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溥仪:越成熟越堕落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 热度: 14556
最爱君

  

  1917年6月16日,陈宝琛、梁鼎芬两位“帝师”一起走进毓庆宫,告诉溥仪今天不用念书了,因为前清两江总督兼摄江苏巡抚张勋要来请安。

  按照惯例,两位“帝师”开始教溥仪召见张勋时如何应对,总体原则就是保持谦逊,以显圣德。这年溥仪12岁,日常生活除了跟师傅们读书、看报,就是游戏,他还是个孩子。

  但他又不仅是个孩子。他知道张勋及其所部一直留着辫子,也知道张勋曾在袁世凯死后发表通电,第一条就表示“尊重优待清室”。他因此对张勋颇有好感,想看看这位“忠臣”长什么樣。

  这次召见仅持续了五六分钟,溥仪对张勋的印象并不太好:一身纱袍褂,胖乎乎的,黑红脸,眉毛很重,辫子花白。“如果他没胡子,倒像御膳房的一个太监。”溥仪要到半个月后才了解这次召见的意义,这个相貌不咋样的胖军阀让他做了“真皇帝”。

  1917年7月1日,溥仪第二次做皇帝。他第一次做皇帝时未满三岁,只知道哭,而这次,表面懵懂的他已略有感觉。当天,还是在毓庆宫,陈宝琛、梁鼎芬和朱益藩三位“帝师”一齐出现,面色十分庄严。陈宝琛先开口:“张勋一早就来了……”溥仪插话:“他又请安来了?”“不是请安,是万事俱备,来拥戴皇上复位听政,大清复辟了!请皇上务要答应张勋。这是为民请命,天与人归……”

  溥仪后来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我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喜事弄得昏昏然。我呆呆地看着陈师傅,希望他多说几句,让我明白该怎么当这个‘真皇帝。”陈宝琛给他支着儿,说不要立刻答应张勋,要半推半就,最后勉为其难地接受。

  溥仪按陈师傅的教导操作,接受张勋劝进,当天就又成了“大清帝国”的皇帝。然后,陆续有人来给他磕头、请安。太监拿来一堆写好的上谕,他一口气就下了九道上谕,包括即位诏书和各种“分猪肉”式的封官。

  溥仪也许并不太懂复辟意味着什么,只知内务府的人多了,穿戴整齐了,迎来送往频繁了,几个太妃高兴了。而他自己也不用念书了,每天只须半天接受师傅教导,然后看待发的上谕和内阁官报,接受各种人的叩拜,或把内廷养的骆驼弄出来遛遛。

  这个12岁的孩子是有皇帝瘾的。1911年,溥仪虽退位,但通过民国政府清室优待条件,遗老遗少们仍在紫禁城内保留了小朝廷。溥仪后来在回忆录中“吐槽”道:“人类进入20世纪,而我仍过着原封未动的帝王生活,呼吸着19世纪遗下的灰尘。”其中包括别人向他应话的“嗻嗻之声”,他从小便习惯了,如果别人不以这个声调回答,他反而不能容忍,对于跪地磕头也是这样。

  小朝廷把“恢复祖业”(其实就是搞复辟)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溥仪身上,因而极其重视他的教育问题,为他制定了严格的帝王教育计划。童年的溥仪经过这些“洗脑”,虽也保持着爱玩的天性,但脑子里已装满“效法康乾”“光复旧物”“还政于清”等梦想,明显不再心地单纯。

  然而,溥仪的“真皇帝”不过做了四五天,宫中就掉下炸弹,遗老遗少们吓傻了。据说这是中国史上第一次出现空袭,宫人根本不知怎么应对,赶紧躲到各自的卧室里,把廊子里的竹帘全放下来,以为这样就安全了。当然,段祺瑞的讨逆军只是以恐吓为主,并没真炸。

  但局面已完全变了。在溥仪的记忆中,前几天那种欢喜的氛围没了,磕头的不来了,上谕和多数议政大臣也不见影子。几天后,辫子军战败的消息传入宫中,张勋早躲到荷兰使馆去了。

