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月播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 热度: 12842
“夸夸群”没那么糟

  在群里,不管你说什么,都会收到其他成员的夸奖——“没有规则,各种夸,直接夸,随意夸”,这就是“夸夸群”。如此无原则的夸奖当然是假的,可为什么大家明知是假还乐此不疲呢?对夸夸群不屑的人,说这不过是年轻人无聊,凑在一起恶搞,发泄用不完的精力;貌似客观的人,说这是“吹吹拍拍”的不良风气对年轻人的侵蚀;痛心疾首的人,则视之为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迷恋,发现了年轻人“三观不正”的兆头,并一如既往地推到“人性”身上。这话有点重了,因为没有真正了解并尊重年轻人的感情和心理——他们渴望被夸奖、需要被鼓励。不过,这种方式虽能让人获得一定的心理满足,但年轻人遇到压力时应该选择更健康的排解方式,因为他们迟早会发现这样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

  ——贾亮《年轻人到底该怎样减压?》

  谢谢你,没有跟我聊天

  在地铁上,如果有陌生人跟你搭讪,你会怎么回复?这估计得看情况,需要帮忙的,尽量帮一帮;需要加微信的——“不不,我不加微商”……你设想出来的种种情况,代表了你对陌生人的社会预期。相信不会有人认为,地铁上的陌生人会跑来拉着你的手,问你结婚了没。而我们在交通工具上经常扮演“陌生人”,你会长时间明目张胆地盯着~个陌生人看吗?你会看着某人顺眼,就拉着人家聊天吗?你估计会答“当然不会”,这还用思考吗?这些日常生活中觉得不用思考的事物,在德国社会学家亚明·那塞希那里成为分析的对象——人们在交通工具上自动保持疏远,体现了当代社会的建构基础。他的结论初看令人惊讶:社会需要的不是亲密和依赖,而是陌生和冷漠。这里的“冷漠”与“无视”和“冷酷”无关,而是在社会生活中保持对距离的尊重。不被他人打搅,其实是我们应得的权利,却一直被我们忽视。

  ——榕小崧《城市里的陌生感,其实没有什么不好》

  有钱就能读名校

  “美国史上最大招生丑闻”的报道揭露了美国富二代为入名校不择手段的种种黑幕,举国震惊。此案核心人物、污点证人威廉·里克-辛格在接受调查时说,进入名校有三扇门, “一是前门,你自己走进去;二是后门,借助外力推进去,但得花十倍的价钱;而我创建了一扇‘侧门。”辛格开了一家升学咨询机构,服务对象为商界领袖、技术大亨和社会名流,通过各种非法手段确保他们的子女进入理想的名校。有人问:既然美国有相关合法途径,这些富豪為何还走“旁门左道”呢?想必他们也有苦衷。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近年来,一些常春藤学校的捐款门槛高得吓人,1000万美元可能只是“入门级礼物”,难以得到招生办的特别关照。而且,所有“后门”都不会承诺“确保”申请人一定进入名校,而辛格却放言“从未失手”,如此一来,收费自然水涨船高。此次丑闻曝光,虽然关不了名校录取的“后门”,但至少可以堵上“侧门”。

  ——唐昀《美国名校招生黑幕:除了后门,还有“侧门”>

  现场直播别跑偏

  卢小波

  在一部叫《“大”人物》的影片中,演员王千源扮演的警察与黑社会分子斗法。他挥拳要打恶徒时,黑社会的两个人迅速把手机举起来,王千源立即抑制怒火、收回拳头。在结局中,警匪双方追逐进入商场,警察与坏蛋在地上翻滚着搏斗,围观群众都把手机举起来。警察占上风时,群众就喊: “警察打人啦!警察打人啦!”生死攸关时,警察犹豫了一下,马上被坏蛋占了上风,被打了个半死。坏蛋要扬长而去时,吃瓜群众又看不惯了,说: “你把人打成这样,还想走?”这些直播拍客永远同情所谓弱者,在当时他们似乎可以决定事件的走向。在一场公共事件中,几乎每个参与者都一边呐喊、一边举起手机拍摄。撇开别有用心者,公允地说,这些拍摄与直播,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值得提倡,因其最终目的与效果都是发现真相。

  ——卢小波《每天都是现场直播的人生,终将娱乐至死》

  报复性熬夜不值得

  每天凌晨两三点在微博立个flag, “明天再熬夜就把手剁了”;建个名为“12点睡觉”的微信群,倡导大家“在夜里12点前睡觉”;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在聚会上科普熬夜的危害后表示, “不瞒你说,我也熬夜”。不少年轻人明知熬夜危害却依旧熬夜,为自己贴上“报复性熬夜”的标签。而所谓“报复性熬夜”,是指白天过得不好,便想在夜晚找到补偿,这是很自然的心理。“报复性熬夜”一旦形成,往往容易上瘾,很多熬夜者想努力摆脱业已形成的恶习,几番挣扎无效后就会选择放弃,反倒陷入循环。很多年轻人会抱怨,自己的白天被学业、社交或工作束缚,能够支配的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刻。说白了,还是压力和焦虑在作祟。不少人白天看起来很忙,但更多的是盲目和迷惘,缺乏清晰的成就感,到了夜晚,要么感觉“白天不值得”,要么感叹“身不由己”,一股空虚感如夜风袭人。

  ——《“报复性熬夜”: “白天不值得”正在消耗生命》

  父辈该反思了

  与其他家庭伦理剧明显不同,《都挺好》在呈现“撕扯”冲突的背后,开始引导父辈反思:自己当年的不妥作为,到底为这个家庭带来怎样的伤害?制片人侯鸿亮说: “这部剧把家中老人的很多缺陷都表现了出来,呈现很多原生家庭的状态。”说起来, “原生家庭”也算近几年在网上泛滥的话题,甚至有人说它是彻头彻尾的伪心理学。无论学界如何争论,都不影响中国家庭伦理剧对父辈的批判——亲情不一定都是无私的,父母也有可能在算计,那些“一切都是为你好”的唠叨或许更多出于父母对面子的考量。即便不去套用“原生家庭论”,剧里剧外, “中国式家庭”的冲突中,谁还敢说父母无责?太多时候,父母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很难逃脱的定律。代际纠扯中,最常被套用的一句话是, “我们等了一辈子,都在等父母一声抱歉;父母等了一辈子,都在等我们一声谢谢。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没等到。”

  ——陈方《终于有电视剧在讨论“父母皆祸害”问题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