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战场相逢讲礼仪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 热度: 11934
大梁如姬

  孔子“礼崩乐坏”的评语使后人以为春秋时的人已经不讲礼仪,其实,正是因为春秋时礼仪无处不在,以至于礼乐稍被破坏,就显得触目惊心。

  在晋齐搴(an)之战中,齐国战败,齐顷公逃跑时,晋国将军韩厥紧随其后。齐顷公的御者说:“射那个驾马车的(指韩厥),一看他就是君子(君子在先秦典籍中是贵族男性的通称)。”齐顷公当即拒绝:“明知是君子还射他?这不符合礼。”于是韩厥逃过一劫。

  韩厥不仅是礼的受益者,他在战场上对敌人也讲礼。晋楚争霸的鄢陵之战中,楚、郑两国联合与晋国作战,郑国战场失利,郑成公乘车奔逃。韩厥的御者说,只要自己加快速度,一定能追上郑成公。但韩厥不允,他认为,作为外臣,俘虏他国国君不合乎礼,于是停止追赶,转向其他地方作战。

  过了一会儿,郑成公又与晋国将军郤至的战车相遇,郤至的车右(兵车上的车右都是有勇力之士,任务是执干戈以御敌)也提议迎击郑成公。郤至连忙回绝,理由是伤害国君是要受到刑罚的,作为外国的下臣,没有资格这样做,于是邵至也停止了追击。

  春秋君子在战场上对敌国贵族能以礼相待,可如果其中的一方激怒了另一方,礼仪还能起到约束作用吗?晋国贵族魏锜(qi)的经历给出了答案。

  郑国被楚国围困,求救于晋国。其实晋国与楚国一直都在尽量避免正面冲突,所以晋国虽然答应出兵援救,但却迟迟不肯行动,直到郑国投降并和楚国结盟,楚军已在班师回朝的路上,晋军才姗姗而来。

  听说晋军来了,楚军内部主战派和回家派争议了很久,最终决定暂不回国,到与晋军仅隔黄河的地方驻扎下来。见到楚军逼近,晋军心里又有点没底了,双方僵持着不敢开战。

  晋国贵族魏铸想做公族大夫,但没做成,于是对晋国心怀怨恨。魏铸想,一定要让战争打起来,并且還要让晋国打败仗,便向中军元帅荀林父提出,自己单车前去挑战楚国,以此激怒楚军,苟林父不同意。魏铸转而请求让自己出使楚军大营进行和谈,荀林父答应了。

  魏铸拿着送给楚国的礼品高高兴兴地走了,心里却设想了一万个激怒楚国人的方法。来到楚军营地后,魏铸声称自己代表晋国,要与楚国决一死战,他嚣张的态度气得楚国大将潘党忍不住驾上马车去打他。魏铸虽然想挑起战争,自己却不想死,于是爬上车就跑。跑到荧泽时,魏铸的人马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而潘党的马车已经在身后不远处。正在魏铸张皇失措的时候,附近忽然出现了六头麋鹿。魏铸射死了一头,回车献给潘党,说:“您有军事在身,恐怕没有新鲜的野兽可以食用吧?这头麇鹿献给您,改善改善伙食吧!”潘党接收了礼物,不再为难他,魏铸逃回了晋军大营。

  为什么魏铸送上一头麋鹿就能平息潘党的怒火呢?这种做法是有礼法可依的。《论衡》中载:“天子射熊,诸侯射麋,卿大夫射虎豹,士射鹿豕,示服猛也。”也就是说,麋鹿是诸侯才能享用的猎物,魏铸将诸侯级别才能享用的物品敬献给潘党,向他服软,这已经足够让人握手言和了。

  由此可见,春秋时期的贵族行事遵循礼仪,即便敌对双方在战场相遇,也保持“君子之风”。

  编辑/灯火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