丝中,一个叫秦观的年轻人看了这首词叹服不已。他刚刚高考落榜,眼下只能实行B计划——抱得苏轼大腿。

  可是,每天向苏大腿干谒的人何其多,怎样才能引起爱豆的注意呢?

  秦观不走寻常路,写了一首《陈令举妙奴诗》,对苏轼的好友吹捧一番,企图旁敲侧击,曲线干谒,结果没人理他。

  秦观不甘心,又跑到扬州一个寺壁上模仿偶像的笔迹题诗,署名苏东坡。可追星追到这份上,还是没人注意到他。

  即将步人而立之年,秦观的人生才迎来了一线生机。

  当时,北宋朝堂党争运动势同水火,一边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另一边是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

  保守派里的苏轼是一个耿直boy,他直言改革过于激进,对面的王安石老师不高兴了。眼看局势不妙,苏轼主动提出从朝廷调往地方,先后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挂职。

  得知苏轼要来徐州上任,高邮青年秦观乐坏了,马上写诗为偶像应援:“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苏徐州。”一个彩虹屁将苏轼吹出天际,他又写了一封自荐信交给苏轼的好友孙觉,含蓄表达了想要拜师学艺的想法。

  某天,苏轼游玩扬州,碰巧看到秦观在寺壁上的题诗,落款的“苏东坡”让他吓了一跳。

  我什么时候来过扬州,还写了一首诗?苏轼怎么也想不起来。

  这时候孙觉拿出秦观的自荐信,说:“苏子,这首诗其实是你的粉丝,一个叫秦观的人题的。”

  一顿神操作,让秦观终于有机会带上自己写的《黄楼赋》去拜访苏轼:“御扶摇以东下兮,纷万马而争前……时不可以骤得兮,姑从容而浮游……”

  苏轼看了这篇《黄楼赋》,惊奇地直呼:“屈、宋之才也!”就是说,秦观有屈原和宋玉的才华,惜才的苏轼当即决定接纳他为弟子。

  抱得大腿的秦观一夜走红,后来又与黄庭坚等人被称为“苏门四学士”,风头一时无两。

  二

  1085年,冬。

  虽然天寒地冻,但秦观府内一片热火朝天。此时的秦观,是新科进士,是当红作家,是大众情人,也是绯闻之王。

  秦观有两大外号:婉约派一代词宗,千古伤心人。

  中国文人伤心的主题无非三种。

  第一种是职场上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比如李太白的“举杯消愁愁更愁”,后主的“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第二种是情场上爱而不得、悲欢离合:比如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

  第三种是天生自带忧郁,比如纳兰“饮水词”。

  很不幸,以上三种情况秦观全部中招,他的诗词简单来说就是一部贬迁和撩妹伤心史。

  话说秦观终于高中进士后,借着苏轼的翅膀开始了五年计划进阶之路。

  这五年里,秦观一路从进士小白,做到主簿、大学教授,再从史官做到了国家图书馆馆长,前途一片光明。

  谁知后来苏轼的人生高开低走,在四五线城市越走越远。师父倒霉,徒弟跟着遭殃。下一个五年计划,秦观的人生起起落落落落落落……

  尤其在宋哲宗上位后,王安石人生得意,司马光可就惨了。苏轼因此被贬到偏远、荒凉的惠州,黄庭坚被贬到山旮旯涪州,秦观也踏上了七年的贬谪之旅,一路向南,越走越偏。

  流放多年,苏轼最后流落到了贫困地区海南儋州。宛若冥冥中注定的缘分,秦观也被贬到了一片荒蛮的雷州半岛。师生隔海相望,大海也带不走他们的哀愁……

  面对这样的人生际遇,乐天派苏轼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样的豪放派经典。同样面对滔滔江水,秦观学不来老师那套阿Q精神,低吟浅唱“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但秦观最牛掰的地方在于,他将自己的坎坷命运写入艳情中,动情而不流俗,以至于钱钟书都说他是“公然走私的爱情”。

