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被纳粹“神鹰军团”的轰炸机炸成一片废墟,致使数千名无辜的百姓遇难。身在法国的毕加索被法西斯的暴行激怒,毅然画下巨作《格尔尼卡》,表示对法西斯强烈的抗议。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十分随意,里面没有飞机、炸弹、坦克等,只有牛、马、女人等物体,然而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表象。它以站立仰首的牛和嘶吼的马为构图中心,把具象的手法与立体主义的手法相结合,控诉了法西斯惨无人道的暴行。
画的左上方有一个牛头,眼露凶光,冷漠地看着一切;画面中间的马则表现出被杀后的极度痛苦,它张着大口,声嘶力竭地嘶鸣着;牛头下面有一位抱着死去的孩子仰天痛哭的母亲。画中央是一匹老马,被一根由上而下的长矛刺杀。画面下方有一位躺在地上的士兵,右手握着一把断剑,他也许已经死去很久,却仍怒目圆睁;画的上方有一盏像眼睛一样的灯,发出锯齿状的光芒,痛苦又悲愤地看着画面中发生的一切……
画面由三个部分构成,受害者们由三角形构图和左右各一边的布局组成,整幅画用黑、白、灰绘制了明与暗,表现了生灵涂炭的人间地狱场景。画面中的人物也让人深刻体会到了面对战争和灾难时的惊恐、痛苦、挣扎和绝望。
毕加索对于他的作品经常保持沉默,希望给予观赏者自由的体验空间,但对于《格尔尼卡》,他曾这样解释画作中的牛、马:“牛代表残暴,马代表人民。我在画里用了象征主义,但并不是在其他画里都这样做………那幅画是存心向人民呼吁,是有意识的宣传……”
在西班牙人心中,斗牛场上出现的公牛往往代表黑暗势力,所以毕加索以牛来代表无视人民疾苦的残暴政权。在西班牙的斗牛文化下,这匹马则象征着面对公牛咆哮不屈的人民,他们是对抗暴政的主力军。战士虽然已经倒下,但他仍然紧紧握着那把剑,表达了人民和暴政决战到底的精神。
因为这幅巨作是毕加索为以“进步和平”为主题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之西班牙馆所绘制,并且曾到英国、美国等国家巡回展览,引发了全世界热爱自由、拥护民主人士的共鸣,使得該画很快超出了单纯事件的抗议范畴,成为政治斗争中的一种文化示威,甚至成为文化对暴力的一种对抗。
就其意义来说,这幅作品超过了这桩偶然事件,并通过绘画技巧起了象征启示的作用。这是由一个触目惊心的、狂暴的,尤其是缺乏色彩的形体所构成的画面;也正是由于缺乏色彩,它就象征着死亡。这死亡不仅是受难者的死亡,也是文明的死亡。
因为这幅巨作,毕加索在历史上留下一个著名典故。当德军攻入巴黎,冲进毕加索的画室时,德国军官问他:
“这是你的杰作吗?”毕加索回答:“不,这是你们的杰作!”那种无须掩饰的淡定及愤怒跃然纸上,这或许也正是《格尔尼卡》的不同凡响之处。
编辑/夏涵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