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跟鞋曾是地道男人装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 热度: 17028
孟驰

  公元前3500年前后,埃及人就發明了早期的高跟鞋。当时的高跟鞋造型很简单:几根带子将几片皮革固定在一起,带子的末端还扎成一个“T形十字架”,这种类似于现代女性标志的符号在古埃及文化中象征着“生命”。

  事实上,这种鞋在古埃及也确实与宗教密切相关,主要用于仪式。出席宗教仪式时,埃及贵族无论男女都穿高跟鞋,以示郑重。同样,高跟鞋也是区分阶级身份的标志,平民百姓是不穿的——古埃及的社会底层基本都是赤脚的。

  当然也有一个例外,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平民群体也穿高跟鞋,而且必须穿,他们就是屠夫。因为屠夫整天在满地的污血和动物尸体中踏来踏去,不得不穿高一点的鞋子。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一群膀大腰圆的糙汉子,面带凶相,露着一身油腻的肥肉,手里攥着剥皮剔骨的尖刀,往下一看,脚上却穿着一双高跟鞋——这是什么画面?

  到了中世纪,欧洲流行一种“软木高底鞋”,作用也跟埃及屠夫的高跟鞋差不多。中世纪的欧洲毫无卫生意识,街道上到处都是垃圾、粪便、污水,为了避免弄脏鞋子,高高的木质鞋跟就被发明出来了。据说,这是波斯人(一说为土耳其人)带到欧洲来的,作为骑射民族,波斯人常年与马相伴,有后跟的鞋子有助于他们在马镫上立地更稳。

  这种鞋先是受到爱好骑马的欧洲贵族的青睐,后来又因为可以一鞋多用,高跟鞋的款式普及开来。由于先在贵族圈里流行,所以起初可是爷们儿的象征。欧洲的男性贵族重视仪表,穿上高跟鞋后有高人一头的感觉,和他们的社会地位也更匹配。

  后来,欧洲的贵妇们也竞相效仿,先是社交名媛,接着是闺阁秀女,高跟鞋无死角地征服了女性消费者。

  更有研究者认为,不断增高的鞋跟里藏着男权主义的心机:鞋跟太高行动不便,女性出门离不开男人搀扶,这就让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庸。也有人认为:这是丈夫们干的,要是婆娘们连走路都难,那还怎么偷偷溜出去幽会呢?

  1533年,未来的法国皇后凯瑟琳借助高跟鞋打败了情敌戴安娜。凯瑟琳娇小玲珑,而戴安娜身材高挑,于是凯瑟琳设计出一款后跟细长的鞋子来,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款女用高跟鞋。穿上它,凯瑟琳补上了短板,举手投足间透露着一股非凡的魅力。高跟鞋一下子火透了欧洲宫廷,进而成为权威的象征,后来,法国的太阳王路易十四甚至规定:禁止平民穿染色高跟鞋,禁止其他人的鞋跟高度超过他的鞋子。

  18世纪末,欧洲时局开始动荡起来,高跟鞋的热度随之消退。法国大革命后,民主主义开始深入人心,作为特权象征的高跟鞋随之遭到摒弃。与此同时,欧洲男人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他们认为:只有柔弱无能的女人才穿高跟鞋。这种鞋子从此彻底退出了男性时尚舞台,正式成为女性的专属用品。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