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毓善早年考取举人,步入仕途,效力清廷,钦派黑龙江为官,后在北洋政府任参议院议员,民国六年受命远赴新疆就任实业厅长一职。至此,开始了他17年新疆政治生涯,直至逝世。
在新疆他先后供职杨增新、金树仁两任政府实业厅长、建设厅长要职,曾扶持盛世才坐上新疆第一把交椅,成为新疆在任时间最长的三朝元老。他还亲历了民国史上新疆血腥的“七七政变”,在杨增新遭枪击毙命的现场,他也身中数枪,在血泊中九死一生,而最终大难不死。
他的“欲言防边必先实边”爱国思想及治边理念深入人心。在外强觊觎、苏俄插足、东突分裂、新疆孤悬塞外远离中央的复杂环境下,发展新疆实业尤为重要。阎毓善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历史重任,对新疆的巩固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不应当忘记他的历史功绩,以及留给我们的强边、固边、兴边的爱国思想。
幼 年
阎毓善(1872—1933),字庆皆,别名庆阶,号晴雪山房,清同治十一年农历八月十三日出生,甘肃省酒泉市丰乐县河东乡中截二坝村阎家庄人。
阎毓善生于书香门第,远祖系明初从山西五台移民至此。祖父阎学博(字鼎臣),曾任教谕、辛勤课士,在当地颇有声望。光绪初年,陕甘总督左宗棠为平定阿古柏叛乱,阎家率先捐资,并且动员乡绅民众踊跃捐款,左宗棠曾题字“捐资助饷,异常出力”牌匾,予以褒奖。
毓善四岁时,祖父就将其携往住处(教馆)进行培养。一日祖父带他到郊外,以“风摇树”求对,恰好经过刚割浆的罂粟田,阎毓善用“雨淋浆”应对,遣词工整,平仄协调,令祖父大为赞赏。他从小天资聪颖,同时勤学好问,有次家人上地干活,午间让他去送饭。干活的人到中午还没有等到,便派人回家询问,家人急忙寻找,结果却看到他在沟里的沙窝上练字,忘记了去送饭的事。
他青少年时代,才华便闻名陇上,“庆阶阎孝廉,笃学人也。君子克己之学,以澹泊为体,以扶阳抑阴为功。迨欲净理纯,襟怀爽朗,犹冰天雪地中尘霾消散,云物初晴也。是以学者之于天下,以心贞境即以境”,予阎毓善高度评价。
其父阎康兆(字友三),攻读业儒,勤俭治家,家道日殷,重视教育,阎友三之弟阎清兆(字猷廷)为贡生,治学严谨,为人廉洁奉公,做事一丝不苟,对阎毓善的成长影响深远。阎毓善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熏陶,作为长孙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被家人寄予厚望,走着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的老路,求取功名。
仕 途
阎毓善岁科两试高等,为少年(广禀)生,先在肃州举院中秀才。又经父亲多方努力奔走,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在兰州考中甲午科举人,并觐见了慈禧太后。据阎氏后人回忆,阎毓善妻马氏曾问:“慈禧太后漂亮吗?”阎毓善答:“没敢看,根本不敢抬头。”
次年赴北京会试。正值甲午战败,清廷被迫拟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广东应试举人康有为率先起草请愿书,16省的603名应试举人愤而在请愿书上署名,其中即有阎毓善等61名甘肃应试举人,是为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公车上书”事件。接着武威举人李于锴又起草《请废马关条约呈文》,联合76名甘肃举人领衔署名,阎毓善为署名者之一。据其族人称,当时阎毓善考取举人后,是要继续考取翰林等职的。但有一算命先生,说他面相虽好,甚至可以考取状元,但是考取之后,前程多舛,会出事端,故阎毓善再未继续考取功名。即便这样,他一生热衷于国家政治,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把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他自称“余曩时研求政治,垂三十纪薄书鞅掌”。