  溥仪的父亲载沣和陈宝琛带来拟好的退位诏书,垂头丧气。溥仪看后害怕又悲伤,不由放声大哭。仅仅12天,帝位又没了,就像游戏结束。

  后来,民国许多写到这场复辟大戏的笔记,都把溥仪和遗老遗少们写得很被动。比如写张勋凌晨两三点拥兵入宫,把溥仪从床上拎起来,强令他登基,溥仪被吓得大哭不止。其实这都是别有用心的造谣,溥仪是哭了,但他分明是因为丢了帝位哭的。

  谣言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符合民国官方对这场复辟的定性。复辟失败后,民国政府并未追究溥仪及小朝廷的任何责任,而是把锅扣到张勋头上,说他“叛国矫挟,肇乱天下”。

  实际上,自溥仪退位后,小朝廷内部的复辟派就没停止活动,对张勋的复辟也一直是主动参与谋划,根本不是“被动迎合”那么简单。

  溥仪后来明白了其中的道道。当时的北洋系元老都曾是热衷复辟的人,所以把张勋当靶子来打,对溥仪却尽力维护。溥仪没弄明白的是,作为一个孩子,他不过是成人世界的棋子。

  张勋搞复辟,源于民国总统黎元洪请他进京调停府院之争。当时,为是否加入协约国参加世界大战,想夺实权的黎元洪和想用武力统一全国的段祺瑞闹得不可开交,结果段祺瑞被免了职,跑到天津,暗地却要发兵威胁京师。

  黎、段相争成了张勋的机会,他此前已探了各省督军和冯国璋、段祺瑞的底,这些人都支持他搞复辟。他为此飘飘然,认为自己做了督军盟主和复辟领袖,谁知他刚搞复辟,段祺瑞就誓师讨逆,各地督军也纷纷变卦,张勋成了孤家寡人。搞定了辫子军,段祺瑞以“再造共和之功”重返中央,跟黎元洪say goodbye。

  小朝廷自以为的复辟大业,不过是民国政治权力重组可以利用的小旋律罢了。早在前四个月左右,孙中山就预言这场复辟必然发生,并表示欢迎一时复辟的成功。孙中山的理由是,眼下的共和拥护者其实有不少是帝制拥护者,一旦时机成熟就要破坏现状,复辟必定成功,但因民情不能容忍,复辟又必定很快失败,那时帝制余党将被全部消灭,中国才能迎来真正的、理想的共和时代。

  很明显,孙中山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局。帝制派并没因复辟受到追责,更没被全部消灭。后来,吴佩孚曾上疏向溥仪称臣,张作霖向溥仪磕头,段祺瑞主动请溥仪见面……

  复辟失败后,随着一些遗老的陆续离世,溥仪逐渐成长。小朝廷的青年成员大多去追求时尚生活,三年后,溥仪在紫禁城内带头剪了辫子。

  时间的推移以及复辟的无望,或许会重塑一个溥仪。1924年,冯玉祥、鹿钟麟驱逐溥仪出宫,宣布“大清宣统帝从即日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事情起了变化。驱逐溥仪表面看来是铲除了“帝制”的最后象征,实际上是迫使怀抱复辟之心的溥仪真正走上复辟之路。

  1928年,孙殿英盗掘东陵,乾隆、慈禧遭到剖棺毁尸的厄运,而国民政府对这一引起公愤的恶性事件处置不当,未能妥善安抚溥仪,使溥仪等人更仇视民国。溥仪后来说,这一事件比他被驱逐出宫还严重,使他复辟、复仇的思想达到新的顶峰。后面的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溥仪逮到机会出逃东北,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出任伪满洲帝国的皇帝。这是他第三次做皇帝了,比起12岁那年的似懂非懂,他无疑是越成熟越堕落了。

  然而,溥仪小朝廷的一步步堕落,幕后推手就是各派争权夺利的民国官僚。如果没有冯玉祥貌似民族英雄的驱逐行动,溥仪乖乖地待在紫禁城内,骑单车、打电话、拍照片,或许一辈子都是那个12岁的少年。只是,历史又岂容假设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