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诗情澎湃六月天

时间:2023/11/9 作者: 作家 热度: 13342
相聚自然村

  长春城南20里,有一片低矮的山丘。树茂林深,绵延百里进入伊通县境。林间有一片水,方圆六七十平方公里,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水库,叫做新立城水库,是伊通河上游的一个胃。水库大坝很长很宽,相当于一条四排车道的马路。一面临水,一面栽树。树有高有矮,高者数丈,矮者盈米,参差错落,层次分明。树丛中是水闸,水闸下是河道,河道两侧还是树木,有榆有柳,有楸有杨,间或还有黑松、翠柏。坝下千余米河道以西,有一片楼房,红墙绿瓦,红白相间,大小不等,错落排列,这便是自然村。自然村不是村,是省上一家机构的培训基地,也可以说是在乡间的宾馆。这里依山傍水,景色迷人。特别夏季,树长得比城里绿,花开得比城里香,空气比城里清新,气候比城里凉爽。所以,当地人都愿意到这里来度周末。一家老小,或兄弟数人,结伴同行。到坝上吹吹凉风,到田间挖点野菜,或是乘船去远处垂钓,或是坐在树下打牌。还有的会在两树之间挂一张吊床,躺在上面看书,看累了就闭上眼睛睡觉。当然,这里更是接待重要客人的好地方。尤其是外地人来到长春,香格里拉住够了,南湖宾馆也不想去,去哪?就是自然村。经济、体面,舒服。

  戊子年八月,全国散文刊物年会的杂志老总和散文家们在自然村聚会,希望我能参加。接到信息的时候,正在会场开会,手机一震便分了神,想这样的聚会该不该去,想到了宴会上都会见到谁。我开始用熟悉的刊物对号,《散文》的主编叫刘雁,我不认识,他们有个编辑叫鲍伯霞,这是我未曾谋面的老朋友,十几年前就通过信,还编过我的稿子。《美文》的主编是贾平凹,这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小说写得让人看了神魂颠倒,散文写得更是令人如痴如醉。二十几年前,我开始写作的时候就读他的作品,《丑石》《月迹》都是那一时期的名篇,特别是后来读他的散文全集,看了《笑口常开》《风景》以及商州系列,对他更加崇拜。他有很多轶事,比如,去天津给孙犁送礼,在家和妻子想了三天,才决定送书架上那匹骆驼。纸包纸裹,装在包里,搂在怀里,下火车、上汽车,等到了天津下榻的地方,骆驼腿只剩一条。他回老家,花高价从侄子手里买来一个古老的银镜,挂在书房里,见人就夸耀这是一件宝物,自从得了它,身体也好了,文章也写得更加精彩。并告诉人家,只能看不能摸。一日,他正向一位文物鉴赏家炫耀,人家告诉他,这是民国的铜镜,不是什么银镜,从此再不敢张狂。还有,他去一处旅游,扔掉一袋刚买的红薯,却捡回一个榆木疙瘩,把它当成琵琶放到书房里,一旦累了、苦闷了就去弹拨。等等。这些事儿有的写在他的文章里,有的写在别人写他的文章里,有的则是朋友茶余饭后的谈资。那年我去西安考察,曾想让西安市委安排见他。那时,他正因《废都》受困,心情不好,身体也不好,于是只好作罢。试想,这次如果能在长春见他,亦是一件幸事。我想告诉他,我喜欢他的字不喜欢他的画。

