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摄影家晓庄与《运河两岸有人家》

时间:2023/11/9 作者: 钟山风雨 热度: 17825
姚乐

  

  

  2019年10月,《运河两岸有人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我参与了该书文字部分的撰写,并负责全书统稿。不过,该书的核心并不在文字,而在摄影家晓庄拍摄的一系列珍贵照片。

  2018年6月28日,我接到社科院科研处丁宏处长的信息,告知有位离休多年的资深记者,手头刚好有一批运河老照片,约我一道登门看看。当时,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江苏省委宣传部刚依托我院设立了省重点高端智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简称“大运河院”。大运河院于2018年4月26日成立,初设三个研究中心,丁宏研究员兼任区域研究中心主任,我则从历史所抽调出来,兼职大运河院的行政工作。我过去侧重研究江苏的历史和区域文化,此番受邀同往,主要是基于学术背景的考虑。接到消息第二天,我便随同拜访。等到见了面,才知这位资深记者原来是我国著名女摄影家晓庄老师。

  晓庄本名庄冬莺,1933年出生于浙江奉化,1949年3月加入浙东四明山区游击纵队,不久正式参加人民解放军,安排在第22军文工团工作。1950年3月,晓庄被选到第22军军报《麓水报》学习拍照,从此踏上新闻摄影之路。晓庄的摄影事业堪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步,她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培养起来的第一批女摄影记者。

  晓庄拍摄大运河,是她来江苏以后的事。1952年5月,晓庄从第22军调到南京,在华东军区后勤部汽车31团政治处任青年干事。这年9月,应新华社工作需要,新华日报社摄影记者邹健东被调往北京,时值国庆前夕,新闻报道任务繁重,急需人手的新华日报社便向华东军区的《华东战士》画报社求助,请求调派一名经验丰富的摄影记者前来。结果部队一封介绍信,把晓庄派去了新华日报社摄影组。此次调动令晓庄很意外,因为她当时只有两年多的摄影经验,政治条件又只是共青团员,到了报社后,个人资历不免引来同事们质疑的目光。晓庄回忆说:“为了证明自己,获得大家的认可,我暗下决心,立志要去经受艰苦的锻炼和磨砺,做一名称职的摄影记者。我经常找机会到农村去摄影,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改造自己。”正是这份决心,使得晓庄勇于接受远途的拍摄任务,经常离开南京,到江苏各地的乡村和城镇采访采风。也正因如此,她得以用镜头记录下江苏从北到南的大运河景观和沿岸的人文风貌。

  “文革”中,出于家庭阶级成分等原因,1970年1月,晓庄被下放到南通,先后在南通日报社和市文化局工作,一待就是10年,期间用镜头频繁记录大运河在江苏的重要支线——通扬运河两岸的社会面貌。1980年3月,晓庄重返南京,调到江苏人民出版社任摄影组长。恰逢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相机在江苏日益普及,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晓庄在出版社社长高斯的大力支持下,于1981年创办了全国性摄影刊物《光与影》并担任主编,直到1994年3月离休。

  离休后,晓庄仍积极外出开展自由创作。1996年冬天,在周庄古镇参加摄影活动时,晓庄不幸遭遇车祸。经过一年半多的治疗休养,她终于可以拄拐行走,但行动不再方便。这场车祸迫使她安下心来,着手整理过去的作品。因离开新华日报社太久,晓庄在报社工作的18年间所拍底片绝大多数都已遗失,幸得她老同事陈哲、王广林的帮助,方才找回一部分。但就这些保存下来的底片,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仍是一笔巨大的宝藏。

  来到晓庄家中,待她打开台式电脑、接上硬盘,向我们展示她的电子相册时,我着实被震撼了。为了更高效地整理底片,晓庄从2000年开始学习电脑操作,在影友的热心帮助下,她很快掌握了相关数码产品的使用技巧。根据底片袋上的文字说明,她将底片归类,扫描成电子图片存入电脑,再建成若干文件夹分别存放,然后对图片的时间、地点、人物、主题一一加以标注。近20年来,她先后电子化的照片已达数万张之多。这数万张照片,就时间而言,从1950年到今天,跨度近70年;就地点而言,江苏几乎所有县市都有内容入镜,包括一些早就消失的行政区,比如1953年4月撤销的铜北县;就主题而言,涵盖地区要闻、城乡建设、工农生产、政治运动、社会生活、人文景观各个方面,无所不包。

