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3月底,北京各报登载了一则消息:清室准备将《四库全书》以120万元的价格出售,还特派人向驻京各国使署询问有无买主。日本表示无论如何一定要将《四库全书》买到手。随后,两方人员进行了秘密洽谈。
好端端的,清室为什么要卖《四库全书》呢?原来,此时清室开始大规模筹备逊帝溥仪的婚礼,虽然所需花费不算太多,但清室仍没有足够的钱来办理。而且,溥仪要求典礼处大婚用款不准超过30万两,如若超过此数,就不再拨款。
但是,按照内务府最后的计算,即使一切从简也需要50多万两银圆。不得已之下,内务府派人去总统府,恳求民国政府拨发拖欠的岁银使婚礼能够正常进行。当时,民国财政部写了一封颇含歉意的信给内务府,说民国的经费实在困难,所以才导致优待清室的岁费不能按时拨发,现在为助大婚,特意从关税税款中拨出10万两以供使用,其中2万两就算是民国政府的贺礼了。但这10万两仍然不足以满足溥仪大婚的花费以及偿还以前的债务。为了维持清室的“尊严”和满足皇室的享乐,他们将目光盯上了《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卖掉的消息刚一传出,马上受到了各界的谴责。1922年4月初,北京大学几名教授发表声明指出,《四库全书》及宫中所藏一切图书、古物都是国家的公共财产,并非皇室私产,如果卖给外国人,不但是毁弃国宝,更是国民的耻辱。他们要求民国政府迅速派人查明此事,并将《四库全书》转移至其他地方保管。
由于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皇室欲将《四库全书》卖给日本人以筹集经费的企图没能得逞。
袁世凯巧治官场不正之风
牛金魁
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时,官场狎妓之风盛行,袁世凯决心整治,并发出布告,通报了几位喜好狎妓的官员,又申明利害,官吏再有狎妓者将严惩不贷。
官员们都认为袁世凯只是做做样子,一阵风过去就没事了,依旧狎妓如故。袁世凯派出自己的亲信,四处调查被通报官员的行径。有一位官员吴某恰逢五十寿辰,同僚们为他在一处妓院中举办宴席,一时间高朋满座,好不热闹。袁世凯命亲信也到妓院去参加宴饮,并利用这个机会将吴某嫖娼的事情探听得一清二楚。
几日过后,吴某去见袁世凯,袁世凯说有要事委托。吴某问何事,袁世凯说:“有几名官员不顾廉耻,流连于花街柳巷,有损官员威仪。我打算派人去调查,又担心有人刻意包庇同僚,有失公允。思考良久,还是由你来担此重任比较合适。老兄你向来洁身自好,应该没有问题吧。”吴某知道袁世凯是在讽刺自己,只好强撑,说:“这都是子虚乌有之事,大帅不必放在心上。”袁世凯坚持说,此事绝不是假的。吴某回去之后,没有丝毫收敛,只是换了一家妓院,继续寻欢作乐。
袁世凯闻讯,派自己的卫队前去寻衅,卫队借故大闹妓院,并出手将吴某等人打伤。警察闻讯后赶来,将双方带走。
警官在审问后,发现双方都得罪不起,不敢判案,只好派人请示袁世凯。袁世凯故意说:“这些官员一定是假冒的,我的下属怎么会不守规矩,嫖娼如故呢?”警官不知道袁世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将双方都释放了。卫队又奉袁世凯的密令散布流言,要找吴某报仇,派人手持白刃在吴某时常光顾的妓院门口等候,吴某被吓得不轻,只得待在家里,不敢外出。
第二天,袁世凯召见吴某,看到他鼻青脸肿,心中窃喜,表面上却装作不知道,很吃惊地问他是怎么弄成这个样子的。吴某只得撒谎说自己不慎失足,跌倒所致。袁世凯假装心疼,一面叮嘱他赶快就医,一面又冷嘲热讽。
几日后,吴某因袁世凯弹劾其狎妓遭受处分,山东官员人人自危,狎妓之风便被压了下去。
爱因斯坦为何与此大擦肩而过
河西
1921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已经传播到中国,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借出国考察之机,专程拜访爱因斯坦,并发出邀请,希望他可以到北京大学讲学。
次年,蔡元培收到一封电报,是日本驻德公使发来的,说日本政府邀请爱因斯坦访日,爱因斯坦提出愿意来中国访问半个月,顺便了解一下中国方面可以给他提供的待遇。蔡元培闻讯大喜,当即回复,同意负担爱因斯坦在中国境内的旅费,以及给予他每月1000大洋的酬金。接着,北大某教授转来爱因斯坦的一封信,信中特别提到,日本人给爱因斯坦的条件更优厚,除爱因斯坦夫妇的居住费外,另有报酬2000英镑(当时的1英镑相当于今天近两千元人民币),言下之意,蔡元培开的价太低了。
1922年6月,爱因斯坦又给蔡元培写信,说美国各大学给他开的酬金都在中国之上,中国如果还是开1000大洋,实在说不过去。接着,爱因斯坦提出两项修改条件:一是1000大洋改为1000美金,二是东京至北京及北京至香港旅费等均按两人的费用合计。后一点还可以理解,爱因斯坦估计是想带着他的夫人一同来中国,但第一点不免让人不满,因为1000美元当时大约相当于2400大洋,这完全是漫天要价!但是蔡元培还是同意了。
然而,事情的结果出人意料。1922年12月,爱因斯坦经日本抵达上海后,在上海仅仅停留了两天,就离开了中国,更没有去北大。爱因斯坦的解释是,他本来是要去的,但在日本等了五个星期也不见北大方面有什么消息,所以临时改变计划,决定“中止赴华”。而真正的原因是,就在爱因斯坦到达上海的那一天,他收到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补的1921年的诺贝尔奖)的正式通知,这恐怕才是他急于要回国的主要原因。
爱因斯坦就这样与北大擦肩而过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