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条街和三大名著

时间:2023/11/9 作者: 钟山风雨 热度: 19587
刘明芳 徐怀庚

  

  淮安是座历史文化名城,现今城中还留有多条上千年的历史街巷,诸如:周恩来故居地附马巷、《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故居地打铜巷、抗倭状元沈坤故居地竹巷街、《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故居地西长街、民族英雄关天培祠地县东街等。而在众多名街名巷中,有一条街和我国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均有历史渊源,它就是淮安城西门的太清观街。

  太清观街在淮安城镇淮楼西路,从周总理故居附马巷向西行400多米,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南接镇淮楼西路,北通西门大街,街长500多米、宽5米多。太清观街街名来自这条街上的一座始建于汉代的道观——太清观。太清和上清、玉清是道教神仙中的“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早在秦汉时期(前221—21)至晋朝(265—420)初年,淮安隶属于射阳郡。据《续篡山阳县志》记载,当时就建起了西门太清观和东门紫宵宫(新中国成立初期还存有),是早于城池的建筑。自建成后,其规模不断扩大,且有名道名师主持,八方道士慕名而来,随后太清观附近又建起了紫极宫。居住在太清观、紫极宫周边的居民百姓,便将街道取名为“太清观街”。太清观在唐代曾改名为百鹤观,宋代又改为天庆观,元代改为玄妙观,明代又改为太清观。但太清观街名始终未变,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时期,太清观街改名为“进步巷”,“文革”结束后,根据街道居民的要求,又恢复具有上千年历史的老街名——太清观街。

  我们先来说说《西游记》和太清观街的关系。《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淮安河下打铜巷人,打铜巷与太清观街近在咫尺。始建于汉代的太清观和紫极宫两座道教建筑,经过历朝历代的多次修缮,规模宏大,影响广泛,院内墙上绘有道教各路神仙。另据明正德《淮安府志》记载:紫极宫内有李公麟画猴戏马,马惊而圉人鞭之,时称奇笔。宋朝陈师道有一首《猴马》(有序)诗文中说:“楚州紫极宫有画,沐猴振索以戏,马顿索以惊,圉人不测,从后鞭之。人言沐猴宜马,而今为累,作诗以导马意。(韩鄂《四时纂要》曰:常系狝猴于马坊内,辟恶省百病,令马不着疥。)沐猴自戏马自惊,圉人未解猴马情。猴其天资马何罪,意欲防患犹伤生。异类相宜亦相失,同类相伤非所及。志行万里困一误,吐豆龁荄甘伏枥。”

  吴承恩的家在太清观街北边,他进城去府学、会友等大多是从河下湖嘴大街运河码头,乘船到淮安老西门码头下船。研究吴承恩生平的蔡铁鹰在《大道正果——吴承恩传》书中写道:“吴承恩经常去城里的府学,听取学正、教谕的教诲指导。河下进淮城有车有船,车船都是专门的交通工具,还算干净宽敞,力资也就不多的几文。一般说来,他喜欢坐船。”吴承恩从西门码头下船去府学,必经太清观街。太清观街上的太清观和紫极宫,是当时淮安城内最有名气的道观,且有大量的道教神仙壁画、塑像。吴承恩是个好奇之人。他在《禹鼎志序》中称,自己“幼年即好奇闻。在童子社学时,每偷市野言稗史,惧为父师诃夺,私隐处读之”。

  研究吴承恩生平的专家刘怀玉在《〈西游记〉与淮安》文中说:“……城内西部太清观街,就是因为这条街上有一座太清观而得名的……当时观内有东西画廊庑,绘以群仙、诸星、天地、水府之像。金碧炳耀,钟鼓铿鍧,为其瞻于一郡。吴承恩父亲吴锐即是一位好古的老人……遍历近郊古寺。他的独生爱子吴承恩小时候,大概常常就是他的伴行者,或者还能经常听到吴老先生的即兴指点。吴承恩就生长在这个环境之中。他经过耳濡目染,旁求曲致,获得了大量的佛、道故事,逐步领悟了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为他后来创作《西游记》打下了思想基础……壁画为吴承恩描绘天上诸仙、水府龙宫增添了不少的感性知识。”

  接下来再说说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与太清观街的关系。《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著书处旧址,位于太清观街东侧100多米处。门口挂有两块牌匾,一块是由淮安市人民政府于2009年6月12日立的“施耐庵著书处旧址”牌匾,另一块牌匾上写道:“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明初携家迁居山阳(今淮安)此宅。并成书《水浒传》,直到去世。旧址现有房屋数十间,对研究施耐庵的人生轨迹具有重要价值。”旧址院门朝西,现存的数十间房屋都是青砖小瓦,抬梁结构硬山式建筑,有精美的砖雕、木雕,为多户居民居住。虽然院落内搭建、改建严重,但明清时代淮安民居的风貌仍在,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据有关资料记载:该旧址是施耐庵父亲施元徳在淮安为他寻得的“好住家”,施耐庵在这里创作了《水浒传》。施耐庵去世后,葬于淮安,淮安王道生为施耐庵写了墓志铭。数十载后,一个自称其孙者施文昱(述元)将祖坟迁至兴化新垛镇施家桥。至今在淮安城内还流传着施耐庵为刻画出《水浒传》中不同人物,请画匠画几十个人物于院墙上,男女老少,不一其状,他每日捧茶,立画前所思所想,务求一人一精气神的传说。细读《水浒传》可以从中看到许多淮安的老场景、老地名。施耐庵也最终将宋江招安,封楚州兵马总管,让宋江等人归属淮安,结束全书。《水浒传》第一百二十回中有:“楚人怜其忠义,葬在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内,建立祠堂,四时享祭。”宋朝时楚州即淮安,淮安历史上也称过山阳等城名。宋江、李逵、吴用和花荣死后都埋葬在淮安南门外蓼儿洼。

  施耐庵的學生《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一直在施耐庵身边侍候,直到施耐庵74岁去世后,他才带着未完成的《三国演义》书稿离开淮安。另据有关资料记叙:“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淮安有人还能确指施耐庵的书斋以及隔壁罗贯中的寓所。” “施耐庵死后,罗贯中在淮安城又住了几个月,他把施耐庵留下的书稿作了一番整理,特别是后五十回。他先后联系多家书坊想把它刻印出来,以了却老师的夙愿,无奈没有一家敢承印歌颂‘强盗的书。”

  如此说来,中国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淮安太清观街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现在太清观街及周边街巷和不少房屋基本保持新中国成立初期风貌。

  (责任编辑: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