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邮盂城驿

时间:2023/11/9 作者: 钟山风雨 热度: 16652
李家寅

  

  我国古代邮驿通讯已有三千年的历史。秦代全国修驰道,“车同轨,书同文”,促进了邮驿通信。到了唐代发展为陆驿、水驿和水陆兼办三种。宋代各州县设置“急递铺”,日夜不停地递送文件。元代实行行省制度,还有健全的驿站组织,元中期全国设1500余处,通达边情,发布号令。明代沿袭旧制,当时北京至南京的邮驿路线从北京出发经山东入江苏境内,沿途所设重要邮驿有泗亭、彭城、大邳、淮阴、界首、盂城、邵伯、广陵、仪真、龙潭,直达南京。直到清代末期,邮驿才为现代邮政所代替。

  据张允生在《邵伯驿站》中介绍,“驿站的任务是为官府传递公文,并供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驿马颈下系铃子与一般马铃又不同,响声特大,路人听到马铃声要迅速让道,否则踏死人不偿命”。

  高邮地处江淮要冲,古运河贯穿其南北,城南水码头舟船辐辏,车水马龙,是历代漕运、盐运必经之地。城南运河岸边有一座古盂城驿,据明隆庆本《高邮州志建置志》记载:“秦并楚,(高邮)又属秦,始建台置邮亭,名秦邮。”驿站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又称盂城驿,取秦观“吾乡如覆盂,高踞扬楚脊”之词义,嘉靖三十六年(1557)毁于倭乱。隆庆二年(1568)由知州赵来亨重建,道光年间重修。据《盂城驿简介》记载,“盂城驿原规模宏大,有正厅五间、后厅五间、送礼房五间、库房三间、厨房十四间、马神庙一间、马房三十间、前鼓楼三间、照壁牌楼一座。驿北为驿丞宅,驿旁为秦邮公馆,堤上有迎宾客的皇华厅,东南有马饮塘……”

  盂城驿旧址于1958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1993年高邮市人民政府开始修缮,迄1995年竣工。漫步南门古街,一座巍峨高耸的牌楼引人注目,坊中嵌“华皇”二字。街道两旁商户林立,仍保持昔日风韵。

  邮驿博物馆就坐落在街的东侧。古朴典雅的秦邮亭建立在运河堤旁,亭翼双层,四角飞翘,沿石阶登临,可见风帆点点,碧波荡漾,一派江南水乡景色。驿站门厅上悬“古盂城驿”、“邮驿博物馆”匾额,厅旁建鼓楼一座,下层设门,上层为木格扇窗,巍巍壮观,有联曰:“千家烟火接城,一角邮亭傍水滨。”内建门厅、皇华厅、驻节堂、库房、礼宾轩、陈列室二间、回廊、马神庙、水池、鼓楼、马棚、石马等,布局合理有序,昔日辉煌俨然再现。

  礼宾轩建筑典雅,陈设古朴,题联“梅寄春风劳驿使,葭怀秋水托鸿邮”。陈列馆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图片,布置有“中国古代邮驿史展览”。马神庙内有一精美的骏马雕塑,体态逼真,令人想见当年骏马奔驰于途的雄风。

  一座玲珑的庭院设置于回廊环绕之中,墙壁上陈列拓片多幅,皆系有关驿站诗篇的笔墨精品。院内水池清澈见底,花卉竞相开放,竹影婆娑,更显得环境清幽,极具诗情画意。

  盂城驿于1996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中国邮文化节在此举行。

  附高邮市政府重建秦邮亭碑文如下:

  高邮置邮亭,远自秦代,距今二千余年矣。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二二三年)于兹地筑高台,建邮亭,故名高邮,亦称秦邮。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一一八年)设高邮县。其后,或军,或路,或府,或州,而高邮之名亘古及今。神州之大,以邮为市、县者,唯高邮而已。“邮”实吾邑之根,发展之脉。惜年代绵邈,古亭湮没,欲凭吊者为之扼腕。高邮素称名区,人文荟萃,名胜锦粲。历代游客,把臂流连,歌咏挥毫,陶醉其间。欣逢盛世,政通人和,恢复古迹,以邮兴邮,赓续前贤,激励后人,爰于盂城驿西南三十余丈处、运河东堤脚下重建斯亭,撰文勒石,俾传永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