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复礼书院的故事

时间:2023/11/9 作者: 钟山风雨 热度: 15645
李晓斌

  位于赣西边陲莲花县闪石乡的复礼书院,是一所古老的学府,是王阳明心学的传播之所。在明清时期,其影响很大,乃人文胜地。复礼书院由明朝理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刘元卿创办,始建于明朝隆庆六年(1572)。复礼书院的组建,完全是民间行为。假如没有刘元卿的科举与仕途的失意,也许就没有复礼书院。礼部会试,因为当朝宰相张居正的掺和,改变了刘元卿的人生发展方向。不能居庙堂之高,只能处江湖之远,要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儒者胸怀,最好的途径就是办学。书院成了民间失意士子心目中的巍峨庙堂。

  刘元卿跌宕起伏的一生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的春夏之交,赣西莲花县东北部山顶的石城洞居然连发三天三夜大水,潮水哗哗奔涌而出。水从何而来,这就奇了!乡民认为这是要出大人物的征兆。离石城洞15里的南溪,恰好有个男婴诞生。他就是刘元卿。28年之后,刘元卿在石城洞前创办书院,还出了本《石城洞志》,留下了大量歌咏石城洞的诗文。“野鸡叫残岩下月,飞泉击破洞中天”是刘元卿题石城洞的楹联,刻在洞壁上。

  刘元卿,号泸潇,人称“泸潇先生”,是王阳明学派的大腕。两次受到皇帝征聘,又称刘聘君。先后做过国子博士、承德郎、礼部主事,曾经代表朝廷接待朝鲜使节,达成两国互市。

  元卿从小发奋读书,隆庆四年(1570)在江西乡试中夺魁,只是进京会试受挫折。考场上,踌躇满志的他做梦也想不到,一把无形的刀剑正在逼近自己。史书记载,刘元卿因会试忤张居正,差点成刀下冤魂。

  刘元卿痛斥时弊的真话,被宰相张居正误认为反党。张悖然大怒,派杀手盯梢刘元卿,以便顺藤摸瓜,查获党羽。一路跟踪观察,杀手不見刘元卿的叛逆举动,耳闻目睹的反而是刘对黎民社稷的拳拳之心。杀手钦慕刘温文尔雅的风度,感动于他的报国热情,决定放弃追杀计划,直接说出了来意,奉劝刘好生保重。

  刘元卿听了杀手的劝告,不禁悲从中来。自己的一番报国热情居然被误解,心中的那团火焰瞬间给一场无形的暴雨浇灭。回到家乡,心灰意冷的刘元卿埋头做学问。然而,饱读圣贤书的刘元卿并没有成为一名不问世事的隐士,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依然在内心深处熠熠生辉。他见乡民未受教化,便有意于教育。他先是在南溪的寺庙里收徒传授诗书礼义。隆庆六年(1572),创立复礼书院。书院学规严密,教学有方,有志之士不远千里前来求学,海内学者仰慕刘元卿如泰山北斗。刘还创办了识仁、中道等书院,教学规模相当大,远近学生达一二千人。他被誉为“江右四君子”之一,经地方有识之士推荐,得到朝廷赏识。万历癸巳年(1593),朝廷派人到他家中,授予国子博士,第二次征聘他去做官。刘元卿还是没有答应。安福县令亲自出马,动员他去赴命。盛情难却,刘元卿在朝廷做了三年礼部主事,就辞职返乡,继续讲学。

  在家乡,德高望重的刘元卿与当地衙门一起,处理好了安福、攸县的界田纠纷,平定了尧水的强盗,深得周边县乡百姓的信赖。

  明朝万历三十七年(1609),66岁的刘元卿无疾而终,葬于石城洞旁的山上。他的弟子在复礼书院筑近圣馆祀奉他,私谥“正学先生”。

  复礼书院的流风余韵

  刘元卿在偏僻的赣西山乡,播下了一颗文明、礼义的种子。泸潇理学,成为照亮长夜的灯盏;莲花县,因此而成为文化礼义之邦。

  因会试的策论惹怒张居正、险遭杀祸的刘元卿回到家乡,一门心思治学著书。当他看到乡风粗陋,民不识丁,遇事则蛮不讲理,动辄粗口相加,以强凌弱,孔孟礼义荡然无存。刘元卿觉得如此下去,人与禽兽无异。只有施行教化,让乡民懂得礼义廉耻,对文化和道德怀揣敬畏之心,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切。隆庆六年(1572),刘元卿奔走呼号,以他的影响力带动武功山二十四姓于当年十月在书林村创建书院,次年三月竣工。书院面禾山,背武功,冠名“复礼”,奉王阳明为先师,供奉王阳明等四位儒学大师神位,因此复礼书院又叫“四贤祠”。书院内有明德堂、东林观、三一庵和留帖阁等建筑。刘元卿逝世后,后人立牌祭祀,四贤祠成为五贤祠。

