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名文,字达夫,以字行于世。至于他的笔名则很少有人研究。已故著名现代文学收藏家瞿光熙先生曾撰《关于郁达夫的笔名》一文,对郁达夫的笔名进行了考证,证明郁达夫曾以“曰归”的笔名发表过两篇文章,他写道:
郁达夫确实有个笔名“曰归”。这是发表在1927年1月16日出版的第二十五期《洪水》上的《广州事情》的具名。第二十六期发表的《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文学》一文,亦具名“曰归”。
除了瞿先生提到的“曰归”之外,郁达夫早年留学日本期间,还曾以“春江钓徒”的笔名发表过旧体诗若干首,这一史实却鲜为人知。
1915年9月至1919年7月,是郁达夫在日本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以下简称“八高”)读书的四年。其间由于长兄郁曼陀留日时曾与日本汉诗界诸名流颇多交识,并在1913年赴日考察司法制度时将郁达夫介绍给了日本汉诗坛上的故交旧识的缘故,使这位“九岁题诗四座惊”的郁达夫很快步入日本诗界,发表了为数较多的旧体诗,这些诗大多发表在“八高”《校友会杂志》和《新爱知新闻》等报刊上。据日本汉学研究者稻叶昭二考证,在1915年11月出版的“八高”《校友会杂志》第16期和1916年5月5日出版的该刊第17期上,郁达夫共发表了24首汉诗,均署名“春江钓徒”。1984年出版的花城出版社和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编辑的《郁达夫文集·卷十》(海外版)中,对这些诗的署名也作了肯定的说明。1985年9月,学者黄清华曾访问了富阳郁达夫故居,故居正厅西壁上悬着一幅郁达夫的手迹,是己未年(1919)夏历七月八日郁达夫写给未婚妻孙荃的一封信。郁达夫的长子郁天民告诉黄清华,这帧手迹是郁达夫所有遗墨中最认真最工整的。仔细端详,秀外慧中的正楷,左下方印着“我是春江旧钓徒”的图章。可以看出,这期间郁达夫是经常用“春江钓徒”的笔名来作诗的。
一般说来,作家发表诗文时的署名选择都是十分审慎的,郁达夫自然也是如此。他何以选用这么个“古怪”的笔名呢?事出必有其因。
郁达夫出生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富春江畔,他酷爱着故乡的旖旎山水和自然风物,为之讴歌,为之倾倒。特别是身处异域,那种思乡怀旧的邈邈情思一直萦绕着年轻的诗人,并发之心,形诸笔。以“春江钓徒”来寄寓海外游子的这种情思,当是情理中事。因为这笔名在郁达夫学成回国后再也没有用过。其次东汉隐士严子陵曾在富春江畔的山岩垂钓,对于严子陵,郁达夫很是景仰,1917年1月,曾作《梦登春江第一楼严子陵先生钓台,题诗石上》一诗。1932年8月,郁达夫写下了著名散文《钓台的春昼》。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十分赞赏严子陵“结屋读书”的闲适生活。郁达夫以“春江钓徒”为笔名,用意大约在此。再之,历史上曾有姜子牙渭河垂钓的传说,后来姜子牙因垂钓遇文王而出仕,才略得以施展。郁达夫是抱着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决心留学他邦的,这一笔名大约有借渭河垂钓的典故,来表达自己报效国家人民的志向,这或许是“春江钓徒”这一笔名的积极含义所在。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