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是大清末代皇帝,在他成为新中国的公民之后,发生了不少趣事:申报户口时无法落到从小长大的家——紫禁城,最后户籍落到了住在西城区前井胡同6号的五妹处;婚姻状况一栏填的是“离异”;上班第一个月领到60元工资欣喜若狂,但很快就花得干干净净;游览故宫竟还要买票,弄得“皇帝”一头雾水;他指着一张照片说:“这个挂错了,他不是光绪,是醇亲王载沣。”专家怒怼“不懂装懂”,他说“那是我爹!”
上户口填写五妹的住址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出生在醇王府。3岁时本该无忧无虑的他,被慈禧太后接入皇宫,从此和生母分离。溥仪是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本没有机会坐上龙椅,但是太后选择了他。从此,开始了溥仪跌宕起伏的悲喜人生。
1909年溥仪登基后,端坐在太和殿里根本不懂得皇帝的真正含义,只是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群向自己下跪。溥仪的皇帝当了3年就退位了,刚开始生活没有太大变化。小小年纪的他依然需要学习各种知识,成年结婚之后,每天要干的也只是在紫禁城的高墙内玩耍。
不过溥仪的幸福日子没持续多久,1924年10月22日夜,冯玉祥倒戈,吴佩孚垮台,溥仪被赶出了北京城。日本人在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把他弄去做了个傀儡皇帝。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溥仪作为战犯在沈阳被苏军逮捕,押往苏联。1950年7月被押送回国,先后关在哈尔滨、抚顺战犯管理所。经过10年的改造学习,于1959年12月4日,溥仪被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宣布特赦。从此,这位末代皇帝结束了高墙内的生活,成了一名普通公民。
回到北京后,溥仪首先要做的就是上户口。当时户口是与粮油关系以及各种副食品票证联系在一起的,没户口就无法生活。在上户口的时候,工作人员一听他的名字,非常震惊。户籍登记人员问到家庭住址的时候,溥仪回答自己的家不就是紫禁城嘛!工作人员说,那里可不是随便能够填的,后来经过商讨只好填写了溥仪五妹韫馨和五妹夫万嘉煕家的地址——西城区前井胡同6号。
溥仪的亲友大多住在那一带,族弟溥俭和五妹同院,距离不过200米的南官场口则住着他的几位族侄。绕过后什刹海再走四五分钟就到了六妹住的四合巷4号,四妹住在鼓楼,二妹住在景山东街,离得都不远。
还有一个就是婚姻状况,也令工作人员颇感头疼。虽然贵为皇帝,但婉容皇后已去逝,当时溥仪最喜欢的妻子谭玉龄也被日本人害死,剩下的几个妃子走的走了,离婚的离婚了,比如1956年底溥仪还在狱中时,他的第四任妻子“福贵人”李玉琴和他办理了离婚手续。因此,时年53岁的溥仪,实际上是光棍一条。办事人员根据情况,只好在婚姻状况栏里写了“离异”。
最令人为难的一栏,就是他的文化程度。爱新觉罗·溥仪接受的是精英教育,英语流利程度绝对够得上四六级,因不好界定,工作人员只能写了一个初中。
接下来,成为普通百姓的溥仪,50多岁了头一次体验一个人随便逛大街,在商店买东西,坐公共汽车、电车,随便到亲戚家串门,到朋友家访问,这一切对他来说,太新鲜了!
第一次领到60元工资
溥仪虽然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但毛泽东曾多次邀请他去吃饭,算是对溥仪身份转变的一种认可,祝贺他能够抛弃过去的一些杂念,投入到新生活之中。
溥仪安定下来后,成为北京植物园的工作人员。植物园建立于1955年,位于香山公园和玉泉山之间,环境静幽如世外桃源,今天人们游览香山,植物园仍是必去景点。
1960年2月19日,溥仪正式上班。最初他只负责浇水和搞卫生。他虽然养尊处优了几十年,但对待工作十分认真,非常喜欢养花种草。
工作不久,溥仪转到扦插繁殖温室,学会了播种、移栽幼苗、上盆、换盆和松土等技术,能够熟练完成四季海棠的移栽。后来,他还学会了为一品红、一品白、一品粉、倒挂金钟等花卉剪枝,为盘子花、金点一叶兰、金边万年青、仙客来换盆,为龙牙花嫁接等。
这些工作尽管不算复杂,但从没干过活的溥仪学起来,还是经常付出“血的代价”,用刀削插条时难免伤手。溥仪还很注意自己的劳动表现,生怕让人觉得他搞特殊,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口头禅是“都怪我太笨了”。
溥仪刚参加工作时感觉很新鲜,干劲十足。他凭着自己双手的劳动,拿到第一个月的60元工资。那时候的60元,可是一笔巨款,足够一个家庭生活好几个月。这60元该如何花呢?溥仪独身一人,除了吃饭和穿衣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花销。他左思右想,决定给自己做一床新被子。溥仪用的被褥行李都是从战犯管理所带来的,天长日久已经非常破旧,赚到工资后,他买了布面和棉花,请同事帮忙做了床被子。他抱着被子笑呵呵的,高兴得不得了,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用劳动所得,为自己购置生活用品。
