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所虽小,却是名震闽粤赣三省繁华之地。盐上米下形成了武所独特的地理位置。来往的客商都是冲着这里业已形成的盐米交易市场而来。
牛家曾是武所最大的盐商。江西来的米商专找牛家做生意。生意做得大了,自然被土匪给盯上了,牛老大一夜之间在武所没了踪迹,后来人们在长安岽发现了他的尸体。据说是躲藏在长安岽的土匪徐老妖所为。
没了牛老大,牛家日趋没落,直到牛黑子开了家打铁铺。
牛黑子自幼师从李铁师,在下坝墟上学打铁。由于经常接触炭火的原因,他的皮肤像生铁一样黑黢黢的,所以人們干脆叫他牛黑子,真名叫什么倒是不记得了。
他的铁匠铺开在武所城门墙下一个避风处。所谓“铺”,只是一间破房子,门面不大,矮矮的古屋,盖一层薄瓦。牛黑子每天就在这不足十平米的破房子里打铁。
武所是个奇特的地方,集镇所在地仅一万余人,却有一百零八种姓氏。相传明洪武年间,贼寇作乱,朱元璋派十八将军前往剿灭,平定贼乱后,十八将军在此落籍,渐渐形成独特的方言,谓之“军家话”。
这里的人多习武强身,防范土匪,因而铁匠铺是个热门的行当。刀、枪、剑、戟、犁、耙、锄、镰、菜刀等都是牛黑子每天要锻打的铁器。
牛黑子打铁很讲究方法,方圆几十里,牛黑子的铁器都很出名。
小小铁匠铺供应着当时闽粤赣相邻五县农家的生产生活用具,常常外省的人也翻山越岭来买牛黑子的产品。
父亲死后,牛黑子打铁时喜欢咬着嘴唇猛劲打,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习惯。人们说那是牛黑子把铁当成了杀父仇人,在咬牙切齿报仇。
牛老大生前倒不是很喜欢牛黑子,说他拗劲,不适经商,因此当年牛老大带着刚满五岁的儿子赴下坝墟,见牛黑子在李铁师的打铁铺门口哭闹着不肯离去时,就决意让牛黑子学一门手艺。
牛黑子倒也是块打铁的料,学艺甚精,十几年后,成为李铁师最为得意的弟子。牛老大被徐老妖撕票后,牛黑子就拜别师傅,回武所开了打铁铺,维持一家老小的营生。
虽说武所城打铁铺不止一家,但牛黑子很注意树立自己的品牌。在产品定型后,牛黑子会在自己的产品上盖章留下一个“黑”字,就像书画家完成作品后的落款。
牛黑子人缘好,生意也一直很好。谁家的犁、耙掉了角,只需带一小块铁来,他便可免费将犁、耙掉的角补上。其他活计,价钱是不必问的,全凭牛黑子开口,然而好多时候牛黑子也缄口不语,任凭乡亲们随意给。
因此牛黑子的打铁铺总是生意兴隆,常常半夜还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没出五年,日本人侵占了武所,武所城笼罩在一片血雨腥风中。
这天,牛黑子正在打铁,突然闯进两个陌生人,一个在门外望风,一个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立即把他拉到一旁拿出一张图纸,要牛黑子七天内打铸一百副长矛和大刀,说是对付日本鬼子用。
听说是打鬼子,牛黑子丢下那些订单,顾不得吃饭,连夜赶制。
交货这一日,趁着天黑,牛黑子把长矛和大刀全都装进麻袋里,那两个陌生人验货后立即和一个老大模样的人说:“齐了。”凭借门缝的光,牛黑子认出此人正是杀父仇人徐老妖。一股深仇大恨涌上心头。牛黑子怒目切齿,双目喷火。趁徐老妖不备,只要牛黑子一锤下去,即可报仇雪恨。牛黑子手中的大铁锤不停地颤抖……
忽然东城门那边传来一阵狗叫声。“快走,鬼子来了!”徐老妖也在牛黑子迟疑间一刹那认出了牛黑子,一怔后立即当机立断带着他们消失在夜幕里。
几天后,传来了徐老妖的队伍和鬼子激战断塔岗的消息。那些倒下的鬼子身上,插满了牛黑子打造的长矛和大刀。
徐老妖抱着一把血淋淋的大刀靠在断塔上,血流遍地,已经没了气息。
第二天,武所的人们发现牛黑子关了打铁铺,不知去向。
几年后,外出经商的人回来说,八路军中有一名将领脸很黑,很像铁匠牛黑子……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