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1年九月的一个深夜,日本西南部金津岛上,海风裹挟着浊浪不时砸向悬崖,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将悬崖边一座日式木板屋震得摇摇欲坠。板屋里,元朝第三批“国信使”团长赵良弼正在奄奄一息的烛火旁踱步,思索对策。突然,烛光熄灭,板屋顿时陷入黑暗的深渊。屋外,四面八方同时响起鬼哭狼嚎般的呐喊声,令人毛骨悚然。赵良弼充耳不闻,“凝然自若”,借回顾自己成為外交官前的坎坷经历来度过这漫长的黑夜……
一
1216年,赵良弼出身于赵州(今河北石家庄)一个官僚之家,他家本姓术要甲,女真族人,因音讹为赵家,索性以赵为姓。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赵良弼自小聪明敏锐,熟读经史,考取进士后,被派往赵州做了一名主管文教的普通官员。在任期间,他安居清贫,脚踏实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由此进入忽必烈的视线。
忽必烈当时奉命总理漠南(今位于中国与蒙古国之间)汉族聚居地的政务,由于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忽必烈“好儒术,崇礼让”,一直想在辖区内试行“汉化”制度改革,而赵良弼特殊的女真族人身份正好兼顾了蒙古族人和汉人的利益。于是,忽必烈特意召见赵良弼,虚心向其求教“汉化”之道。赵良弼看问题高屋建瓴,分析问题鞭辟入里。忽必烈非常欣赏他的谋略,破格提拔他到邢州(今河北邢台)安抚司担任幕僚长。
邢州地处要冲,是忽必烈选中的以“汉法”治理汉人的行政地区。此地原来有一万多户汉族人家,因无法忍受蒙古族的统治,现在只剩下“五七百户耳”,急需有才干的贤能官员治理。赵良弼上任后,先对邢州事务做出详细规划,对能快刀斩乱麻的事就迅速处理,对不能越权处理的事就多次前往忽必烈的王府请示,尽可能做到不留后患,因此很快赢得百姓的信任和王府的支持。
主管邢州司法部门的蒙古族高官脱兀脱倚仗家族功勋,屡屡偏袒蒙古族部下,严重影响到忽必烈“汉法”的施行。赵良弼多次苦口婆心劝谏无效后,令手下向忽必烈汇报脱兀脱的所作所为。忽必烈立刻宣布罢免脱兀脱的官职,并解散其部属,为赵良弼和汉官们扫除了“汉化”障碍。此后,赵良弼放开手脚整顿吏治,革除贪暴,使大批逃亡百姓重返家园。不到一个月时间,邢州人口就增加了一倍,“邢州大治”。赵良弼由此更受忽必烈的赏识,被忽必烈调往封地陕西,担任宣抚使参议司事,顺便辅助忽必烈的两个心腹宣抚使。
当时,忽必烈的死对头蒙古族权臣阿蓝答儿正担任陕西行省左丞相。为了铲除政敌,阿蓝答儿高举朝廷“钩考钱谷(追征亏欠,清查官吏贪赃)”大旗,在陕西和河南等地大搞刑讯逼供,“煅炼群狱,死者二十余人”,杀得忽必烈的亲信们提心吊胆。阿蓝答儿故意把忽必烈的两个心腹列入黑名单,企图敲山震虎,又特意接见赵良弼,软硬兼施,请赵良弼提供那两个心腹的违法证据。赵良弼不为所动,不仅实事求是回答问题,还仗义执言,“力陈大义,词气恳款”。最终,赵良弼不仅为两个心腹洗清了莫须有的罪名,还让宣抚司所有同僚都安然无恙。
二
其后,赵良弼被忽必烈点名随军南征,兼任江淮安抚使。赵良弼每到一处新占领区,就四处张贴告示安抚百姓,宣传朝廷恩德,严禁士卒焚烧百姓房屋、杀害降民,使占领区内秩序良好,百姓安居乐业。
忽必烈的哥哥元宪宗病逝后,赵良弼分析当前局势,先后五次上书奏请忽必烈即位,“以安天下”。忽必烈即位后,设陕西四川宣抚司,任命赵良弼为参议。
赵良弼通过分析情报,敏锐判断出驻扎在西南六盘山一带的某蒙古贵族必将成为新朝的心腹大患,于是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后来,那名蒙古贵族果然发动叛乱,派兵攻击赵良弼。赵良弼率当地驻军迎战,活捉了两名叛军首领。这时,有人建议赵良弼派使者回京请示忽必烈该如何处置叛军首领。赵良弼担心夜长梦多,于是从大局出发,令人将叛军首领就地正法,并把实情写成密奏交给使者说:“如果陛下追究擅杀之罪,请追究我一人之罪,此事与宣抚司无关!”忽必烈听说叛军首领被杀,果然霍然变色,但看过赵良弼的密奏后才恍然大悟,自然也没有追究赵良弼的擅杀之罪。宣抚司的人得知后,无不夸赞赵良弼是个敢作敢当的忠厚长者。
这边刚刚平定了蒙古族叛乱,宣抚司内部的官员费寅又开始滋事。费寅原是蜀人首领,降蒙后,因一直得不到升迁而迁怒两名上司,并无中生有罗织出上司的九条罪名,上奏说上司正在京兆修城聚兵、潜蓄异志,并言之凿凿说此事赵良弼可以作证。
