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重读《希望》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城 热度: 13425
田建民

  鲁迅的散文诗《希望》,作于1925年1月1日,最初发表于《语丝》周刊第10期(1925年1月19日),后收入《野草》。这篇只有800来字的作品,以其富于暗示和象征的意象和极具张力与哲理的语言,表现出了非常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在给读者留下广阔而开放的联想、认识、体验与言说空间的同时,也给读者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些意象和语言带来了困难。比如,这篇散文诗表现的主题是什么?文中诸如“空虚中的暗夜”“身外的青春”“僵坠的蝴蝶”“笑的渺茫”“不明不暗的这‘虚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等等到底怎么理解?这些问题是理解这篇散文诗的关键,而研究者们至今没有给出令人信服或认同的答案。下面笔者就在解读原文的基础上试着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先来看这篇作品表现的主旨或主题。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受此影响,研究者大多认为作品的主旨是批评当时青年人的消沉,是否定绝望消沉而鼓励青年人奋起战斗的。如李何林先生认为:“作者是‘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才做《希望》。他又怀疑自己的‘失望。最后否定了‘绝望。他在这篇散文诗中表现的主要思想,也就是不满于青年的消沉,并且像裴多菲一样,最后否定了绝望。”{1}孙玉石先生认为:“鲁迅写这篇散文诗的目的,并不是引导人们沉湎于绝望之中,而是激发青年向绝望作顽强的抗战。……鲁迅在篇末反复咏叹裴多菲的诗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不仅用来自励,也用来激发消沉的青年,告诉他们,对于希望的不相信是丝毫没有根据的,正如同相信绝望也是毫无根据的一样。……这篇题为‘希望的散文诗,是一曲鼓舞青年摆脱绝望消沉,而奋起与黑暗搏斗的希望之歌。”{2}闵抗生先生说:“为了鼓励进步青年‘不悲观,‘常抗战,也用以自励,鲁迅先生在一九二五年到来的第一天,就写了《希望》这首散文诗。”{3}概而言之,以上学者认为这篇散文诗的创作意图和表现的主旨,是否定失望与绝望而肯定希望,以鼓励青年摆脱消沉而奋起抗争,同时也用以自励的。这些研究者简单地把希望与绝望决然对立,认为否定绝望就要肯定希望,反之亦然。在他们看来,既然鲁迅是“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那么,作为青年的导师,鲁迅写此篇作品的目的必然是批评青年的消沉而给予他们鼓励和希望的。他们的主要根据就是作品结尾引用了裴多菲的诗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认为这是作者否定了绝望,既然否定了绝望,那么就是肯定了希望。采用的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其实,否定绝望也不就是肯定希望。况且裴多菲的诗句是把绝望和希望都看成虚妄,是对绝望和希望同时怀疑和否定的,怎么能说是否定绝望而肯定希望呢?有的研究者虽然认为作品中“作者并未否定绝望”,“而是让自己的失望的伤痛、寂寞的情绪以及思想上虚妄和绝望的矛盾,都吐露出来了。”但同时也认为作品的主题是“反对青年们消沉,号召他们奋发起来同黑暗斗争”。并以革命的政治标准来批评鲁迅“这种绝望与希望的矛盾,也是一方面反映着现实社会中黑暗与光明的斗争,一方面反映着作者在世界观等问题上的矛盾”。{4}此外,日本学者片山智行对认为作品是批评青年们消沉的观点提出异议,认为当时的青年并不消沉而是积极的。因而“《希望》的主题是鼓励那些应该超过自己而前进的青年”。{5}以上研究者们的观点其实大同小异,他们都是以政治或革命的视角来解读作品,难免带有特殊的时代烙印和先入为主的色彩。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学术思想的活跃和鲁迅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冲破以往鲁迅研究的政治思维模式,试图从鲁迅自身的生活、情感及对现实的批判与抉择的角度来解读作品。比如李天明认为:“《希望》的主题是鲁迅自己渴望可以医治他‘分外寂寞的心灵的生命活力,呼唤理想生活,而并不直接地涉及当时青年的思想状况。鲁迅自己关于《希望》的话写于八年之后,或许他已不能准确记忆创作初衷,或许有意掩饰自己最隐秘的情感而提供一种公开的解释。再者,鲁迅关于《希望》缘起的说明也并不必然地就是散文诗的主题。”{6}笔者认同李天明所说的“《希望》缘起的说明也并不必然地就是散文诗的主题”这一观点。因为鲁迅说的“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这只是说明“青年之消沉”给了鲁迅思想和情感的触发,但并不一定触发的就是鲁迅要对青年人批评或鼓励,而更可能触发的是其内心的寂寞、绝望与反抗的心理与情绪。但把作品的主题归结为鲁迅渴望“生命活力,呼唤理想生活”这种不是在对作品进行细致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显得过于概括和抽象。此外,胡尹强从婚恋情感的角度解读作品,认为《希望》表现的是鲁迅的恋爱心理,认为作品中有关“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青年们很平安”等等话语,是不断反复暗示对许广平面对爱情逡巡不前的不满。“诗人已经战胜了自己的犹移、彷徨,坚定了恋爱的决心,甘冒失败的风险,也要跨进爱情的门槛,爱个水落石出。从这一意义上说,《希望》是诗人决心进行这场恋爱的宣言书。……意味着诗人和她的爱情进入一个新阶段;诗人不仅决心变被动为主动,而且进行‘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了。”{7}这种解读虽以自己的思维逻辑结合文本进行了大量的联想和推测,但把鲁迅这样一个启蒙先驱,在思想文化的启蒙与批判中因感到现实就像一片精神文化的荒原而无可措手所产生的寂寞与绝望,想象为一个日夜沉浸在恋爱的漩涡中不能自拔的人爱而不得的痛苦与煎熬,抽空了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而认为仅仅表现了一种恋爱心理,难免有迎合世俗的探秘心理而把作品庸俗化之嫌。就笔者所见的对《希望》的解读或研究来看,真正有所突破的是汪晖。汪晖先生把作品放到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的高度来认识和解读《希望》,认为:“鲁迅以‘虚妄的真实性同时否定了‘绝望与‘希望,把生命的全部意义归结为人的现实抉择:‘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从而构建了一套即便面对双重的‘绝望和‘虚无也能据以生存和抗战的哲学——‘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是的,既然连‘绝望都不可依托,那还有什么是可依托的呢?现在,一切都要由‘我自己决定,‘我别无选择。”{8}这种分析是切近鲁迅的个性心理和人生态度的。可惜汪晖只是抓住作品的一些关键性词语而论证所提出的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命题,而没有对作品进行整体性的细致分析与解读。