  我赶到自然村的时候,宴会已经开始。主请位置的椅子空着,桌上摆着有我名字的牌子。环视,主桌除仁发、洪波、有源等几个地主外,客人一个也不认识。朋友开始介绍,说这就是钱万成。我说,钱万成不是已经摆在桌子上了吗,怎么就是我?大家就笑。他便开始介绍客人,古耜、穆涛、王剑冰、葛一敏、贾兴安,然后又转到另一张桌子上介绍,黄海、麦婵、马倩、王聚敏、王兴清、丁尔文、初国卿等等,还有几个他也叫不上名字。我就说,这样介绍一点儿没用,谁一下子能记住这么多名字?还是先喝酒,酒到情到,人自然就认识了。之后,酒就开始一杯一杯地喝,瓶就开始一个一个地空,话就开始一位比一位多。文人本就无形,酒一下肚就愈加无形。开始的矜持不见了,宾主的客套没有了,兄弟的情感上来了。长幼无序,口无遮拦,俨然多年老友,情深故交。我乃无量之辈,半斤,面红耳赤;六两,语重音高;七两,搂肩搭背;八两,两腿发飘。兴到极致,竟忘了自己的身份,滔滔不绝地推介起这座城市。先卖汽车,后是卖楼,再卖空气。说一汽的车有多好,说长春的房有多贱,买车买房还可以打折。说长春的空气好,二级以上优良天数全国第一,虽然带不回去,可以来长春度假,免费供应空气。说得大家心动,还真有人想来长春投资。特别是广州《随笔》的麦婵,竟提出买车送油的要求。气氛之热烈,让本已八九分的醉意顿消一半。

  盛夏的傍晚,酒后天边尚有一抹残阳。大家就提议合影留念。沿着开满鲜花的小路走到他们下榻的楼前,东拧西挣站成一排。拿相机的人就说,人太多了收不进去,于是就有人上了台阶,毁作两排。之后,就是三三两两竞相拍照,忙碌了好一阵子。可遗憾的是,到如今我还没有看到当天酒后的形象。朋友说,照肯定是照了,但七八家杂志的记者,不知在谁的相机里。这批照片长春虽然没有留下,但我相信长春的风景特别是自然村的风景他们已经带走,但愿这些老总、这些散文家们能记住那个热情、温馨而美丽的傍晚,记住长春这座城市和几个烂醉如泥东倒西歪的人。

  那天晚上,我没看到刘雁,也没看到贾平凹和鲍伯霞。会议在第二天上午举行。会后他们去了长白山。再见到他们是两天之后,一行带着满身的疲倦和满脸的兴奋来参加宴会。上次是接风,这回是饯行,是真正的做东。宾主落座,大多能叫出名字,只有三张脸比较陌生,介绍才知道,她们是天津百花社的甘以雯、鲍伯霞、王燕,一个在《散文》杂志,两个在《散文》海外版。鲍伯霞比我想象的要年轻、漂亮,而且沉静。她说她对这座城市十分熟悉,这儿有她的战友,20年前她曾在这里当过兵。酒,依然是好酒,本地特产,只是放宽了政策。白酒、啤酒、红酒,各取所需。三巡过后,气氛依然热烈,言语间已有几分不合。杯就举得越来越频,酒就喝得越来越多,宾主早已无序,不用我劝他们,而是他们来劝我。要不是有人要坐当晚的火车,恐怕这一餐酒要喝到第二天天明。为了客人赶车方便,饯行的酒没有再安排到自然村,而是安排在市中心的人民广场。酒店就在广场边上,出门就见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客人就说,我们不是在城里吗,怎么喝了一顿酒就回到了自然村啦?我就笑。长春是全国的绿化模范城,随处都能见到树木,随处都有自然村呢。

  今天是2008年洋人的圣诞节,因为要给朋友们邮寄贺卡,就又一次想起那次相聚,想起那一帮默默为别人做嫁衣裳的人们。他们十分可敬,他们是作家和读者心中永远感激的人。

  诗情澎湃六月天

  长春,这座城市的名字本身就是一首诗。特别是在这冰天雪地的北方,只要你不经意地叫上一声,心里都会顿生无限温暖。更不说时序已进入六月,迎春花、丁香花、杏花、桃花,从市中心的人民广场沿各条街路向四面八方热热闹闹地开去。燕子已经归来,和各种各样北归的鸟儿一起在城市上空呢喃鸣啭。还有蜂啊,蝶啊,也在暖阳中忘情舞动。各色树木像孩子一样全部着上了新衣,像似过节,又似要迎接什么重要的