溥仪还用剩下的工资买了一些高档点心和糖果。当时高档点心和糖果价格昂贵,没当过家不知柴米贵的溥仪把它们当成零食吃。溥仪回忆,他特别高兴,甚至失眠都好了不少。但问题又来了,由于花钱大手大脚,工资很快就不够用了。
在植物园工作时,溥仪非常想成为一名专业园丁。他有一个本子,贴满了他亲手收集的各色植物标本,下面详细标注着科属、产地、性质和特征。劳动之余,他反复阅读植物学书籍,写了几十页心得。在这里一年多,养成了他晚年主要的业余爱好——种草养花。
当时有一些外国元首和政府要员访华,一听说末代皇帝溥仪都被改造过来了,都想见一见。一次,周恩来向一位外国元首介绍溥仪时说:“这位便是过去中国的宣统皇帝!”溥仪马上站起来大声回答道:“今日光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溥仪!”周恩来和在场的许多人都为他热烈鼓掌。还有一次,溥儀应邀到国际俱乐部参加欢送埃德加·斯诺的酒会。斯诺笑着对他说:“你是皇帝,我给你磕头。”类似的玩笑话,溥仪在各种场合听过多次。
重游故宫忍不住“纠错”
溥仪在植物园工作一年后,被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文史专员,工资由原来的60元涨到100元,撰稿另有稿费。后来,溥仪还碰到了自己所爱的人——护士李淑贤,两人最终结了婚。自从有了妻子管钱,溥仪再也不用发愁这些钱应该怎么花了。
当时的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申伯纯,对每一位文史专员都很关照。为了让溥仪的业余生活丰富一些,申伯纯让沈醉、杜聿明等几个尚没有家眷在京的专员,多陪溥仪出去玩玩。大家也很乐意邀溥仪一块出去游览,听他讲北京名胜古迹的典故。沈醉和杜聿明尤其想去故宫玩。溥仪说,他住紫禁城那么多年,就是闭上眼睛走,也知道是到了什么地方。
1961年国庆节,溥仪和沈醉、杜聿明等去游故宫。来到故宫门口,有人递给溥仪一张门票。溥仪惊讶地说:“到这里来,我还得买门票?”大家不由一愣,马上体谅到他的心情。在溥仪看来故宫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家。沈醉见状,立即解释说:“现在故宫对外开放,所有来的人都得买门票,拿这笔收入作管理、維修故宫之用。”溥仪听了半晌没说话,最后默默和大家一起走了进去。
走进金銮殿的时候,溥仪眼睛盯着龙椅,随后,他小心翼翼的再次坐上了龙椅。这时有人想给他拍张照片,被他拒绝了。被问到原因时,溥仪说了七个字:这龙椅并不好坐。他坐在龙椅上,伸手从椅子下面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玩意。大家都看傻了,没想到龙椅下面还可藏物。溥仪笑着说,这是他小时候特意收藏起来的。
溥仪边游览边回忆童年的事情,他很快发现故宫很多摆设都是错误的。比如原来西暖阁一面用来紧急逃生的暗门被堵住了,那可是皇帝的专用通道。另外,光绪皇帝寝宫里的那柄宝剑也挂错了位置。溥仪说这柄宝剑之所以能够挂在光绪的寝宫里,因为那是被大喇嘛开过光,可以镇宅辟邪的,必须挂在对门的墙上才有作用,现在挂在侧壁,明显错了。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光绪寝宫中张挂的居然不是光绪本人的照片。溥仪指着照片,向值班的人员反映情况。工作人员第一次碰到有人说“照片挂错了”。他们一再强调没有错,还请来专家解释。
专家说:“我们是专业的,研究快30年了,不可能出错,你别在这里不懂装懂了。”溥仪笑着回答:“挂在床头相片上的人是醇亲王,那是我亲爹,你觉得我会弄错吗?”话音刚落,在场的专家愣住了,气氛非常尴尬。
溥仪指出照片中的顶戴也不符合光绪皇帝身份,经他这样一说专家们才发现错误。因为当时是开放日,游客众多,聚集过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这样一来溥仪也就不能继续游览了,不过他指出的几处错误后来很快得到改正。
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不知是害怕触景伤情还是其他原因,此后,溥仪再也没有去过故宫。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在1964年出版。1967年,溥仪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葬于八宝山。1995年,尚在世的李淑贤,把溥仪的骨灰挪去清西陵旁边的华龙皇家陵园。
(责任编辑:刘跃清)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