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英美两国在巴黎签署了协定,标志着美国脱离英国殖民统治,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国家。但事实上,当时的美国各方面还不成熟,实行的是高度地方自治的邦联制,即13个州结成的松散的国家联盟。在这种体制下,各个州有很大的权力,邦联政府却软弱无力,导致新生的美国根本无法应付国内外的复杂局势。
严峻的形势接踵而来:到1786年初,美国欠法国、荷兰等国的外债合计超过4200万美元,而各州每年向邦联政府上缴的款项仅50万美元,显然还远远不够。此外,英国仍然在美洲屯兵,威胁美国的安全,邦联政府却无法建立一支足够强的军事力量来保卫国家安全。而且,由于资金短缺,很多在独立战争中做出贡献的美国士兵在战后没有领到自己的军饷,这无疑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对此,华盛顿忧虑地说:“这样下去,邦联政府早晚会失去民心,引发动乱。”
很快就有一个美国老兵开始反抗了。这个人就是谢斯。
1747年,谢斯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爱尔兰移民家庭。独立战争爆发后,他告别家人投军,参加了一系列战役,后来在战争中负伤,退役回家开办农场。可惜,战争结束后,谢斯和当时很多参加獨立战争的老兵一样没有拿到应得的军饷,他的农场也日渐衰败。
而这时的各州政府在干什么呢?为了各自的利益,各州政府都在增加税收。谢斯所在的马萨诸塞州更过分,州政府规定本州居民无论男女老幼一律要交50美元的人头税,而当时一个四口之家的农民家庭一年还挣不了50美元,哪有钱交这么多的人头税?再加上其他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整个马萨诸塞州都弥漫着不满的情绪。这彻底燃起了谢斯的怒火:“我为了国家打仗,现在不仅拿不到军饷,还备受剥削。不行,我要带头抗议!”于是1786年9月,在谢斯的带领下,当地备受剥削的农民兄弟加入了反抗马萨诸塞州政府的大军,不过很快就被镇压下去。
谢斯不甘示弱,打算掀起更大的反抗,带人杀向另一个州的一座兵工厂。消息传到邦联政府后,邦联政府要员连忙布置兵力准备镇压。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邦联政府没钱支付军费!没办法,他们只得向一些大商人借钱,这才有了发兵的经费,然后政府军浩浩荡荡地开往那座兵工厂。紧接着,谢斯带领的农民军和邦联的政府军正式在这座兵工厂开战。由于寡不敌众,谢斯手下的农民兄弟很快就一哄而散,谢斯也不幸被捕。
虽然谢斯起义被镇压了下去,此事却刺痛了美国邦联政府的神经。华盛顿认为各州都有爆发起义的可能,联邦政府现在必须做出改变了,否则就是死路一条。终于,美国社会各界形成了共识:美国必须完善自己的国家体制。
于是1787年5月,除罗得岛州(13个州之一)以外的各州代表齐聚费城,一起修改《邦联条例》。经过五个月的商讨,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草案于当年9月正式通过。依据宪法,美国的国家体制由高度地方自治的邦联制转变为加强了对各州管治的联邦制,此后,严格意义上的美利坚合众国才真正建立起来。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要账的谢斯,恐怕也不会有后来成熟的、稳定发展的美国。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