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微讲坛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 热度: 17161
大佬榜

  一日三餐,活该埃饿

  康熙年间,全国大旱,引发饥荒,大臣张鹏翮奏请朝廷祈雨以缓解灾情。康熙翻了翻折子,说: 。 “你们汉人过得讲究啊,一天吃三顿饭,晚上还要饮酒。而朕和众位阿哥一天只吃两顿饭,碰上领兵打仗,一天一顿饭就打发了。如果百姓们一天只吃一顿饭,粮食就不会那么短缺了。”张鹏翮不敢再提灾情,赶紧拍马屁道: “是啊,百姓们不知囤粮,收完一季就吃完一季,太任性了!”

  老太监死于话多

  朱元璋目睹元末宦官祸国的惨状,下定决心铲除积弊,不允许宦官与朝臣结交,也不允许他们置办产业,还在官门上高悬一块铁牌,上写: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有个品行不错的老太监,完全出于一番好意,指出某篇公文中有明显的错误。朱元璋明知老太监说得很对,但仍下令将他逐出官去、遣送原籍,罪名就是“干政”。

  朕想把维多利亚娶进皇室

  1842年,有个英国人来到紫禁城,得到道光的接见。道光与他交谈,得知英国国王维多利亚是个女人,发动鸦片战争时只有23岁,不禁目瞪口呆。英国人盛赞维多利亚貌美,道光竟动了歪心思,对大臣们说: “朕打算让维多利亚进宫服侍,你们看给她什么封号好呢?”英国人哭笑不得,说维多利亚已经有丈夫了。道光更加好奇, “那这个男子在官里有什么封号?”英国人想了半天,只好挤出两个字, “王夫。”

  大神榜

  琴声化解杀机

  岳飞正在全力抗金,秦桧却怂恿宋高宗召他回京。岳飞中途在寺院借宿,夜不能寐,取来古琴弹奏,谁知秦桧派来的刺客正在暗中伺机杀害他。刺客不知眼前的人就是英雄岳飞,只知他是秦桧口中的“奸细”。刺客从岳飞的琴声中听到壮怀激烈,怎么也下不去手,正.踌躇间,忽听有人喊他“岳飞”,恍然大悟,忙放下刀,上前向岳飞赔罪。问明情况后,岳飞送给刺客一些银两,让他赶快逃走。

  要赞全靠装

  宋太祖有次心血来潮,想到皇家染院看看。得知消息,染院负责人刘蟠立即忙碌起来。平时衣着光鲜、颐指气使的他,这天却身穿工装、脚踏草鞋,头发散乱,汗水直淌,一张五花蓝靛脸比染匠还像染匠。见到宋太祖,他跪倒在地,山呼万岁后汇报工作, “微臣正在督率工匠劳作,不知官家亲临,未能远迎,恕罪恕罪!”宋太祖见状频频点头,这么好的官员实在难得,大手一挥,赐钱20万。

  祸害要烧光

  宋仁宗时,玉清昭应官被雷火所烧,残破不堪,相当刺眼。该怎么办?章献太后召集百官商议,当然目的是想重建。她哭哭啼啼地说: “先帝建成这么大一座宫殿,很不容易,如今却毁于大火……”话未说完,范雍提议道: “不如干脆将它烧个精光,留着也是祸害。先朝时,竭尽天下之力来修建宫殿,百姓怨声载道。如果还想在残破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百姓肯定忍受不了。这次雷火可能是老天的警戒,我们不能违背。”章献太后听出其中之意,就此作罢。

  大咖秀

  老禅师岂能一杆全打翻

  为抨击时弊,韩愈以尊儒排佛为己任,难免矫枉过正。当时有位大颠禅师,道行颇深,很受民众推崇,韩愈却带着责难的心思来访。正值禅师入定,韩愈苦等许久,侍者看出他的不耐煩,就轻声对禅师说: “先以定动,后以智拔。”韩愈觉得侍者的话有点水平,但仍放不下对佛教的鄙视。禅师问: “你觉得自己比晋朝的佛图澄、姚秦的鸠摩罗什等人高明吗?” “自愧不如。” “那凭什么对他们的善行懿德不以为然呢?”韩愈哑口无言,从此一改对佛教的态度,并与禅师相交甚深。

  打不死的文坛小强

  海明威曾患过的危重疾病有:疟疾、肺炎、肝炎、炭疽热、皮肤癌、糖尿病等,还曾接连两次遭遇飞机坠毁。在他去世前七年,有家纽约报纸发表公告,说: “据报道,海明威与其妻子在空难中死亡。”海明威躺在床上养伤,饶有兴趣地看了这则公告,笑称自己命大。而此刻他正承受着这次空难带来的肾破裂、肝破裂、脾脏破裂、椎骨骨折……所幸都不致命。

  损友暖友都贴心

  郑振铎与高君箴结婚时,结婚证需要盖上新人及双方家长的印章。郑振铎请瞿秋白帮忙刻章,谁知瞿秋白说了一通刻章润格,郑振铎买不起,转身去找茅盾。茅盾虽技术稍逊,但胜在心诚,连夜刻好几枚印章。仪式当天,郑振铎忽然收到瞿秋白寄的一包东西,说是“贺仪五十”,打开一看,正是他要的几枚印章,润格恰好作价50大洋。茅盾一看珠玉在前,忙将自己的作品收起,不再献丑。

  大侠圈

  穷人过冬全靠抖

  明朝时,有个不学无术的富家公子,花钱买了个五品官阶,却从不知民间疾苦。有年冬天,他装模作样地外出巡视,看到一个乞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就奇怪地问随从,“这个人为什么一直抖动身体?”随从说: “因为天冷衣薄,他耐不住冻。”富家公子高兴地说: “哦,我知道了,他只要抖一抖身上就能发热,真是耐冻的好办法!”

  喊人“老父”占便宜

  有个市井百姓因见义勇为而受到官府的嘉奖,由县官亲自接待。县官见他年纪大了,就尊称他为“老先” (同“老先生”)。这人从官府回来,很不高兴地对儿子说: “县官真不懂礼数,连个‘老先生都不肯叫全,只叫什么‘老先,轻薄得很!好在我回叫时也没便宜了他。”儿子忙问他怎么回叫的,这人说: “我本该叫他‘老父母,如今只叫他‘老父。”

  文物差点变成渣

  1959年,湖南有个农民在田里刨出一件锈迹斑驳的青铜器,上面凸着一张人脸。他把青铜器砸成几块,拖到废品收购站换了些钱。湖南博物馆有个老专家听说了,觉得这件青铜器可能是珍贵文物,于是找到废品收购站,可它早被送到冶炼厂了。老专家赶紧申请封锁冶炼厂,在堆积如山的破铜烂铁中艰难搜寻,终于找到十几块青铜器的残片。经过技术人员的修复,这件青铜器终于露出原貌,它就是名震江湖的“商代大禾人面纹方鼎”。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