  客人。

  这一天,这座城市确实来了一帮子客人。在长春广电中心艺术剧场,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炯、高洪波,诗评家谢冕、刘福春,《诗刊》主编叶延滨、编辑部主任林莽,《星星》诗刊副主编靳晓静,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诗人耿国彪、老铁、风子、闫秀娟、安顺国,在长诗人宗仁发、张洪波等两百多人,在长春市委、市政府领导陪同下,和长春的诗歌爱好者们一起欢聚在这座充满诗意的城市。他们在镁光灯下举办《中国,有座城市叫长春》诗集首发式和中国作协诗刊社“春天送你一首诗”大型公益活动,泉阳泉杯“中国,有座城市叫长春”全国诗歌大赛颁奖仪式暨“中国,有座城市叫长春”诗歌朗诵会。当时,虽然“5·12”汶川地震已过月余,但全国人民仍然沉浸在为死难同胞的哀痛中。所以,朗诵会的会场布置让宣传部和电视台的同志们煞费苦心。热烈而不失庄重,素雅而不显沉闷。宣传部在会前决定,把我为赈灾写的一首诗《致汶川兄弟》临时增加为朗诵会的内容。征求我的意见,我很为难。因为会上要朗诵我的另一首诗《长春,叫一声心里很暖》,那是我的心仪之作,也是专为这次活动写的一首诗。如果两首都上,作为大赛的参与者、组织者特别是筹划者,怕有假公济私之嫌。可他们说这两首诗一首代表长春人对这座城市的情感,一首表达了长春人民对灾区兄弟的心声。诗已发表,是公共产品,个人的意见已无足轻重。朗诵会气氛异常热烈,诵者如泣如诉,听者如醉如痴,余音袅袅,掌声阵阵。据诗刊社的朋友说,这是近年来此项活动最为精彩的范例之一,这表明长春这座具有科教文化优势的城市与诗首度合作获得巨大成功。让一个诗意的城市真正有了诗的内涵。

  举办这样一次大型文化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机缘,更需要许多人为之不懈努力。2007年,诗刊社“春天送你一首诗”第一次走进东北,在松原举行“查干湖,美丽的湖”诗歌大赛颁奖晚会。当时,我作为嘉宾受邀参加。此前,作为大赛活动的重要内容,查干湖旅游开发区曾邀请著名诗人牛汉、邵燕祥以及上一届活动获奖诗人中原马车等到松原采风。诗人们路过长春,作为诗友我和《作家》主编宗仁发、吉林大家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张洪波出面接待,以尽地主之谊。那是我和诗人、诗歌活动家林莽先生首次会面。谈诗,谈诗刊社组织的“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当时暗想,松原能搞,长春为什么不能搞?松原有查干湖,长春有净月潭。同为景区,净月潭并不比查干湖差;同为文化符号,净月有长春做背景可能更丰厚。但是,以净月为主题,长春就隐在了背后。其实长春同样是文化符号,长春更具有诗意,长春也更需要诗人和诗歌为之增添文化内涵。我把这种想法泡在酒里,喝进肚里,装在心里,带入梦里。第二天把它说与洪波,又说与林莽,提出下一次活动可否走进长春,举办“中国,有座城市叫长春”全国诗歌大赛。大家都表示赞同。但活动谁来组织,谁来承办,市里能否同意,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他们走后,我向宣传部部长王振华同志作了汇报,他表示支持,并同意做主办单位。半个月后,由洪波出面和林莽再度磋商,“春天送你一首诗”决定在2008年携手长春。

