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就读的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初、高中六年,在我人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令我永生难忘。
早在我幼時,父母因病撒手西去,于是我们兄妹三人便成了社会上的孤儿。因生活所迫,年幼的哥哥只得外出当学徒。妹妹6岁,无人抚养,托人帮忙抱给一农户人家当童养媳,常常挨打受骂,日子过得很苦。我也无路可走,只得跟着一位远房亲戚干活,亲戚家远离县城,住在一座山上(明月山),小小年纪,我每天要从山下往山上挑水做饭,砍柴、洗衣等样样都干,生活苦不堪言。记得有一次从山下池塘挑水往山上走,因为下雨路滑连人带桶滚下山去,落入池塘,差点淹死,后被放牛的老农救上岸来,我欲哭无泪,此事至今仍难以忘怀。
我白天干活,夜晚读书,跟着那位曾当过小学老师的亲戚学写字、学算术、学打算盘,因山上没有电,经常借着煤油灯学习到深更半夜。我相信,书卷有情,一定会帮助我。由于有一些文化基础,我报名参加了县重点小学的招生考试。那一天,我终于走出大山,考取了桃源县重点小学——漳江完小,后担任了少先队大队长,并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省重点中学——常德市一中。初中三年先后任班长、团支书至毕业,直升到一中高中。高中时代正处于国家最困难时期,人民的物质生活处于极其困难之中,全国绝大多数人都在饿肚子,何况正处于成长发育之中的中学生,虽有国家每月补贴粮食,但仍然吃不饱,学校食堂时常煮稀汤寡水的稀饭,或以瓜菜代。许多同学利用假期回家贴膘,填饱肚子。我由于无家可归,经济上无来源,仅靠兄长当学徒的一点收入贴补也无济于事,所以,经常因交不起伙食费遭到食堂停餐通知,回想起来,这期间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有一天实在饿得不行了,只好拿了学校奖给我的甲等奖学金跑到街上买了一块面包,狼吞虎咽填饱饥饿的肚子,真正体会到人饿急了是什么滋味。
生活中的困难,更增添了我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我坚定的信念,就是渴望品学兼优,将来有个好前途。高中三年是我人生中打好基础的关键三年,由于表现突出,我被选为学生会副主席、团总支书记,后又被学校指定为民兵团(当时学校初、高中生加教职员工共5000余人)副团长。社会工作繁多,我既要刻苦学习,保持良好成绩,又不能放松学生会的工作,思想上压力很大。记得我经常是不分昼夜地读书、背书、做题,比别人付出得多,遇到难题,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社会工作也常常利用假日或晚上补做。基本上做到了学习和工作两不误,受到老师们的好评,曾几次被学校评为“五好学生”及多次获得甲等奖学金。
1961年6月,临近高中毕业,同学们都在紧张复习,准备高考。我被突然通知到市人民医院体检,不久便得知是军委总部到我校招保送生,当时我的心情溢于言表,只是渴望体检能顺利通过。同时,面对政治条件要求高、学业成绩好等条件,我当时的心是七上八下。能否如意,内心十分焦急。好在体检复查合格了,其他方面学校了解我,我还是信心满满。好容易熬到7月初,学校终于通知我被保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三部学习。对于我这个出身孤儿、家境贫寒的学生来说,这真是梦寐以求的事。我的心情异常激动,彻夜难眠。睡梦中还常常梦见学校党支部小楼前张贴的大红榜。
时隔56年了,这份已经发黄的保送录取通知书,迄今我还完整地保存着。上面写着:“我们高兴地通知你,为着国防建设的需要,你已被党委保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三部学习,这是你最大的光荣,谨向你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望你接到通知后,迅速作好准备,按期报到,准备接受祖国和党交给的崇高而又艰巨的学习任务,努力将自己锻炼成又红又专又健的人民战士,以保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捍卫世界和平。”我也永远记得录取通知书的日子:1961年7月11日。报到的地址是常德市大饭店三楼,新生集中的地点是常德市委党校,我光荣入伍的日子是1961年7月18日。于是,我手攥着稚嫩的青春,怀揣着美好的梦想,告别了同学、老师,告别了哥嫂、亲友,告别了可爱的故乡,踏上了新的征程,开始我的军旅生活。在军校七系即无线电雷达专业本科四年毕业后,上级要选拔一批年轻干部充实到院校机关工作,我主动放弃了新学专业,从事政治工作。后留校在校政治部任组织干事。先后在总参三部、二部(情报部)政治机关工作,共奋斗了26个年头,以部队正团职职务转业到省委统战部和省政协机关工作,后被转为省政协办公厅副巡视员,直至2001年退休。
(责任编辑:武学沪)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