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奉化,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乡,在我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来,尤其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方针的指引下,奉化做了大量对台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成为对台工作的重要窗口。
修复蒋氏墓宅
“数典不忘祖”,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观念,蒋氏父子也不例外,而且较常人更深。这里有他们的先祖陵墓、旧居别墅、亲朋故旧。蒋介石在大陆执政时,22年中回家乡24次,除侵华日军占领奉化5年外,几乎年年都要来家乡祭祖扫墓、会亲访友;到了台湾,仍念念不忘祖坟旧居,关心家乡一草一木。当蒋介石母亲王氏坟墓在“文革”中遭到破坏的消息传到台湾,蒋介石曾经为之寝食不安;而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蒋氏墓宅修复一新的消息传到蒋经国的耳朵里,蒋经国感到十分欣慰,多次向人表示:共产党做了一件好事,共产党的情他领了,这笔钱应该由他来出等等。
有鉴于此,中共中央在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的第一个重大措施就是修复蒋氏墓宅。1949年,蒋介石的家乡溪口解放前夕,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曾电令浙江前线指挥部首长:“在占领奉化时,要告诫部队不要破坏蒋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因此蒋介石撤退台湾后,蒋氏墓宅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蒋氏故居有人维修,蒋母墓道有人看管。但在文化大革命社会动乱的情况下,蒋氏坟墓遭到“红卫兵”破坏,蒋氏故居也因岁月流逝,局部破损,需加修缮。1979年春节刚过,中央即布置任务,下拨专款,命奉化县委修复蒋氏墓宅。经过两年多施工,至1981年9月,蒋介石父、母、胞妹,蒋经国母亲4处坟墓全部修复,被单位借用的蒋氏故居丰镐房、小洋房也全部腾退,并修缮一新。
第一个以官方名义把这一信息传给蒋经国的是美籍华人陈香梅。她是抗日战争时期援助中国抗战的美国志愿空军“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将军的遗孀,在海峡两岸高层都有很好的关系。1980年12月31日,她来到北京。她的舅父、时任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的廖承志,把她邀到家里,取出一叠刚刚修复一新的蒋氏坟墓(当时故居尚在修缮)的照片,对她说:“你把这些照片带给蒋经国,告诉他,‘你的先人坟墓已经修复,你派人回来扫墓,我们欢迎。”陈香梅把这些照片带入台湾,亲手交给蒋经国。蒋经国仔细看了一会儿,说:“好,我知道了。”(根据中央台办工作人员回忆)之后,经常有人把溪口照片、录像带给蒋经国,都触动了蒋经国的感情。1987年,蒋经国的亲家汪德官,得悉蒋经国已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便带着女儿汪长诗(蒋孝武前妻)从其定居地日内瓦到台湾探望蒋经国。途经香港,新华社香港分社台湾事务部部长黄文放,到汪氏父女下榻的宾馆,把一盒录像带交给汪氏,托其转送蒋经国。汪氏父女进入蒋经国官邸,把录像带交到蒋经国手上,说“这是那边一位朋友送给你的”。蒋经国心领神会,屏退左右,三人一起观看录像。武岭门、丰镐房、小洋房、王氏墓、毛氏墓……溪口镜头一一出现,当看到当地政府官员和蒋氏亲友在其祖母和母亲墓前祭扫时,蒋经国禁不住流下了眼泪。录像放完后,蒋经国说:“共产党的情我领了。”不久,蒋经国下令,开放台湾民众回大陆探亲。此前,蒋经国曾派亲信沈诚来大陆,拜会了国家主席杨尚昆,带去了国共和谈的条件。蒋经国准备次年1月研究选派代表问题,可惜时不假年,突然于1月13日病故,致使和谈戛然中止。沈诚还被李登辉关入牢房。蒋氏墓宅的修复,对改变蒋经国对我党的态度,对海峡两岸局势由紧张趋向缓和,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
礼送亲人入台
人都有亲情,尤其是受恩之情。蒋氏父子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有很深的纲常伦理观念,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礼待亲友、不忘恩德,是他们为人的信条。他们离开家乡以后,仍念念不忘留在大陆的至亲好友。1965年,蒋介石的萧王庙孙氏舅母,年过九旬,丈夫早逝,子女分居,晚景凄凉。蒋介石的原侍从秘书汪日章上书周恩来总理,诉说了往昔蒋介石与孙氏舅父母的亲密关系。舅父孙琴风,曾在宁波开一家森顺木行,蒋外出或回乡,常在木行食宿,出国留学,曾获资助。舅母蒋妙缘,且是蒋的族姑,亲上加亲。“二次革命”失败后,蒋遭袁世凯政府通缉,到萧王庙躲避,得到其舅母掩护,幸免于难,舅母卖掉20亩良田,助其出国。故蒋介石对孙氏舅父母常怀感恩之心,发迹后多次到萧王庙探望。汪日章最后希望周恩来给予关心。信发出不久,上海即来人,把蒋妙缘接到沪上,做好工作,由女婿王仁和陪伴送往台湾。蒋介石得悉舅母来台,解除禁令,特许入台,并亲到机场迎接。1990年,笔者出差北京,遇中央统战部三局局长徐尚元,谈起此事,原来蒋妙缘就是他当年在上海工作时经手送往台湾的。蒋妙缘与蒋介石有如此亲密的关系,解放后安然无恙,且礼送入台,令蒋介石感动。这年,蒋介石将穿梭往来海峡两岸、热心为国共和谈牵线的曹聚仁,接到台湾日月潭,商量了六项条件,命曹与大陆沟通。可惜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秘密和谈受政治影响而停止。