在他任职黑龙江期间,面对外强觊觎、内政腐朽,目睹“边境荒莽、强邻逼处”,他认为“自古边疆之患,不患有事之时不克一战,而患无事之日不能预防”;“不患强邻相逼,而患内政不修”。当时阎毓善已经意识到只有搞好内部建设,才可以杜绝强邻入侵的野心,强调“实边”即加强经济建设和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阎毓善实业救国的理想在黑龙江实地工作中已经初步形成。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一起,他立即响应,草拟《布告共和成立暨国民应行共喻各条》,还写了《庆祝共和政府颂词》,热情讴歌五族共和的民主政体,颂扬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四千年未有之奇局,增五大族无限之光荣”。
由于新旧政体交替,阎毓善于1912年7月托病辞职。回到北京,以黑龙江知州擢升北洋政府国务院参议院议员。常与章炳麟、蔡元培、汤化龙、段祺瑞等政要诗酒往还,在北京的一些诗社享有盛名。曾获得景泰蓝质嘉禾勋章一枚。于右任与阎为同期举人,曾为阎书对联“庭中子弟芝兰秀,塞上威名草木知”,可见阎当时的社会影响力。阎毓善政治论著有《龙沙鳞爪》一册,民国二年(1913年)北京同昌印刷厂铅印,汤化龙题书名。
1917年在他赴新疆上任之际,友人以诗作为其送行。平政院院长周树模诗云“阎子出酒泉,继微养素堂。早岁赋鹿鸣,作令称贤良”,其中“阎子”、“贤良”指的就是阎毓善;任过北洋政府政事堂参议、铨叙局局长、国务院秘书长的郭则沄在《民国纪元六年冬日庆皆长兄之任新疆征车戎途塞风赋此为赠》一诗中,以“坐曹旧迹翻疑梦,度陇诗心定更奇”;“循吏儒林元不忝,清诗美政岂相妨?”等句祝他西去新疆有所作为。
入 疆
阎毓善很早就认识到发展实业的重要性,而又以交通为实业发展之最,“大抵水陆便利者,其国必富而强,交通迟滞者,其国必贫而弱”,他希望政府投资修筑铁路,兴办矿产,这样才能保住国家主权,“冀政府撙不急之费,挹注边圻,当路筹实塞之方,俾无旷土。筑铁路以便交通,办矿产以兴地利……凡此数端,均属至计。是在及时兴举,以固吾圉而已”。北洋政府认为阎毓善娴熟边疆事务,对兴办实业素有研究,完全胜任新疆实业厅长一职,并希望他逐步取代杨增新,进而出任新疆省督军。
1919年1月,阎毓善胸怀“河山无恙归来日,再对梨花饱绮筵”的志向奔赴新疆上任,力图在新疆有所作为。他任第一届新疆实业厅长兼督署秘书长,以谨慎勤奋的工作态度,尤其是政治上对杨增新的支持,从而获得杨增新在工作上的支持。他经过观察,发现杨增新颇具独当一面的才干,便打消了取而代之的念头,暗萌辅佐杨增新、同舟共济、治理好新疆的想法。杨增新也有顾虑,发现阎宅客厅、书房多悬北洋政要赠送的诗赋对联墨宝,曾以感慨自己是否应该告老还乡,试探阎毓善,阎毓善回答:“督军多心了。”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两人逐渐消除了隔阂,达成了谅解,为新疆的安定在政治层面奠定了基础。阎毓善根据新疆的实情,对兴办新疆实业做了具体的设想。同时,也考察了历史上新疆办实业的状况,以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endprint
在实业方面,杨增新完全依靠实业厅长阎毓善,除规定的各省实业厅主管的业务范围(根据农商部拟呈大总统核定,分为农、林、工、矿、垦、牧、水利等建设项目)以外,阎毓善还在杨增新的信任与支持下,参与商贸的管理。阎毓善也因此得以对新疆交通、教育、金融、工业、矿产等都有所发展,在实业厅长、建设厅长任内皆做出了一番成绩。他一手兴办的阜民纺纱厂成为新疆民国实业的代表企业,对交通和矿业的开发,也使新疆现代化有所推动。
1928年南京政府成立后,杨增新与几个厅道长官拟定关于成立新疆省委员会的人员名单,旨在排除异己。杨增新自任主席,阎毓善以“老资格”在名单之列,与他同时入疆的樊耀南却没有在内。阎毓善一直认为应该采取拉拢收买的政策,使樊耀南归顺于杨增新,但樊耀南却并无归顺之意,他妄图取而代之,掌管新疆。就在1928年“七七政变”之前,阎毓善还常与樊耀南以吟诗作画、共同商榷为由,谈古论今,互诉政治立场。他看出樊的反杨之心,几度规劝他小心行事,不可贸然行动。