  搞活动离不开经费。大家文化公司同意承办,但大家文化公司刚刚成立,无力出这笔资金。这时,我们想到了一个人,林业诗人、森工集团董事长柏广新。推杯换盏,诗酒同乐。出于对诗和对长春这座城市的热爱,森工集团决定买下“中国,有座城市叫长春”全国诗歌大赛的冠名权,所以就有了“春天送你一首诗”大型公益活动“中国,有座城市叫长春”泉阳泉杯全国诗歌大赛。2007年6月10日,中国作协诗刊社和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在长春举办了大赛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会后,森工集团泉阳泉矿泉水的名字和“中国,有座城市叫长春”全国诗歌大赛的消息飞遍全国乃至海外。一时间,人们在报上、网上热读长春,热议长春,诗人们则热写长春。从2007年6月10日开始至2008年6月大赛结束,共收到一千五百多位诗人的三千余首参赛诗作。参赛作者遍及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广东、广西、贵州、陕西、甘肃、云南等省市。中国作协副主席、诗人高洪波亲自写了《有座城市叫长春》的长诗,以示对活动的支持和对长春的情义。其间,长春市委宣传部、大家文化公司还组织北京、辽宁、黑龙江以及吉林14位著名诗人到净月潭、电影城进行采风。时值暖冬,诗人们踏雪而歌,迎风起舞,激情澎湃,其乐融融。两天时间,大家早出晚归,并于大家文化公司的诗人之家秉烛夜谈,饮茶,饮酒,饮诗,饮情。所有人无不为这座城市感叹,为这座城市的诗人感叹,更为诗歌能拥有这片沃土感叹。牟心海、李琦、马合省、柳法、薛卫民、张满隆、林莽等等,在这次活动中写出了一批以长春为文化背景的好诗,这是长春这座城市的财富。

  在这里还要写上一笔,长春四海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大赛资金紧张的时候,董事长、诗人赵超先生慷慨解囊,出资印制了朗诵会的宣传诗笺。大家文化传播公司无偿承办,张洪波先生倾尽全力做好每项具体工作。还有宣传部部长王振华,副部长吴鸿韬、韩忠宝,巡视员陈风华,处长姚丽、刘颖、江波,长春广电局局长崔永泉,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等等,都是这次活动的功臣。还有省作协主席张笑天、省文联党组书记杨廷玉、省作协副主席张未民、《作家》主编宗仁发,都给予活动以鼎力支持。诗人们要记住他们,诗歌要感谢他们。同时,更要记住长春是一座富有诗意的城市,长春有一群热爱诗歌的人们。

  夏天这座城

  前几天一个晚上,正在和几个朋友吃饭,李存葆打来电话,询问长春一家上市公司的情况。我说不错,虽然地产和证券形势不好,可他们的水泥异常走俏。从哈尔滨到大连正在修快速铁路,他们的水泥标号高,质量好,已取得独家供应权。还有,与荷兰的合作已经成功,不日将有三亿美金到账。他说,那好,那好。现在,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股市来说,这就是在救市啊。你们要把握机会,适当时候补仓。我十分感动,他这么大个作家又是部队院校的首长,每天那么多事,居然还没忘记一句笑话。年初,股票烫手。一个朋友见人赚钱,眼睛就红了,倾囊入市,期望一夜暴富。没想到股票到手风云突变,原本天天牛市,却一路走低。梦想弄条长裤,现在只剩下裤衩了。上次他来长春,我们谈起此事,大家就笑。说这哪是炒股,这是赶集啊。存葆的一个朋友,也是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大家是同命相连啊。