1979年12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经过一年贯彻,获得台属热烈响应,调动了广大台属的积极性。蒋经国的堂妹蒋元翠,与蒋经国、蒋纬国兄弟有很近的血缘关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她的丈夫宋涛,曾任溪口武岭农场场长,与非常关心家乡农业发展的蒋氏父子,交往颇多。宋涛后得蒋介石提携,任兰州军牧场场长,少将军衔。1949年,宋涛带3个儿子去了台湾,到1979年,长子爱章已成为国民党将领,儿子鸿章曾任蒋纬国副官。蒋元翠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留在家乡,经过30个春秋,生活也已安定。她根据自己条件,愿意赴台湾做蒋氏兄弟和溪口去台人员的工作。那时她刚刚被选上奉化县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就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启程了。蒋经国“禁人不禁己”,蒋元翠顺利进入台湾,一段时间还住在蒋纬国家里。蒋元翠出身名门,受过良好教育,当过武岭学校教师,为人识事明理,并善于交往和言辞,入台后以亲身感受,向溪口乡友传递了我党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政策,其独特作用,是任何官方宣传所不能替代的。
落实台属政策
1981年,中共中央下发(1981)44号文件,落实台属政策。奉化县委对此十分重视,常委会组织学习,成立了落实台属政策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在溪口镇和岩头、畸山两公社搞了试点,召开了贯彻44号文件工作会议并作出全面部署。经过深入工作,为全县150余户台属落实了180余个政策问题,其中纠正冤假错案及解决遗留问题30起,纠正错误开除公职8起,错误开除党团籍3起,退还被挤占房屋33户、99间,清退“文革”期间查抄财物116户、1054件。还根据“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原则,在经济上、生活上以及子女入学、招工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在落实政策的同时,对台属在政治上也作了适当安排。有6人当了人民代表,14人当了政协委员,43人当了国家干部。此项工作结束后,县委向上作了专题报告,受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肯定,并转发各地有关部门。
党的关怀温暖了台属们的心。他们积极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热心投入对台工作,起到了其他界别人士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一年零九个月之后,溪口蒋氏墓宅修复。1981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领导人胡耀邦在首都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大会上宣告“奉化茔墓修复一新”,引起了台湾、港澳、国外人士的广泛注意。各国驻京记者纷纷向我国外交部提出采访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故乡——奉化溪口的要求。经外交部同意,1981年11月10日,美、法、日三国9家新闻媒体的13名记者,首访溪口。应记者们的事先要求,把居住在奉化县城和外地农村的蒋氏主要亲友——蒋经国的舅母张定根、姨妈陈志坚(毛氏义妹)、原蒋家账房唐瑞福接到溪口,接受记者面对面的采访。记者们对均已年过古稀的三位老人的出现,似乎感到意外。他们首先以怀疑的目光提出一些试探性的问题:“你们与蒋介石先生是什么关系?”“请谈一下你们第一次见到蒋介石先生的情况。”“他给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三位老人一一作答。当记者们相信三位老人确系蒋氏亲友后,纷纷举起照相机,抢拍镜头。“咔嚓”之声,此起彼落。安定下来后,他们开始提出一些更深一层的问题:“你们作为蒋氏亲友,共产党执政后有没有受到株连?这几十年是怎么过来的?”回答后又追问:“在许多政治运动中有没有受到冲击?文革中有没有挨整?”记者们听了三位老人得体的回答,又看到他们身体健康,脸色红润,思维清晰,才相信中共领导人在首都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大会上说的“我们没有用国民党对待共产党的办法来回报”这句话是不虚的。