忽必烈大怒,马上将赵良弼召到京城亲自审问。赵良弼含泪作证:“陛下,费寅的两名上司忠心耿耿,微臣愿意挖出心来保证他们绝无异心!”由于这两人是早年就在潜邸侍奉忽必烈的老部下,所以忽必烈对他们谋反一事也半信半疑。听到赵良弼这么说,他也便不再追究。不巧的是,朝廷平定山东军阀李璮叛乱后,搜出几封二人与李埴的来往书信。忽必烈疑窦再生,不但怀疑二人早有二心,更疑心赵良弼是捞够了好处作伪证,于是斥责赵良弼昧着良心说假话,甚至想割断他的舌头以儆效尤。赵良弼铁骨铮铮,视死如归,最终消除了忽必烈的疑心。不久,写诬告信的费寅狗急跳墙起兵反叛,这也更证明了赵良弼等人是无辜的。
三
从这场政治风波中脱身时,赵良弼已经54岁。他深感官场凶险,决定避开政治旋涡,另辟蹊径为国效力。他回想起,从1266年开始,忽必烈就先后派出过两批“国信使”出访日本。前者因故半途而废,后者则被拒之门外,无功而返。如果自己能完成一次破冰之旅,必将有助于元朝。于是,他多次主动“请求使日”。忽必烈被他老骥伏枥的雄心打动,令他以秘书监身份、带3000名精兵随行,出使日本。赵良弼却坚决不带军队,只点了24名官员组成第三批“国信使”使团,踏上了凶险莫测的外交路。
使团历尽艰辛,终于驶近日本金津岛。日本守军见到中国使船,如临大敌,“欲举刃来攻”。赵良弼置生死于度外,只身合舟登岸,用流利的日语向守军说明来意。守军首领不知如何是好,命令使团成员继续留在船上,只把赵良弼请进悬崖边一间特制的木板屋,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曙光初现,赵良弼打开房门,轻蔑地扫视着屋外戒备森严的守军。守军首领见吓不到他,只好请示上司。日本太宰府官闻报,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冲到岛上,包围了元朝使团,逼问其真实来意。赵良弼如数家珍列举日本对元朝廷的种种不敬之罪,使“太宰官愧服”。太宰官要求赵良弼交出国书,赵良弼明确表示国书只能面呈日本国王。太宰官一再索要,赵良弼有礼有节地回答:“当初,隋文帝遣使者来,你们日本国王出城迎接;唐太宗和唐高宗派来的使者,也都见过日本国王。莫非日本国王小觑我大元,不愿接见我大元使臣吗?”
在太宰官的一再要求下,赵良弼答应先交出国书副本,并正告对方:“如果我见不到你们国王,你就是把我的头割去,也休想得到国书!”太宰官既敬佩赵良弼视死如归的气节,又恼怒他软硬不吃,于是派使者带12个使者去见日本国王,而将赵良弼等人送至对马岛(位于日本和韩国之间的朝鲜海峡中部,属日本长崎县)监视居住。
赵良弼利用在对马岛滞留的一年多时间,搜集到日本许多宝贵资料,详细记录了日本群臣爵号、州郡名数、风土人情等重要史料。使团历尽艰辛回归大元后,赵良弼献上资料,受到忽必烈的亲切接见,忽必烈当面称赞他:“卿可谓不辱君命矣。”这些宝贵资料为后来的两批使团顺利出访日本扫清了障碍。
四
访日归来后,赵良弼继续用自己的智慧为朝廷出言献策,忽必烈每有疑惑之事都会询问赵良弼的看法。
南宋灭亡后,江南士人们人心惶惶,许多读书人废止了学业。赵良弼建议忽必烈恢复设置经史科,为朝廷培养管理人才,得到批准。忽必烈虽然深受汉文化影响而相信儒术,但对只会吟诗作对的腐儒很看不顺眼。他问赵良弼:“高丽(今朝鲜半岛)的儒生都精通经书,学孔孟之道,连他们的工匠技艺也远超汉人。可是我大元的汉人为何只知吟诗作赋?这样的读书人对朝廷有什么用呢?”赵良弼委婉地回答:“臣以为责任不在读书人身上!朝廷提倡的才是读书人的价值取向。现在天下太平,朝廷提倡诗赋,读书人当然只会吟诗作赋;如果朝廷提倡经学,那么所有读书人都会去学习钻研经史!”
随着元朝统治的逐渐稳定,赵良弼深恐自己重蹈鸟尽弓藏的悲剧,多次称病辞职,最终获准,到温县(今河南焦作)颐养天年。为表明心迹,赵良弼将自己家的3000亩地一分为二,分别捐了出去,并指定所有权归当地庙学(设于孔庙内的学校),以表示自己出身儒学不忘本之意,直到70岁时病逝。
赵良弼去世前,当地官员组团来探望他,趁机请教他处理政事的诀窍,赵良弼只回答了一个“忍”字,然后详细解释:“无论官居何位,都必须有足够容忍的度量,才能办好事情!所谓‘克己复礼為仁。我们出身儒门,更应该先克己,才能遏制怒气,从而更加理智地办好身边的事情。”不得不说,这番“先克己”的为官之道至今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其中不仅包括克制自己的怒气,更是恪守自己的为官原则。
编辑/夏涵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