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陕北盐政风波始末

时间:2023/11/9 作者: 钟山风雨 热度: 15299
张来林

  

  国民政府卡脖子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经历了“七七事变”和“八一三”淞沪会战,国民党军失利,损失惨重。严峻形势迫使国民党调整对内政策,走上国共合作、共渡劫难之路。不久,全国各地爱国青年一批批涌入陕甘宁边区和华北根据地,八路军及地方党政军人员扩展迅速。当时,陕甘宁边区财政主要靠国民政府拨付的军饷、后方及海外进步人士的捐款来维持,外援占边区财政的一大半。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停止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将对华政策转变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受其影响,国民党由积极抗日转为消极抗日,并制定出“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在军事上,国民政府指使胡宗南部进攻陕甘宁边区,让阎锡山策动晋西事变,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在八路军方面遭遇失败后,国民党将军事摩擦重点转向华中的新四军,先后挑起定远、半塔、郭村、黄桥等冲突,皆败北,1941年1月更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

  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不仅停发新四军军饷,连八路军的军饷也停发了。此外还对陕甘宁边区等共产党开辟的根据地进行军事包围、政治蚕食、经济封锁,企图全方位封堵陕甘宁边区,扼杀日益壮大的中国共产党。

  陕北本来就地瘠民贫,靠一百万民众养活边区十万部队和地方工作人员,压力山大。边区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面临着缺衣少食的严峻形势。毛泽东在1942年所寫的《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一文中描述道:“最大的一次困难是1940年和1941年,国民党的两次反共摩擦都在这一时期。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

  共产党人没有被困难吓倒,制定“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方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化工专家克难关

  食盐自古就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从春秋时期开始,我国就开始盐铁专卖,盐铁成为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以后历代皆沿袭之。陕北的池盐储藏量丰富,但陕北池盐含芒硝等杂质多,因生产工艺落后,千百年来只能出产质量低劣的苦盐,不受市场欢迎。

  1937年,之江大学肄业生、青年化学家华寿俊辗转来到延安,先后在抗大、延安自然科学院等工作。华寿俊是江苏省宝应县华家滩人(今属金湖县银涂镇),才华出众,才思敏捷。

  此前,陕北盐业生产经营为私有制,盐田、盐坝为地主和小生产者所有,边区政府在三边设立税务局,只管征收盐税。华寿俊利用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对陕北的池盐进行了分析,反复试验,研究出分离芒硝、碱等矿物质的工艺,应用于工业生产,帮助边区解决了三边池盐的杂质问题,使陕北的苦盐变为优质食盐,边区食盐一举成为市场上的畅销货。

  1940年6月,边区政府将主要盐田、盐坝收归公有,交军委后勤部接管盐业生产,大力提高产量。于是,食盐成为边区政府除公粮之外的最大收入,占边区对外出口的90%,成为边区的战略物资。边区盐税收入迅猛增长,1940年盐税仅4.4万元,1941年近40万元,1943年达400多万元,1944年达2400多万元,1945年近1.8亿元,承担了边区70%的财政来源。

  只有把边区北部出产的优质食盐运到边区南部,才能换取边区紧缺的粮食、布匹等物资,边区为此开展了全民性运盐、销盐运动。首先发动群众修通了一千多公里的大车路,接着组织每户参与往外驮运盐。定延线群众为此编了顺口溜道:“今年民国三十年,边区经济正困难。定延路上是九站,边区政府把令传。调工调民路修宽,计划三年要修完。发展运输把盐运,克服困难渡难关。”

  运盐引发的争论

  为把大量优质食盐源源不断运销到南部,1941年5月中共西北局作出《关于运销食盐的决定》,决定实行带有军事化、半强制性“官督民运”的全民运销食盐政策:全边区成立食盐运销委员会,西北局书记高岗任主任,军队负责人为各路运销司令,县、区、乡、村四级分别成立运盐总队、大队、小队、组,由党政正职干部亲自挂帅,督促民众运销食盐,完成运销食盐的指标。

  此时,食盐的运销事关陕甘宁边区的生死存亡,是边区的希望所在。以高岗为首的中共西北局要求边区政府组织广大民众运销食盐,渡过难关。为此,边区党政部门间爆发了关于如何运销食盐的大争论。

  当时延安计划出口食盐60万驮,其中6万驮分配各县由群众义务驮运,虽仅占任务10%,因该任务具有大面积、持续性,严重影响边区农业生产,加重了广大干群的负担,出现《抗战以来的陕甘宁边区财政概况》报告提及的“经过经年的干部动员,县长、县委书记亲自带上运输队露宿风餐,往返运盐……大家都拖疲了,群众也烦了” “人民负担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等劳民情况,基层干群颇有怨言。

  以边区政府领导林伯渠、谢觉哉为首的“仁政派”与以高岗为首的“劳民派”为此发生了争论。林、谢二老发现运盐工作存在的劳民问题,并开展相关调研,他们主张“盐的运销应由政府管理,实行自由贸易,即使有强制,也应以政治动员和群众压力为限,不应把运盐变成军事性质的”,以高岗为首的西北局则坚持“官督民运”的运盐政策不动摇。谢觉哉为此写了《华定池盐运销研究》,送交毛泽东决断。

  毛泽东亲解矛盾

  因为食盐的运销事关边区的生死存亡,毛泽东洞悉其中的利害关系,他认真听取双方的意见,最终旗帜鲜明地站在西北局这边。但毛泽东不是靠压服,而是亲自出面反复做林伯渠、谢觉哉等人的思想工作,慎重调处边区党政之间的矛盾。

  两害相权取其轻。1941年七八月间,毛泽东给林、谢二老写了十封信,并与二人多次长谈,要求二人不能仅从经济角度,还要从政治角度看待运盐问题。1941年8月13日,毛泽东就陕甘宁边区的财经问题作了总结发言,指出边区财经问题主要矛盾一是人民负担过重,二是出入口不平衡,解决的方针一是发展经济,二是大量出口盐,平衡出入口。1942年12月,毛泽东在《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报告中解释道:“盐是边区的很大富源,是平衡出入口,稳定金融、调节物价的骨干,很大一部分赖盐以交换外货,相当大的一部分军队工作人员赖盐以维持生活或补助生活,盐又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故对于边区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此外,毛泽东指示高岗等开展调查了解,总结运盐工作的是非得失,尽量避免失误,提高工作效率。鉴于每户运盐不利于节约人力畜力,加上不少农户缺少长途运输的经验,南区合作社主任、共产党员刘建章建议各农户以公盐代金方式向合作社入股,由合作社包运包缴的办法,得到农民响应,年底南区合作社超额完成了全区公、民盐的运销任务。毛泽东对南区合作社边区的做法高度肯定,予以推广,并授予刘建章“特等合作英雄”称号。于是,边区普遍推行南区合作社的做法,1944年陕北合作社的驴马等畜力达6267头,承担了边区运盐的主要任务,减轻了广大干群的负担,边区顺利渡过了难关,最终迎来了抗战胜利。

  (责任编辑:吕文雯)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