  以上我们粗略梳理与评述了以往对散文诗《希望》的研究情况,下面笔者以启蒙的视角来试着解读分析这篇作品。

  笔者认为,鲁迅说的“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这只是表明写这篇散文诗的缘起,是受到某种触发而产生了抒发情感的创作冲动。创作的缘起不一定与创作意图有关,更不能等同于作品的主题。《希望》的创作意图既不是要对青年人进行批评或鼓励,也不是暗示对许广平面对爱情逡巡不前的不满。而其主旨也既不是要否定绝望而肯定希望以鼓励青年或自我勉励,也不是表现鲁迅的恋爱心理。分析和解读鲁迅20世纪20年代的作品,一定不要脱离开当时五四启蒙的文化场,要联系当时启蒙的历史文化语境来分析和把握鲁迅这一启蒙思想先驱的思想、心态和情感。如果以“弃医从文”作为鲁迅开始文化启蒙努力的标志的话,那么他在这条启蒙的路上走得并不顺畅,而是浮沉起伏,历经坎坷。先是《新生》的夭折,接着是翻译小说的失败,他启蒙的呐喊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得不到任何回应。虽然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文学革命高潮时期,在老朋友钱玄同的劝导下又重新投入战斗并成为反封建礼教文化的领军人物,但他也以“铁屋子”的意象对钱玄同表达了自己对启蒙的怀疑,是钱玄同的鼓励给了他“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就是这种对启蒙的坚守、希望与怀疑、失望的纠结与矛盾,给鲁迅造成了思想的困扰与内心的痛苦。鲁迅一方面抱着医治国民精神、改良社会的希望,而坚定地揭露和批判旧奴隶道德文化的吃人本质;一方面又因旧奴隶道德文化的无比强大,感到“铁屋子”万难破毁而在内心产生幻灭与绝望,而他决不与旧势力妥协,决不安于现存的精神文化荒原的坚定意志,又使他执著地反抗内心的幻灭与绝望。他说:“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9}《希望》表现的就是鲁迅这一启蒙思想先驱从“因希望而战”到“反抗绝望”的内心体验或心路历程。先是“因希望而战”,反抗无果、希望幻灭则产生绝望,而“反抗绝望”则又暗含着对“希望”的期待与寻求。所以,这里的“希望”与“绝望”不是决然对立的,诗人的用意也不是要肯定“希望”否定“绝望”或者相反,也不是对二者全都否定。而是表现诗人在与旧传统文化和旧习惯势力战斗中产生的希望与绝望交织转换的情感体验。