樊耀南曾书对联“千山万水,阻断归隐之心;大漠无垠,任走孤魂野鬼”。阎毓善明白樊耀南的心思,回赠对联“谨慎小心,未睹霍光之过;谦恭下士,颇有王莽之风”。这副对联体现了阎毓善对樊耀南的规劝之意,同时也表明了他自己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1928年7月7日,时任军务厅长的樊耀南借俄文法政专门学校第一期学生毕业典礼宴会之际,刺杀杨增新,称为新疆史上的“七七政变”。据包尔汉回忆“宴席一共是三桌,中间一桌坐的是杨将军同一个钱代表(桐)、阎厅长(毓善)、迪化李道尹(溶)、杜旅长(发荣),西边一桌坐的是樊厅长、苏联代领事加乌尔夫夫妇等人”。另外几桌还有其他一些军政要员。杨增新、杜发荣当场毙命,阎毓善中弹倒地,腿臂两处中弹,伤势颇重。
金树仁利用樊政变之乱,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法,假借戡乱之名,乘势将樊铲除,平息事态,顺理成章登上宝座。7月8日金树仁以临时主席的名义发布公告已经“正法了首恶及其党羽。务望各族各界安守本分,勿惊勿扰,照旧务业”。
1928年阎毓善任建设厅长,遂改组建设厅,制定了几份建设新疆的计划。自述“来新劝业忽忽十年,劳怨弗辞,心力交瘁,惨淡经营,力图发展,猥以人才财力两俱缺乏,欧战之后俄乱又生,应办实业多未达圆满之目的,从前曾迭次辞职,迄未奉准,兹又改任建设,事务更繁。复请退避贤路,修养林泉,亦未获允”,他虽无心恋栈,一心想发展新疆实业,然而外忧内患、困难重重,新疆经济始终未见起色。
倾注阎毓善心血的阜民纺纱厂也在1933年化为灰烬。是年2月23日,马仲英军队占领西大桥民房、纱厂、西公园等处。金树仁见势态急迫,下令焚烧西大桥回民的房屋,瞬间火光冲天,顷刻悉成灰烬。马军见火起逃遁。但此举并未阻止马军的进攻,直到盛世才带兵平乱,才将马仲英赶出新疆。、
子 女
阎毓善有二子一女。一女阎芳瑜。两子,长子为妻王氏所生,次子为妻马氏所生。
长子阎卓,为墨玉县县长,民国九年,杨增新“创设墨玉、泽普十一县”,进一步完善了新疆的行政建制。墨玉属于较为富庶的县,称为一等县,阎卓被派去墨玉。赴任前阎毓善亲笔书写《县长十诫》,告诫儿子戒骄戒躁、戒贪腐、戒奢侈、戒空谈等十项,鼓励其亲民勤政、敬业务实、维护民族团结等。然而1933年正是墨玉县金矿工人燃起了南疆暴动的第一把火,初为矿工受剥削压迫引起,不料被泛土耳其主义者穆罕默德·伊敏利用,伊敏趁机在墨玉举事,演变成“杀汉灭回”夺取政权的民族暴乱。阎卓满门仅存儿子阎飞(阎庭武,6岁)、女儿阎曼云(8岁)。这时,曾因伤寒受到汉人救治的维吾尔族人沙克·阿洪挺身而出。为保全两个孩子,沙克·阿洪为他们举行皈依伊斯兰教的入教仪式,从暴徒刀下救出孩子。考虑到沙克·阿洪在维吾尔族的威信,暴徒们放了孩子一条生路。
姐弟俩在沙克·阿洪家一待就是七年,到1940年,阎家人接回他们时,两个孩子的生活习惯已经完全维吾尔族化了,且能歌善舞,维语流利,几近不能用汉语对话。这段经历对阎飞日后成为作曲家颇有助益,他也始终不曾忘记维吾尔族哥哥。上世纪80年代,阎飞专程来新疆寻找沙克老人的长子哈利克·沙克(时任新疆政协文史干部),兄弟相见,悲喜交加,千言万语难以言表。当时还在新疆任职的王恩茂接见并宴请了兄弟二人,称他们两家为新疆民族团结的典范。沙克后人与阎氏后人至今以亲人相称,往来亲密。
阎毓善次子阎兰生,任新疆督办公署副官处上校副官,其妻谈莲清,育有二子:阎庭雄、阎庭柱。阎兰生岳父谈凤翼(字耕虞)为清末秀才,杨增新门生。曾任新疆莎车县长。墨玉暴动后,维吾尔族民众将谈凤翼和王树人(阎卓妻王氏的哥哥)的财产全部没收,但是由于谈凤翼素来办事公道,尊重少数民族,未伤及他的性命,只是将其关押在花园里,供给食物。谈凤翼被关押7年,才被允许放人,返回迪化前,谈凤翼将寄养沙克·阿洪家的阎飞与阎曼云这两个孩子一并带走,将其送回阎家。
阎毓善虽是旧式官僚,但具有进步性,在发展实业方面,他积极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同时,他还是名噪一时的边塞诗人,在文学上成就颇丰,有《晴雪山房文集》、《晴雪山房诗集》、《晴雪山房杂稿》、《阎庆皆西征酬唱集》和政论文集《龙沙鳞爪》及亲笔书《县长十诫》等,另有《武威段氏族谱·后序》,但至今散佚者多,收录者少,弥足可惜。
(责任编辑:顾鸿)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