  千年过去,如今江苏高邮、扬州一带的民间,仍流传着关于秦观在风月场的浪漫故事。

  三

  尽管每一篇作品背后就是一段艳史,但秦观也是凭实力写的。

  在蔡州任职,秦观爱上了一名歌妓,为此写下了《水龙吟》,将其芳名隐藏其中,“小楼连苑横空”“玉佩丁东别后”,原来这位美女叫娄琬,字东玉。

  同样在蔡州,秦观和名妓陶心儿也有一段暧昧情史,他特意寫了一首《南歌子》,打了一个字谜,“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这显然就是佳人的名字,心。

  在当时,名字能被秦观写进词里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谁都想得到这位情歌王子的宠幸。

  秦观来到绍兴,受到至尊VIP级别的待遇,在狂欢派对上和歌姬微云相逢恨晚,二人当场放电。依依离别之际,秦观为微云量身定制了一首新歌《满庭芳》:“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从主题上看,这首词是唐宋词中已经被写滥了的别妓之作。秦观先从天气环境人手,一番“此际销魂”之后,便是拍拍屁股走人,走时还不忘说句分手情话:今日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实际上,指不定一转身,他就把人家给忘了。

  秦观的厉害之处是新瓶装旧酒,他把一位风尘女子的飘零和落魄才子的命运捆绑在一起,堪称“北宋第一苦情歌”,很快成为歌舞欢场的必唱曲目。

  只可惜他的老师苏轼没有看透这一点,讥讽说:“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从此,秦观多了一个“山抹微云君”的昵称。女粉丝们可能不知道淮海居士,但一定知道山抹微云。

  秦观的女婿范温,有一次在宴席上见到一名歌女唱秦观的词,顿生爱慕之心。歌女问:这位郎君是?范温起身答:在下乃“山抹微云”女婿也!

  可见,在当时人眼里,没有秦观的才华,但能跟秦观扯上关系也足够牛气哄哄。

  四

  郴州有一位秦观的超(nao)级(can)粉丝,芳名素梅。

  素梅酷爱秦观的歌,收藏了他所有的专辑,典型的“我就是哥哥的提款机”。

  素梅姑娘最大的梦想就是见上男神一面,她觉得如果哪天在江湖上偶遇梦中秦郎,死也无憾了。

  因为追星过于狂热,素梅姑娘成了当地的一个笑柄。

  秦观听闻后,被粉丝的深情深深感动,连夜创作了这首《踏莎行》,托人转赠给这位女粉丝: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王国维最爱“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句,他说“少游词境最为凄婉,可此句已经到了凄厉的境界!”

  撩个妹,为何还要这般凄凄厉厉呢?

  秦观郁闷啊,仕途不顺,接二连三的贬谪让他对政治心灰意冷,他还写了一篇长文《和陶渊明归去来辞》,表明隐遁山野之心。

  秦观忧愁啊,只有青楼的歌声才是他忘记尘世痛苦的温柔乡,朋友黄庭坚笑他“把才情浪费在了欢场”,他自己也明白“山抹微云”的雅号,只是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

  秦观伤心啊,他是严重被低估的文人,写了四百多首诗歌,多篇洋洋洒洒的时政、军事、农业论文,到头来被记住的却是那几首欢場的艳词。而且就连这艳词,也充满了愁绪。

  五

  年少情场失恋,他写“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中年职场失意,他写“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问君能有几多愁?我秦少游,真的很愁。

  1100年,宋徽宗即位,政治环境焕然一新。年过半百的秦观终于等到上头的电话,叫他从地方回朝廷当官。

  召回途中,秦观在广西藤县游玩时口渴了,待人将水送到,他感慨自己落叶飘零,望着那杯清水,含笑而逝。

  苏轼闻讯,三天三夜茶饭不思,悲叹道:“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而那位叫素梅的粉丝收到秦观的《踏莎行》,被词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伤深深打动。秦观去世后,她也自缢为他殉情而去了。

  只是不知在另一个世界,秦观可否认得一个叫素梅的姑娘?

  编辑/汪微微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