  其实,认识李存葆也是今年的事。长春举办消夏节,他和叶辛、叶文玲、舒婷、邓刚、阿成、

  鲍尔吉·原野、孙惠芬都是组委会请来的嘉宾。长春这座城市越来越能折腾,先是搞电影节,接着办汽博会、农博会、民博会、教育展、雕塑展,现在又办消夏节。客观地说,长春确实是消夏的好地方。这里到处是树,走在路上,树可以做伞,进入庭院,便以树做墙。一蓬蓬柔丝飘动的是柳,一簇簇散发香气的是丁香。还有杏树、桃树、李树、核桃,随处可见。进入夏天,青果满枝,走在树下,神清气爽。还有垂柳、榆树、柏松、蒙古栎、白杨。现在白桦树、紫椴、柞树也走进了城里,和老百姓一起饱览都市风光。为了丰富树种,园林部门还从辽宁丹东引进了银杏。这种树很娇贵,土壤要肥,阳光要足,还得避风。到了秋天要防霜,到了冬天还要防冻。现在,市委大院、伪皇宫花园、南湖已有几十棵成活。长春还有一个一百平方公里的森林公园,现在已和市区连为一体,公交车十分钟一趟,轻轨半小时一趟。不坐公交,不坐轻轨,也不开车,骑上自行车,哼着小曲在林阴路上奔跑,更爽。

  长春本来缺水,可长春人善于引水。他们在伊通河上游修建一座水库,在城南开挖了南湖,在城西开挖了西湖,在城东开挖了东湖,现在正在谋划开挖北湖。还有净月潭、同心湖、天嘉湖、柴户张水库、八一水库,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在市区三百平方公里的土地界内,有大小湖泊、水库二十余座。他们还在全力改造伊通河,要把昔日城市的排洪道打造成20公里长的水体公园,建设城市生态轴带。长春人还喜欢养花。一到夏天,城市的公园里,小区的草坪上,街边的绿化带,学校的操场旁,机关单位的楼顶,家家户户的阳台,处处都有鲜花盛开。长春人养花讲究,不益健康的花不养,开得不美的不养,开得艳丽但俗气的也不养。于是,人们愿意养兰,而且更愿意养君子兰。上个世纪80年代,一个月只赚几十元工资的时候,一棵上品君子兰就能卖到上万元,贵者达十几万元。人们把它叫绿色金条。那时,家家户户的阳台,甚至卧室都成了花窑。现在普及了,价格不再那么昂贵,可老百姓还是爱养,而且要把它发展成一大产业。君子兰夏天不开花,只能看叶。有人就问,既然不开花养它作甚?答日:此非爱花也,而是爱君子啊。长春不产牡丹,可长春人偏喜欢牡丹,在市中心为这花中仙子造了一座好大的牡丹园。长春牡丹不比洛阳牡丹、菏泽牡丹,它们花开中原,总是忸怩作态,想要张扬却羞怯怯地放不开。所以,牡丹节的时候,爱好摄影的游客们必须要等,而且一等就是好几天。花开了也便落了,光景十分短暂。牡丹来到长春,入乡随俗,和北方的女孩子一样,变得十分大方,十分勇敢。要开,就开得张扬,开得灿烂。但长春牡丹比洛阳牡丹、菏泽牡丹开得要迟。春风吹过,春雨浇过,桃花开了,杏花谢了,它还了无声息。枝慢慢地伸,叶慢慢地绿,花苞则似贪睡的娃娃,迟迟睁不开眼睛。可进了六月,情形则大不一样,花苞变成花蕾,花蕾张开小嘴。一夜小雨过后,阳光下满园芬芳。一朵朵如拳如碗,争奇斗艳。红就火火地红,黄就灿灿地黄,白就自得如同凝脂,粉就粉得像少女的脸蛋儿。游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赶来,一批,一批,百看不羞,月余不败。

  有树,有水,有花,长春夏天的空气就比别处的空气洁净。特别是雨过天晴,站在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深深地吸上一口,都会觉得那空气是甜的。北方人大多气管不好,可你来到长春过夏,绝对不咳嗽、不喘。长春人爱干净,不单街道扫得光亮,人也要穿戴整齐。夏天,男士大多喜欢白色,女士则无论老少都愿意穿得花枝招展。逢到周末,便去逛街,一天下来,身上无尘,脚下无泥。最奇特是这里的气候,艳阳高照,阳光射到身上不热;远离湖海,风吹到脸上不干。三伏正午,待在屋里纳凉,只要打开窗子不用空调;盛夏夜晚,关上窗户还需盖被。南方的凉席向来在这里卖不动,小孩用的痱子粉也常常滞销。