  在晓庄照片的基础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过她的个人摄影集《瞬间的回忆》。我们拜访晓庄时,正值江苏人民出版社策划“晓庄眼中的中国70年系列”图书,该系列的第一本《面孔:1950-1980年代》当时已在制作当中,后于2019年春天出版。为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热潮相呼应,该系列的第二本决定以运河为主题。此番拜访晓庄,是出版社文化编辑部汪意云主任牵的线,她计划找我们与晓庄合作完成一部图书,书名定为《运河两岸有人家》,主收反映大运河江苏段文化带历史面貌的作品。

  根据方案,该书所收照片的对象不限于运河本身,但运河景观无疑是全书的灵魂所在。在前申遗时代,久不担负漕运功能的大运河难得成为新闻焦点,除了1959年记录京杭运河扩建工程,晓庄很少有计划地对运河展开拍摄,主要是在采访其他事件和人物时恰好以运河作为背景,或是本着摄影艺术家对美的直觉、对特别景象的敏感,在采风途中妙手偶得,从而留下了很多运河照片。

  晓庄的相册里,直接反映运河的有几百张,占照片总数不过百分之一,但仅这些部分也足令我大开眼界。一幅幅照片,向我展示了在学术论著、宣传手册、普及读物和学校教材里从未见过的运河影像:1956年,淮阴船闸的工人冬天划着小船,在运河上举锤破冰;1958年,武进县的人们在枯水的运河河床上挖泥,用来修建大炼钢铁的小高炉;1961年,吴江县的社员在运河里罱河泥,堆到河边作积肥之用。还有,在运河中捕鱼养鸭,在运河边浣衣洗菜,这些今天几乎绝迹的景观,晓庄都用镜头记录了下来,不时勾起我的童年回忆。河上一艘艘老式木船,高高的桅杆挂着白帆,歌曲《我的祖国》里描绘的运河意象,也在黑白照片里得到具象化的呈现。

  对一些和运河紧密相关的水利设施,如间接调节运河水位的三河闸,如南水北调的抽水站,晓庄也做了记录。1952年10月开工,到1953年7月竣工的三河闸工程,是晓庄刚到新华日报社不久便重点采访的对象。说起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竣工日彩旗招展、人头攒动的盛况,晓庄记忆犹新。在采访过程中,晓庄拍到了民国时期未能完工的活动坝和弃置在地的打桩锤,对比后更加凸显新中国强大的动员和治理能力。她还拍下了洪泽湖边没于草莱的康熙镇水铁牛,2011年她重返三河闸,看到在本世纪初新建的水利风景区,铁牛作为水利文化遗产已得到很好的安放和展示。相隔58年的铁牛照片,是文化建设日益得到重视的见证。

  大运河文化带不仅包括运河本身,还包括沿河而生、缘河而兴的文化世界。广义来讲,人类社会几乎所有现象都是文化现象,人们在运河两岸生活的历史就是一部运河文化史。晓庄近70年拍摄的时代面孔和百姓生活,足以构成一部运河江苏段文化史的长卷,画卷里有享誉全国的本土戏曲、刺绣、陶艺名家,有将京津手艺带到江苏发扬光大的艺人,有自编文娱节目的工人,有参加扫盲学习的农民,炫目而兼顾平凡,壮阔又不失温情。

  浏览过晓庄的相册,我们当天便定下了合作的意向。一个月后,我又邀请到南京大学文化與自然遗产研究所的干有成参加。此后的一年,我们多次拜会晓庄,遴选照片,采集故事,商议篇目结构。基于晓庄对作品质量的严格把关,排除主题相近的照片,最后挑选入书的共有300多幅,其中运河照片60多幅。此外,还有很多写实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没能用于本次编撰,每念及此,总不免有些遗憾。

  我们用近5万言的文字将晓庄作品缀连起来,经出版社精心编校,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之际,推出了《运河两岸有人家》。我想这本书的意义,不只在于展示老照片,唤起年长者的回忆,增广年轻人的见闻,同时还在于展示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今日的江苏,它还是一条活力充沛的黄金航道,而这正是广大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战天斗地、改造世界的成果。

  时光飞逝,沧桑变幻,老一辈封存在记忆里的运河见闻正离我们远去。在新闻出版和音像技术空前发达的今天,除了整理老照片,我们还应以录音、口述史、纪录片等形式,尽快抢救些宝贵的记忆资料。我想,这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我们有条件,更有义务去完成它。

  (责任编辑:吕文雯)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