  散文诗可以明显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表达的是诗人“因希望而战”,陆续地耗尽了自己的青春,而希望却变为无边的黑暗根本无从实现,于是产生了幻灭与绝望;后半部分讲的是诗人决不与“空虚中的暗夜”妥协并执著地反抗内心的幻灭与绝望,一方面以此确认自己个体的独立存在、独立意志与生命强力,同时这种对“绝望”的反抗也隐含着对“希望”的期待与寻求。

  散文诗用倒叙的方式,开头就描绘诗人的幻灭与绝望。“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灵魂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这是描述一种“哀莫大于心死”的情形与心境。没有了爱憎和喜怒哀乐,没有了青春的激情甚至生命的色彩和声音,不仅生理上失去了活力与激情,而且灵魂也苍老而枯萎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诗人回叙了自己多年的反抗经历与战斗历程来交代这幻灭与绝望的原因。“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然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这是形象地描绘诗人曾有过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使人联想到诗人“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10}的青春激情和志向。接受进化论思想后由“物竞天择”的规律为落后孱弱的祖国在竞争剧烈的世界上的命运忧心如焚,立下“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愿东渡日本,加入张太炎主持的革命团体光复会,积极参加反清爱国运动的铁血岁月;毅然弃医从文,以医治国民的精神为己任,办《新生》杂志、翻译外国小说,由“立人”而“立国”的坚定追求;欢欣鼓舞地参加辛亥革命的宣传活动,组织群众欢迎王金发所率领的革命军进驻绍兴……这就是鲁迅曾经经历过的“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的“充满过血腥的歌声”的青春岁月。那时的诗人有青春的热血,有铁一样的意志,有火一样的激情,有理想有抱负,敢爱敢恨。然而,政治上,革命形势急转直下,王金发蜕化变质,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又陷入军阀混战的混乱局面;思想启蒙的努力方面,鲁迅犹如置身于空旷无边的精神文化的荒原独自战斗和呐喊,不但没有回应,甚至找不到真正的对手,一腔热血与激情幻化成一场滑稽与荒诞。这是怎样的无奈和悲愤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11}开始了他的辑录金石碑帖,抄写和校订古书的消沉时期。这是一个以医治国民的精神为己任,执着地要求社会变革,坚定地相信未来的启蒙思想先驱,在长期的启蒙实践中所经历的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内心体验。启蒙先驱所预设的是只要握有真理,就能一呼百应,只要揭出病根,就能药到病除。而实际情况则是,他激情的呐喊犹如置身于毫无边际的荒原,得不到应有的回应;他揭出旧礼教文化“吃人”的病根,开出民主“立人”的药方,却几乎无人理睬。他勇猛地举着投枪左冲右突,但犹如陷入“无物之阵”,面对的是“无物之物”。这使鲁迅感到“铁屋子”万难破毁而在内心产生幻灭与绝望。

