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辈凭着他们的人生历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至理名言,随着时代的变迁,未必句句都还顶用,但有一句言浅意深的行话确实耐人琢磨,这就是:“百招全,不如一招鲜。”
百招全,就是说事事懂得个大概,样样都有两刷子,但要认起真来、较起劲来,这类全能选手恰似滚水中不耐久煮的肉菜饺,迟早会破皮露馅儿。百招全的人有个好听的名目,叫作“万金汕”,这种人事事都喜欢沾边,要么参谋几句,要么凑合一手,似乎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他们。其实,这种人的功夫稀松浅显得很,没有一样本领可以拿到台面上来公开展示,真要他独当一面,那是绝对不成。问题就出在他们不具备真正的专长和特长,只是那利浅水池中的游泳高手,到了江边,腿肚子就会抽筋。
一招鲜,走遍天下风光无限,是因为这一招够威力、够精湛、够灵验,总之是高水平,一招就能吃通,一招就能通吃。身怀长技,身怀绝技,走到哪儿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甚至是可遇不可求的天才,放哪儿都能脱颖而出,而且出类拔萃。
通常,我们夸奖练武的人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就称赞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你若是一字不差地相信了,那只说明你还比较天真。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吕布使的是方天画戟,关羽使的是青龙偃月刀,张飞使的是丈八蛇矛,赵云使的是一支长枪,典韦使的是两把短戟。他们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活,因此能够驰骋九州、纵横四海。最具说服力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虎将秦琼,他善用“撒手锏”,凭此绝招,临阵之际便足以令强敌为之心儿慌,肝儿颤,胆儿寒。
在《水浒传》中,梁山泊一百单八条好汉同样是各有各的独门绝技,“九纹龙”史进使棍,“豹子头”林冲使枪,“霹雳火”秦明使一根狼牙棒,“黑旋风”李逵使两把板斧,“花和尚”鲁智深使一条九九八十一斤的禅杖,“小李广”花荣百步穿杨,“没羽箭”张清一石致命。最绝的要数张清,他的独门绝活是暗器——小石子,临阵酣斗之际,“嘘”的一声,他总能命中对方的眉心或太阳穴。“鼓上蚤”时迁和“白日鼠”白胜均为鸡鸣狗盗之徒,却能在水泊梁山与众英雄称兄道弟、平起平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前者凭的是一流的轻功,后者凭的是空空妙手,总之他们确实有自己的高招,关键时刻能指靠得上(比如偷走徐宁的铠甲和兵器),在江湖上确实有扬名立万的资本。
“一招鲜,吃遍天”,但那一招必须是绝招,是绝活,是绝技,是旁人难出其右的真功夫,而不是徒有其表的黔驴、虚张声势的天桥把式和一拆就穿的西洋镜。黔驴技穷最终被老虎吃掉,天桥把式劳神费力只能赚几声吆喝,西洋镜蒙得了天真汉却蒙不了明白人,世间多有华而不实、花架子十足的“高手”,他们中间又有谁成了真正的成功者?赵括侃侃谈兵,何宴娓娓谈玄,直谈得天花乱坠,却很难说有多少真知灼见,一旦接触现实,两人就仓皇败下阵来,死于非命。细究其根本原因,即是他们学艺不精。
当今时代,学校里鼓噪得最多的课题是“提高综合素质”,这样的话讲得唇舌生疮了,听得耳朵起茧了,年轻人很容易产生错觉,以为无须在专业上往深处钻研,只要各方面略知一二,就万事大吉、无往不利。殊不知,他们到了社会上,没有一技之长,仅有肤浅的表面功夫,终究难有更大的晋升空间和更好的前途。不包含专长和特长的综合素质,就像不包含肉馅的馄饨,中看不中吃,久而久之就落伍了、掉队了,原有的综合素质也会像油漆一样剥落殆尽。
世上确实有通才,有全才,可是像诸葛亮那样的超级智者,千百年间能出几位?绝大多数人应努力使自己成为某个方面的专门人才,比如精通一门学问,娴熟一项技艺,练就一科-功夫……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专业范畴内,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能搞掂。
“一招鲜,吃遍天”,这是炉火纯青的境界,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谁修炼得苦,谁修炼得勤,谁奋发不止,谁精进不息,谁就能凭此大有斩获。记得在电影《霸王别姬》中,京剧票友袁四爷将程蝶衣迷戏成痴评价为“不疯魔,不成活”,此言不虚,谁要是没有点疯魔劲儿,就甭想练成一身过硬的本领。
“百招全,开遭人嫌;一招鲜,吃遍天。”招招懂得皮毛,只是假把式;一招技惊四座,才是真功夫。现如今常有人感叹职业难寻,谋生不易,就因为他们尚未掌握足以令人信服的独门功夫。真要有绝招,还怕什么待业?还怕什么下岗?
想想看吧,你的特长和专长是什么?可能是什么?认定了,就深入钻研,务必相信这样一点:你迈出的每一步,都将缩短通向成功的距离。一招就能吃通,一招就能通吃!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