  刘元卿热心传播正学。学院正厅的八条屏,镌刻王阳明的道德文章。这八条屏保存至今,现留存于宾兴祠的阁楼上。书院大门题有“礼门义路,圣域贤关”八个字。这既是对书院宗旨的定位,也是对人性修养的执着追求。他要让世人回归先贤倡导的礼义上来。

  书院时常举办会讲,规模盛大,著名王门思想家王时槐、邹元标等硕儒往来其中,在此执教,激扬文字,探讨心学,以致海内慕名来的学者“千里负笈,履满户外”,书院成为江右一带的文化圣地。从书院楹联“此地即泸水潇山圣境,其人有鹅湖鹿洞遗风”,可见当时书院之盛。崇祯年间,尽管刘元卿已经作古,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依然慕名而来,特意游览了复礼书院和石城洞,并写进了他的游记。其后,书院多次修复、重建。清同治七年(1868)重修时,书院建筑有所改变,左为留帖阁,右为集贤馆,后为崇德堂,三一庵位于院外。

  书院累经变迁,遭遇波折,甚或毁灭。明万历七年(1579)神宗诏毁天下书院,复礼书院巧妙更名为五谷神祠,暗中办学。风波一过,便改回复礼书院。民国后,书院演变为新式教育学堂,最初为东区高等国民学堂,1945年科学家李鸣冈创建私立复礼中学。1949年后,先后为复礼小学、复礼初级中学、湖上中学、莲花县第三中学、复礼中学等。直至上世纪70年代,书院的主建筑一直未毁。进入80年代,书院建筑逐渐消失,1989年主建筑拆除,书院完全被学校新建筑替代。不过,作为办学场所的性质一直未改变。由于受刘元卿的影响,当地乡民至今重视礼义。复礼中学更是代有才人,民国教育家李鹿仙、沙漠学家李鸣冈、央视报道过给地球做彩超的地球物理学家李向阳和书画家蔡正雅先生等,为古老的复礼书院增添了亮丽的人文色彩。

  随着人们对复礼书院价值认识的深入,重建书院呼声日高,政府顺势而为,正在筹备恢复原有格局,还其古貌。

  《绝交帖》的来龙去脉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国书法史上一件著名的草书作品。相传为李怀琳仿作,共159行,1209字,现藏日本。李怀琳是洛阳人,唐太宗时(627—649)供职待诏文林馆。工书,善草、隶,师法二王而自成一家,善于临写,好为伪迹。汤垕评价《绝交帖》筋肉丰壮,位置典古,云行流水,浑然无迹,品格悠然而高超。

  这一宝贝是如何传到复礼书院的呢?

  《绝交帖》最初由南宋宰相韩侂胄珍藏,元代书法家鲜于枢受此帖影响很深。元末法帖流入安成,先后为彭伯圻、刘志达收藏。刘将它送给张御史,张的儿子尚宝将帖献给安福县令杨廷筠。杨将其视为安成重宝,离任赴京之际,他将帖交给了复礼书院的刘元卿,委托他好好保管。

  为此,刘元卿特意建了座留帖阁,并请吉水名流邹元标作记。关于《绝交帖》有三种说法。汤垕认为此帖为李怀琳仿嵇康书。而文征明则认为是仿王羲之的帖。罗公廓则直接认定为右军真迹。不管这一法帖的作者是谁,书法的风格属于“二王”面目。

  古人得一帖则书法精进。复礼书院藏此宝帖,自然是名重一时。山野之地藏此珍贵名帖,刘元卿不放心,怕万一有闪失。杨廷筠到京都做了监察御史,与意大利来的传教士利玛窦交往,竟然信奉上了天主教,辞了高官,定居杭州一门心思传教。刘元卿得知消息,就写信给杨廷筠,并托一个彭姓书生将《绝交帖》送还给杨。

  就这样,《绝交帖》离开了复礼书院。不过,书帖所带来的墨香文气,依旧氤氲在吴头楚尾。

  流传到了日本的《绝交帖》其实是赝品,为双钩摹本。而当初复礼书院珍藏的《绝交帖》,从邹元标写的《留帖阁记》来看,当为真迹。只是真迹如今在哪里呢?杨廷筠以不贪为宝,不私其宝,动辄托人保管,这或许是《绝交帖》失传的原因。当初,杨将此帖交给刘元卿,事实证明,刘元卿不愧为正学先生,确实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最终他做到了完璧归赵。假如杨廷筠又将《绝交帖》托给他人保管,而所托之人并非善类,那么《绝交帖》就可能流入市场,变成一堆白花花的银子。这是否是《绝交帖》真迹下落不明的原因?或许刘元卿所托的彭姓书生,见宝起了贪心,也未可知。

  《绝交帖》真迹流落何方?这是一个永远的谜。

  (责任编辑:武学沪)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