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一本打开的史书,从中我们可以读到不同国家、民族和不同时代人们的理想和追求。城市又是有生命的,它的水土、桥梁、街巷、古民居乃至古木都是这个城市的记忆。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古建筑遗存众多,保护、利用好原生态的街区、建筑遗存,就是科学地留住了城市的记忆,延续了这个城市的历史文脉,提升了城市历史名片的品位。笔者就此问题谈几点浅见。
珍惜古运河带来的发展机遇
古运河无锡段处于一片地势平缓的水乡泽国。2000多年来,我们的祖先构造的河网体系,绝非单纯为现代人所想象的为观瞻特色考虑,而是有其深刻的科学道理和生存需要,从而形成了现在无锡人居住生息的城市环境。当上游水位暴涨或降雨剧增时,城郊地势低平,城市易被洪水淹没,于是修泰伯渎,筑杨家圩、白荡圩等工程,城区则设置了四座水关闸门以控制水势,免除了洪涝灾害的重创。运河水网在改善城市气候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促進了城市的风向、气流的正常循环,保持合理适度的热量交换和水分的蒸发,让温度、湿度取得稳定的自我调节,从而使水的净化机能、水生植物的净化效果焕发出城市机体天然生态的活力。河面水波生起的微风,带动了枕河建筑及街巷里弄中空气的流动,盛夏酷暑的高温让河水蒸发,带走了空气中多余的热量,湿润的空气又抑制了尘土在空中飘浮飞扬,保持空气的清新,防止带菌尘埃将疾病传播。平行运河的古民宅,通过一条条垂直于河道的备弄,洞开着的前后门贯通了与运河河网上部的空间,成了一条条天然风道,巧用外界自然产生的气压,抽送新鲜气流,这种不需要消耗电力和其他能源的天然“空调”,也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环境污染。
纵横密布的河网,既是市民生活的供应线,又是生命循环的输出线。如人体的汗腺一样,将城市机体正常排放的物质,随着流水、风向排往郊外循环着的生物圈,净化了城市的空气;沉淀于河道中的淤泥,通过河道疏浚与罱河泥起到净化水质的功能。但随着现代大工业发展,过量的排污,大大超过了运河水网自净的限度,使水环境日趋恶化。
近数十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及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缺失,城市正经受着“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或将河流水系截弯取直,或进行硬质化和渠道化处理;将大片河道和湿地填平用于房地产开发,致使城市河流及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基本流失。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河道、街巷及部分文物建筑正在拆除、消失。规划师对如何保留有价值的传统建筑节能、环保、原生态考虑甚少。
在当前建设“崇文、融和、创新、致远”的现代文明城市过程中,要将优化运河功能与减灾节能、安全与城市建筑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在总体规划中,运河水网体系要摆到重要位置上,要科学利用地形、地貌和水文条件,使其能发挥承雨泄洪、给排循环的生态功能。
珍惜千百年来
先辈留下的历史遗存
自古以来,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人们通过对建筑的外部形状、内在结构和色彩、布局、建筑构件等的运用,以及绘画、书法的装饰点缀,综合表达了宗教、哲学、民俗和伦理、道德等观念,以及对于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完美追求。
历史街区和古民居建筑中蕴涵着大量文化内涵和信息,较之同时代的文物,更为丰富深厚,也更具有综合性,这也正是中国街区和古民居亟待抢救保护的特殊价值所在,历史愈发展,社会愈进步,愈能显现出它的历史光彩。
无锡一些老街巷和古民居建筑作为优秀的历史文化遗存,作为江南地区历史文化的鲜明载体和文明标志,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信息,记录了无锡地区千百年来社会文明和历史进程,因而具有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史料研究价值。原来的北大街、北塘大街、大成巷、镇巷、荣巷、朱祥巷、崇宁路、三皇街、学前街等老街巷和古民宅已成片拆去。值得庆幸的是,清名桥历史街区和古民居得以保存至今,它的可贵在于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特色和地方风貌的实事史记还留存在人们面前,这是历史的见证,具有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
老街巷和古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无锡土著居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和乡土教育的鲜活教材。这些看似陈旧、平淡的老街、老巷、老宅,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先哲和伟人,如学前街的顾毓琇故居、薛福成故居,崇宁路的秦邦宪故居,七尺场的钱锺书故居,西河头的陆定一故居,无不体现了崇教尚文,追求进步,发展科学和实业,利国利民的理念。正是这些街巷老宅,它浸染着岁月的沧桑,历史的艰辛,承载了无锡人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尤其蕴涵了丰硕的、不可替代的人文精神,从这里可以看到无锡能产生这么多贤达良材的历史成因,而贤达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往往通过名人故居这一最佳载体,在我们现实人生中起到重要的激励作用。这些长存于世的老街巷和古民居,让人们缅怀追寻名人的成长足迹,从中汲取精神食粮,感受历史体验。成为人们瞻仰、崇敬学习名人精神的目标地,成为激励当代人们奋发向上的人文力量。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一体化浪潮中,文化发展有着显著的“趋同”之势,所以在经济全球化推进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地域文化的差异,重视文化的保护,重视对地域文化和城市个性特色的保护。