  这是诗人“因希望而战”逐渐由兴奋而失望进而苦闷的心灵历程。这一历程鲁迅也借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吕纬甫和《孤独者》中的主人公魏连殳做了形象化的表述。五四文学革命爆发后,鲁迅虽然在钱玄同的劝导下又重新燃起了他的“希望”之火和战斗激情,但是,对这“希望”他又是怀疑的。他的重新投入战斗在他看来是“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这里的“空虚中的暗夜”有研究者认为是指“绝望”和现实的黑暗。“用希望的盾牌以抵抗绝望(空虚中的暗夜)的袭击。……所谓‘空虚中的暗夜,就是过去的几次革命变成了空虚,在空虚中又带来了现实的黑暗(暗夜)。”{12}也有研究者把其理解为旧式的婚姻生活。认为:“‘空虚中的暗夜是《野草》中不断出现的一个喻体,它和‘冰谷一样,都是喻指诗人‘寂寞如古寺僧人、没有爱情而又无法解脱的枷锁般的旧式的婚姻生活。……对于充满生命意志和生命欲望的诗人来说,诗人和朱安挂名夫妻的生活,不啻于‘空虚中的暗夜。”{13}笔者不认同以上的两种解释。笔者认为,这里的“空虚中的暗夜”,犹如《这样的战士》中的由“无物之物”组成的“无物之阵”,《秋夜》中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以及《过客》中过客所处的茫茫荒野,是诗人所感受和体验到的,在封建奴性道德文化笼罩下的,病态的国民和病态的社会所形成的精神文化的荒原。《希望》中诗人“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就犹如《这样的战士》中战士持投枪在“无物之阵”中左冲右突,与“无物之物”拼死决战;《秋夜》中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过客》中的过客永不停息地一意要走出茫茫无边的荒原。而诗人在决然地用希望的盾抗拒空虚中的暗夜时,又明明知道“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而战士“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他终于不是战士,无物之物则是胜者”。二者所表达的心态和意向是一致的。诗人就是在这样的战斗中“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诗人对“希望”是怀疑的,是“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青春的热血已不再沸腾,青春的激情已不再燃烧,“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然而,诗人为什么又重新投入战斗呢?为什么还坚持“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呢?是什么信念支撑着诗人继续战斗,给了诗人些微的希望呢?这是因为诗人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寄托在“身外的青春”上。他“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这里的“身外的青春”怎么理解呢?为什么用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等特殊的意象来形容“身外的青春”呢?有研究者把“身外的青春”理解为光明、希望或青年们的进步言行。认为“以为我的身外还有不少的青春(光明、希望)存在,强烈的太阳的光明是没有的,但天下有星星和月亮的微弱光辉;蝴蝶虽然被摧残得僵坠了,但究竟还有蝴蝶的美丽;黑暗中的花,究竟还是花,花的美在黑暗中虽然看不见,但是并没有消逝掉;猫头鹰的不祥之言虽然是不可捉摸的,但既被认为是不祥,就表示它对黑暗不满了;杜鹃啼出血来,是它对某些现象伤心难过的结果;也还存在着渺茫得不可能把捉到它的意义的笑,但究竟是笑(不是哭);存在着翔舞这样的不可能把捉到它的意义的爱(为什么爱,爱什么),但究竟是爱。这一切虽然是色调暗淡的带着悲凉情调的青春(光明、希望),是意义不可捉摸的飘渺的青春,然而,它们究竟是青春,是青年们的进步言行,是黑暗社会中的微弱的光辉和一线希望”。{14}有的研究者从婚恋角度理解和解读,认为“身外的青春”“是隐喻许广平和许广平对诗人的爱情的”。理由就是散文诗中一系列的意象都与爱情有关。“如‘星、‘月光、‘杜鹃的啼血、‘爱的翔舞,都是古今中外的爱情诗中常见的。”“僵坠的蝴蝶”指蝴蝶在雌雄交配后即僵坠——死亡;“‘暗中的花:是秘密开放、不为人知的花,也即野草花,自然喻指婚外恋。……这段文字毫不含糊地表达了自觉‘青春已经逝去的诗人,对‘身外的青春——她对他的爱情——的渴望。在这里,青春和爱情是同义语。”{15}

