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上海的报纸已经非常发达,堪称全国媒体的风向标。虽然甲午战争持续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但各媒体均给予了高度关注。
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似刀。报人主笔多为文人,理想主义较重,以慷慨激昂的文字救亡图存也在情理之中。他们不仅敢于批评,《字林沪报》还曾大胆建言,要求光绪皇帝御驾亲征,甚至一鼓作气,直捣日本老巢。在甲午战败后,媒体更是发出了各种革新除弊,變法图强的声音。《新闻报》提出,应筑铁路、铸银钱、设邮政,并积极向日本学习,包括在体制上彻底革新,甚至为此提出了具体操作办法,可谓煞费苦心。
应该说,在国家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际,大部分中国媒体坚持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是值得肯定的,毕竟报纸的主笔都是中国人。但同时也暴露了媒体的一些弊病,诸如虚妄自大,盲目煽动民族对立情绪,甚至发布假新闻,误导舆论。
在甲午战争前,作为社会的精英,很多报人也同普通国人一样,根本没把日本放在眼里,认为日本只是一个“东夷小国”,而中国则是“天朝上国”。日本打中国犹如“螳臂当车”,中国打日本就是“泰山压卵”。日本明治维新的巨大进步被中国人赤裸裸地忽视,国人的虚妄自大可见一斑。英国人也忽悠了中国人,曾在北洋水师任职的英水师提督就在(《万国公报》的专访中,大言不惭地宣称,中国海军不仅足以战胜日本,即使打西方大国也绰绰有余。
正是这种错误的认知,激发了中国人盲目的爱国热情,各种愤青、各种“抗日”的呼声高涨,媒体更是连篇累牍地发表主战言论。在当时的氛围下,似乎国人打日本真的如“手撕鬼子”一般简单,殊不知这不是在横店影视城,而是与崛起的日本真刀真枪地拼命。当时的朝廷内,只有打过仗的李鸿章知道国人有几斤几两。
有媒体甚至直接列出了“理想的”作战计划。《字林沪报》刊发《审机》一文,提出中国海军应将日军围困在朝鲜,然后另派一支劲旅偷袭日本;若日军回撤,则可尾随追之而歼灭——瞧见没,这是真正的“笔杆子”指挥“枪杆子”,文人好战,而武将却不想打仗。
由于清政府拒绝了随军记者的申请,在甲午战争期间,中国各大媒体只好通过朝廷内线、特约记者、外国译电等方式获取新闻源。在新闻时效上,则落后外国媒体很多,准确性也很难保证,还出现过贻笑大方的假新闻。
与中国媒体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日本非常善于操控国际舆论,随军报道的日本媒体多达几十家,一百多名记者活跃在战争一线。不仅如此,日本还发动各地日本大使撰文,在世界主流媒体上发表文章,为宣传日本正义的国家形象展开公关,甚至不惜贿赂路透社。翻开当年世界大报关于甲午战争的报道,几乎全是日本的声音。
甲午战争后的次年,李鸿章访问纽约,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中国报纸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媒体固然有责任,但大环境使然,追溯根源,又是谁的错呢?
编辑/从玉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