一个城市没有了自己的特色和个性,也就失去了这个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因而老街巷和古民居,作为一种地域文化资源,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载体,在构造城市个性、特色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老街巷古民居建筑是城市的主要窗口,具有“门面”的作用,它印刻着先人对历史文化的创造和记忆,记录着这个城市的发展历程,鲜明地反映这个城市固有的个性风貌,在这座城市的特色文化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彰显城市个性,打造城市品牌特色的源泉。无锡一些古民居建筑群,其可贵的“原真性”能形象地向世人展示一方水土的文脉,成为构建城市特色文化最重要的标志。这些老街巷和古民居建筑的存世,使现代城市营构出有别于他处的特色和亮点。
在保护、修复好老街区和古民
居中更好地体现固有文化特色
就我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和考察,我觉得南长区的一些做法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首先,主要领导要有较强的文保意识,始终重视对城市建设法律法规的学习,依法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老街巷和古民居除承担着人们日常居住、生活的实际使用功能外,其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它集架构、堆砌、雕刻、泥塑、镶嵌、油漆、彩绘等诸多建筑艺术于一身,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作为一种区域的流派建筑,源自于长期以来江南地区深厚的文化涵养,并不断地吸收艺术养料与精华,在风貌结构、建筑形态、内部布局上,形成了独特的苏南风格,为我国优秀传统建筑的修复,现代仿古民居的设计建造,留下了众多优秀可借鉴的实物例证。因此,他们在一些特色建筑尚未列入文保控制单位时,先将其列为保留建筑,而未予轻易拆除,并进行认真评估,慎重对待。
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强文保方面文件学习,不断增强文保意识,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作用。对老建筑保护并不是一丝一毫都不能动,而是要做到修旧如旧、合理保护、科学利用,重在保留其形态,留下其神韵。清名桥街区的古民居大多为单层坡顶的木结构建筑,其特色往往采用多进院,以组成宅第的整体,综观这些深宅大院,无不以其古朴的外表,淡雅的色调,精细的雕刻和宏大的规模“一落多进”,富于空间序列变化的庭院式结构、院落式结构,为世人称道。这些具有明显时代烙印和吴地文化特色的老街、老宅,已成为一座座解读吴地建筑文化的窗口,并为当代的建筑艺术研究、古建筑维修和现代仿古建筑的设计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例证参照物。
第三,注意倾听所在地区居民的呼声,做好文保工作。在南长区有限的老街巷、老建筑中,它们的风貌和历史底蕴,政府部门不一定一一掌握,但他们十分注意倾听居民的意见,做好调查研究。正如区政府的一位领导曾经讲过,这些老房子可能并不是什么伟人的建筑,不是文物,但它们是这个城市的底色,承载了这个城市的历史,轻易拆掉很容易,但要恢复谈何容易。拆掉了这些老建筑也就抹掉了这个城市的特征和性格,抹去了许多与之相关的记忆,这是十分可惜的。因此,他们注重发挥所在地区老专家的作用,对历史建筑是否有保存价值,专门组织专家讨论审议,经过反复论证才拿出是否列入正式申报的意见。把还没有定性的老房子先保护起来再说,他们这套做法使清名桥历史街区得以保留下较多的古民居、古建筑。
第四,在改造中坚持“重点保护、合理保留、局部改造、全面改善”的原则。旧城改造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历史街区改造、保护更是难上加难。它既不能大拆大建、割断历史,又要使千年街巷展露新貌;既要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固有特色,又要满足人们现代化生活的需要。在南长街水弄堂改造中,他们保护河道、街巷原有名称、位置和走向,使人们对改造后的街坊保持原有的认同感。而对绝大部分住宅、老屋则以修缮为主,修补外墙,嵌以传统门窗,沿街立面以襟风板、木格栅、店面板等传统手法加以保护,即使必须重建的多体建筑,也尽可能保持旧有特色和韵味,做到“修旧如旧”,以求其真,恢复历史风貌,再显水弄堂的原生态味。
当然,在此次修复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上塘街面鋪设的路面高低不平,矮脚楼、清和楼楼层过高、过宽了一些,把祝兰舫故居任意扩大,把后面二户别姓房舍也扩修到故居范围,似有不妥,但总的来看,南长区政府在善待、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方面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是功不可没的。
(责任编辑:苏)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