  笔者认为,诗人所说的“身外的青春”是他寄予青年人觉醒,行动起来改变自身和社会的热情和希望。我们知道,诗人当时是站在进化论的立场,认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骉三闲集?骍序言》)他把中国旧文明看成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把中国看成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把几千年奴隶文化道德支配的历史看成“想作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作稳了奴隶的时代”。而认为“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坟·灯下漫笔》)那么为什么诗人以暗淡悲凉漂渺的意象来象征“身外的青春”呢?也就是说为什么诗人象征青春的光明与色彩,活力与激情,爱情与欢乐是以“星,月光”而不是以灿烂的阳光,以“僵坠的蝴蝶”而不是以翩翩起舞的蝴蝶,以“暗中的花”而不是以明艳美丽的花,以猫头鹰和杜鹃的鸣叫而不是以莺歌燕舞,以“笑的渺茫”而不是青春的欢快呢?这是因为诗人把自己所置身的社会环境看成是“空虚中的暗夜”,所以在“暗夜”中只能有星光和月光而不能有阳光,只能有静止不动的蝴蝶而不能有飞舞的蝴蝶,只能有“暗中的花”而不能有阳光下灿烂的花,只能有猫头鹰和杜鹃的鸣叫而不能有其他鸟的欢唱,而且暗夜中的“笑”和“爱”也是渺茫不明的。所以“空虚中的暗夜”的青春也是“悲凉漂渺的青春”,“虽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就是“身外的青春”,即对青年们的希望支撑着诗人“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然而诗人自己所处的“空虚中的暗夜”犹如无边无际的精神文化的沙漠或荒原,已听不到任何的反抗和战叫,就像诗人自己形容的“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16}于是诗人发出无望的慨叹:“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

  以上是散文诗的前半部分,主旨是讲诗人“因希望而战”陆续地耗尽了自己的青春。诗人用诗意的意象化语言,形象地表述了诗人在与旧传统旧习俗的战斗中,从充满希望和青春激情的铁血岁月,到自己青春激情消逝,把希望寄托在“身外的青春”即青年们的身上,进而发现“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于是产生了深深的幻灭与绝望的心路历程。而在散文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却决不与“空虚中的暗夜”妥协,而是执著地反抗着内心的幻灭与绝望。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Petofi Sandor(1823-49)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什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抛弃你。

  这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为了祖国而死在可萨克兵的矛尖上,已经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

  以上这段话是诗人感到自己的青春和“身外的青春”都已逝去,于是产生了幻灭与绝望,放下了用以抵抗“空虚中的暗夜”的希望之盾,并以裴多菲的“希望”之歌来印证希望的虚妄不实,慨叹他的否定希望的“希望”之歌在他为祖国战死七十五年后还是如此契合现实:现实中还是没有希望,这是比他的战死更使人感到悲哀的事。

  但诗人决不与“空虚中的暗夜”妥协,“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他要反抗这没有“希望”的“绝望”。他慨叹“桀骜英勇如Petofi,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茫茫的东方了。他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裴多菲在否定了“希望”之后没有“反抗绝望”,而是对他所面对的“暗夜”止步了,他把绝望和希望都看成“虚妄”,即完全地幻灭与消沉了。而鲁迅则表示:“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也就是说,鲁迅还要在“反抗绝望”中“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因为这是支撑他生命与战斗的信仰与希望。没有了这信仰与希望,“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即完全地幻灭与消沉了。这里说的“不明不暗的这‘虚妄”,有研究者认为是指“希望是光明的,绝望是黑暗的,二者都是虚妄的”。{17}也有研究者认为是暗示鲁迅与许广平当时的恋爱状态。“‘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是指现在的微妙的恋爱状态:他俩都遇到了火,而且这火是真的;然而说在恋爱,好像又没有恋爱;说没有恋爱,似乎又在恋爱;说有希望是虚妄的,说没有希望也是虚妄的;一切都不明不暗,一切都蒙在虚妄的雾里。”{18}笔者认为,这里的“不明不暗的这‘虚妄”即是文中所说的“空虚中的暗夜”。与《这样的战士》中的“无物之阵”、《过客》中的茫茫荒原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把所处的现实社会文化生态体验为精神文化的沙漠或荒原。诗人是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来承接裴多菲否定了希望与绝望而把二者都称为“虚妄”之说的。诗人以“反抗绝望”的精神寻求支撑他生命与战斗的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可是这种寻求却仍然没有结果:“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这虽然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绝望感,但同时也坚定了诗人“反抗绝望”的意志与决心。“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尽管诗人寻求不到“身外的青春”,但他以一种“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热风·随感录四十一》)的担当意识和决绝的姿态,决不容身于这“空虚中的暗夜”中,就像《过客》中的“过客”尽管明知前面是坟而一意向前,决心走出荒原一样,他以自己对“绝望”的反抗来确认自己个体的独立意志与生命强力,即“一掷我身中的迟暮”。