接着,记者们参观了修复一新的丰镐房、小洋房、蒋母墓道、毛氏墓等蒋氏遗迹。回去后,他们在各国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了大量报道、通讯。日本《读卖新闻》《每日新闻》的专电说:“这是解放以来第一次有驻京外国记者团前往访问。”日本《共同社》记者惊叹:“这表明了中国对祖国统一的热情,不能不令人感到中国政治的复杂性和振幅!”日本《每日新闻》记者所写的通讯,在《三位老人追忆往昔》的标题下说:“因中国对台湾关系的加强,他们又出现在外国人的面前。”《共同社》记者在一篇通讯中说:“三人异口同声谈论的只是中国政府的热情照顾和盼望蒋回国的心境。”美国《洛杉矶时报》记者在报道中说:“蒋家的旧居、祖坟……现在予以修复,不仅是对台湾方面的友好表示,也符合中国的传统。”
以后陆续有外国、港澳台记者来访,规模最大的是1986年4月19日12国34家43名驻京记者来访。蒋经国的外甥女王珠凤、族人蒋维义、账房唐瑞福接受采访。记者们提出了17个问题,都问及了我党对台属的政策,王珠凤等都以亲身经历与感受作了得体的回答。采访结束时,记者们反映:溪口风光这么好,蒋氏故居修得那么好,蒋氏留在故土的亲友生活得这么好,这些都超出了来前的想象。
客待蒋氏后裔
经过14年的不懈工作,逐步化解了蒋氏后裔的历史恩怨。从1993年开始,他们陆续回家乡祭祖、观光、探亲,并应邀参加奉化举办的许多活动。我们本着既往不咎、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精神,又考虑到蒋氏家族在海内外的巨大影响,所以给予特殊礼遇,至今已形成了经常往来与良性互动。
最早过来的是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和她的女儿蒋友梅。1993年8月4日,徐乃锦第一次踏上了婆家的土地。她到奉化后,首先祭扫了蒋介石的父亲肃庵墓、母亲王氏墓、胞妹瑞莲墓、发妻毛氏墓以及胞兄介卿墓,一一献了花圈花篮,并观看了玉泰盐铺、丰镐房、小洋房等蒋家故居。在浏览了雪窦寺、妙高台、千丈岩等溪口风光后,还按照溪口的风俗,在蒋家故居丰镐房的报本堂摆了一桌“七月半羹饭”祭祖。奉化市的钱子辉市长亲自出面接待,给予很高礼遇。当钱市长赠送金银绣座垫、千层饼、黄桃罐头三件奉化土特产时,徐乃锦高兴地对女儿蒋友梅说:这些礼品很珍贵,座垫给你祖母用,饼和罐头让家人分享。第二批来溪口的蒋家直系是蒋孝勇一家。1996年8月2日来到溪口,此行共5人,妻子蒋方智怡和三个儿子蒋友柏、蒋友常和蒋友青。蒋方智怡以后成为溪口常客,还多次来商量两岸共修《武岭蒋氏宗谱》,并携蒋孝武之子蒋友松夫妇前来参加圆谱庆典。她在接受《奉化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我愿意做溪口风景区的代言人,向外面宣传家乡风光。”接着,1996年10月25日,蒋纬国夫人丘如雪(即邱爱伦)与儿子孝刚前来溪口。祭扫了先人王氏墓和毛氏墓,察看了丰镐房、小洋房、妙高台等蒋氏故居和别墅,带去了家乡名产奉化芋艿头。之后,丘如雪和蒋孝刚又两次来到家乡,捐赠价值150万元人民币的梅树。丘如雪在参观溪口蒋氏故居展出的蒋氏一家生活照片时表示:“公公生前给纬国写过许多勉励话,这些亲笔还在,我回去后可以复印寄来,充实内涵。”她言而有信,不久,如约寄来。丘如雪之后,来溪口的是蒋孝严。蒋孝严和章孝慈是蒋经国和章亚若相恋生下的双胞胎。第一次是2000年8月23日,携其一家五口,以及双胞胎弟弟孝慈遗孀一家四人,来溪口认祖,在蒋氏祖居丰镐房的报本堂举行了隆重的祭祖仪式。第二次来溪口是2003年7月27日,带了妻子黄美伦,还有一位台商发展协会的副秘书长詹清池。此次把新改换的身份证也带了过来,祭告先祖,已经在台湾完成了认祖归宗的法律手续,将原身份证上父母亲的名字由舅父母正式改为蒋经国和章亚若。第三次来溪口是2005年4月8日,同行仍是黄美伦和詹清池。蒋孝严说:这次回乡与前两次不同,心情很好,拿到了新的身份证,改从蒋姓,彻底完成了认祖归宗心愿。从1993年到2015年,蒋氏直系亲属回家乡扫墓、观光、参加奉化举办的各种活动已有40余人次,往来人数之多、次数之频繁,可谓无出其右。这也是奉化对台工作的一大特色和一大成果。
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时代潮流,国家需要,民心所向,而且在一定时间、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台湾当局领导人的响应。30余年来,在两岸双方和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给两岸同胞带来幸福安宁的生活和实实在在的利益:两岸实现“三通”,签署23项协议,建立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联系机制和热线电话,实现两岸领导人会面,两岸各界形成大交流局面,经济合作深入发展,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均不断增加,两岸对外领域避免内耗,台湾同胞参与更多国际活动等等。
今年5月20日,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开始在台湾执政,不承认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和平发展与和平稳定的局面出现了复杂的情况。党和国家领导人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决反对台湾独立。和平发展的大势是任何人所改变不了的,“台独”必然是死路一条。
(责任编辑:巫勇)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