  可惜,这座城市让世界认识得太晚。十几年前,外国人只知道中国有一汽,不知道一汽在长春。南方人知道一汽在吉林省,不知在哪座城市,所以,来一汽买车,坐火车坐到了吉林市。更可笑的是,香港回归后,一个香港人给亲戚发信件,竟写成了辽宁省长春市。六年前,在长春开全国省会城市党委秘书长座谈会,有一半的人没来过长春,却都去过沈阳、大连、哈尔滨。如此,长春人就着急了,着急这么好的风光没人欣赏,这么好的夏天没人来一同享受。于是,就举办这个消夏节,就请来这些作家来写长春。那天中午,我以文友身份请他们吃饭,他们都说长春的夏天真美、真好,要说消暑,哪一点都不比承德差,可是过去没人知道,是藏在深闺人未识啊。舒婷说,她曾来过,可来去匆匆,印象不深,也未曾想过要写。邓刚说他三十年前也来过,那时他在三线当工人,铺输油管道,在城外施工,没到城里逛过。这些人还真是真诚,在饭后的座谈会上,认认真真地帮长春把脉。他们说,广州叫羊城,三羊开泰,哈尔滨叫冰城,世界扬名。为何?特色鲜明,好记。长春叫汽车城、电影城、森林城,还叫文化城、食品城、雕塑城,城多则乱,让人无法记住,也无法分清。独树一帜是旗,彩旗飘飘就变成了经幡。还有人历数了长春的许多特色,比如独一无二的伪满洲国遗迹,比如举世无双的雕塑公园,比如中国最大的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最大的汽车厂一汽等等。可我觉得,这些特色虽属于长春,也能代表长春,但他们都不能让长春成为全国的长春和世界的长春。真正能让人向往的是这座美丽城市本身,是城里城外那一片片水,一片片森林,是夏日里清新凉爽的空气,是蓝天白云的晴空,是宽阔整洁的马路,是风格独特的建筑。还有这里开朗大方、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人。以及“宽容大气、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这里适于人居,适于创业,更适于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特别是避暑。这座城市虽不古老,文化积淀厚重;这座城市虽无名山大川,生态环境良好。沿人民大街、新民大街乃至自由大路、解放大路行走,处处可见森林式的庭院,花园式的小区,仅在市区内就有南湖、长春、松苑三座园林式星级宾馆。省宾馆虽庭院浅浅,却面对人民广场一大片森林。

  那一天讨论得十分热烈,我始终没有机会向他们说出我的想法,但我已感觉到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因为每个人在发言时都表示愿意再来,愿意回去好好写写长春。他们真的写了,有的寄给了吕钦文,有的寄给了张洪波,还有的寄给了我。钦文已将其编辑成书,叫《著名作家看长春》,即将面世。寄给洪波的,将在《大家散文》上发表。寄给我的,将为明年“中国,有座城市叫长春”散文大赛壮威。那天,舒婷、迟子建和长春的作家金仁顺没有发言。可我读了她们的文章,文章都对长春充满了深深的情感。看来,女人语贵,写作的女人语更贵,她们吝惜言语,却善于用笔,用文字来表达感情。

  那天,是6月22日,太阳从北回归线上返回。那天,也是我儿子的生日。半年过去,恍如昨天。

  附记:长春消夏节为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旅游局承办。李存葆他们都是张笑天先生出面邀请来的。笑天是长春的功臣。同请的还有陈世旭、熊召政、赵本夫,他们有的因事未到,有的有事先走,所以,我未能见到。但他们每人留下一本书并签了名,这是永久的纪念。本省作家还有乔迈、宗仁发等。钦文是重要参与者和组织者,情倾长春,功莫大焉。

  责任编棱逯庚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