  当诗人毅然决然地以反抗绝望的精神或姿态“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时,却又发现根本找不到所谓“空虚中的暗夜”。“但暗夜又在那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没有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对于“没有真的暗夜”,有研究者解释为:“当我冲向暗夜时,暗夜反而退缩了。”{19}也有研究者解释为:“当诗人决心‘一掷我身中的迟暮,去寻求‘身外的青春——爱情的时候,当诗人的心里涌动着炽热的爱情,当诗人对爱情的寻求,不到水落石出绝不罢休的时候,连‘空虚中的暗夜也退避三舍,包裹着诗人生活的‘暗夜,也竟至于变成虚妄——不是真的了;这是绝望之为虚妄。”{20}笔者认为,所谓“空虚中的暗夜”,是诗人面对所处的现实社会及精神文化的荒原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心理的幻象,是一种笼罩在诗人心头无法摆脱和驱散的旧传统文化和旧习惯势力的阴影。就像《这样的战士》中的“无物之物”和“无物之阵”一样,是一种可以感觉和意识的幻象而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所以虽然诗人一直在抗拒着“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但当他真真确确地要“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时,却又发现“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诗人充满正义与悲情的勇猛抗战被强大的对手——旧传统文化和旧习惯势力轻易地化为一场堂吉诃德战风车式的闹剧,这使诗人感到荒诞而无可措手。难道真像裴多菲所说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即一切都是虚妄吗?

  以上笔者把鲁迅及其《希望》放回五四启蒙的历史语境中,依据文本自身的逻辑线索并联系鲁迅这一启蒙思想先驱当时的思想和心态,对作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可以看出,《希望》的主旨既不是要否定绝望而肯定希望以鼓励青年或自我勉励,也不是表现鲁迅的恋爱心理,而是表现出了鲁迅这一启蒙思想先驱从“因希望而战”到“反抗绝望”的内心体验或心路历程。作品的前半部分表现的是“因希望而战”,反抗无果、希望幻灭而产生绝望;后半部分是诗人以“反抗绝望”的姿态来表现对“希望”的期待与寻求,对自己个体的独立存在、独立意志与生命强力的确认与张扬。诗人笔下的“希望”与“绝望”不是决然对立的。诗人的用意不是要肯定或否定“希望”或“绝望”,而是要表现诗人在与旧传统文化和旧习惯势力战斗中产生的希望与绝望交织转换的情感体验。

  注释:

  {1}{12}{14}{17}{19}李何林:《鲁迅?骉野草?骍注释》,见《李何林全集》第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第90页、第90—91页、第91页、第92页。

  {2}孙玉石:《?骉野草?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2—53页。

  {3}闵抗生:《地狱边沿的小花——鲁迅散文诗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3页。

  {4}冯雪峰:《论?骉野草?骍》,见《冯雪峰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169页。

  {5}(日)片山智行:《鲁迅?骉野草?骍全释》,平凡社1991年版,第78页。

  {6}李天明:《难以直说的苦衷——鲁迅?骉野草?骍探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7}{13}{15}{18}{20}胡尹强:《鲁迅:为爱情作证——破解?骉野草?骍世纪之谜》,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页、第115页、第118—119页、第121页、第122—123页。

  {8}汪晖:《反抗绝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

  {9}鲁迅:《致赵其文》,《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42页。

  {10}《鲁迅全集》第一卷,第415页。

  {11}《鲁迅全集》第四卷,第455页。

  {16}《鲁迅全集》第七卷,第150页。

  责任编辑 李秀龙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