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949年4月23日,张爱萍将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乡宣告人民海军成立,并担任第一支人民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
一年后,华东军区海军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协同陆军进剿盘踞在苏南沿海岛屿的敌人。解放滩浒山岛战斗胜利结束后,我军进攻锋芒直指大陈岛,具体作战任务由陆军二十一军六十二师和华东军区海军第五舰队炮艇大队共同执行。
1950年7月上旬,炮艇大队来到琅矶山岛。琅矶山岛位于台州湾口南侧,它的正面l6华里处就是敌人占领的大陈岛。炮艇大队隐蔽在金清港内待命,在港口执行警戒任务的是炮3号和炮103号。
炮3号“先斩后奏”中圈套
炮3号是一艘25吨的枪炮艇,艇员11人,还有5名陆军战士,共16人,艇长是邵剑鸣。在警戒时,邵剑鸣发现敌人的一艘“大家伙”一直在大陈岛附近游弋,有时还大摇大摆地行驶到金清港附近,耀武扬威一番。邵剑鸣求战心切,想出去追击,又担心上级不批准,便决定“先斩后奏”,打了再说。
7月l0日拂晓,那艘敌舰又“转悠”到了金清港不远处,邵剑鸣顿时眼睛发亮,当即下达了出击命令。炮3号开足马力,加速向敌舰扑去。
敌舰是一艘800吨的“永”字号炮舰,比炮3号大几十倍。它的火力也相当强,前甲板是一门76.2毫米的主炮,后甲板有一座双联装40毫米尾炮。敌舰发现炮3号追来,故意调头向大陈岛方向逃跑,引诱炮3号远离琅矶山岛。邵剑鸣以为敌舰害怕,指挥炮3号猛追。敌我双方距离在迅速缩短。
炮3号上的16名指战员个个见敌眼红。身材魁梧的枪炮手赵孝庵(国民党海军起义人员)早已瞄准了敌舰的指挥台。当追到距离敌舰只有500米时,赵孝庵向邵剑鸣请示:“已到达有效射程,打吧?”“不,再追!”赵孝庵点头,马上校准瞄准目标。
“赵孝庵同志,你是青年团员了,这是你入团以来第一次参加战斗,要经得住考验啊!”邵剑鸣庄重地对赵孝庵说。
“邵艇长,请你放心!”赵孝庵毫不含糊地回答。
炮3号冒着敌人的炮火,一直追到距敌舰200米处。“打!”随着邵剑鸣一声令下,艇上官兵一起开火。赵孝庵趁着炮艇右偏的机会,抓住双联机枪一口气扫射了5梭子,250发子弹全部在敌舰的舰桥和炮位上开花。敌舰上的两挺机枪被打哑,舰尾升起了浓烟和烈火。敌舰用双联装40毫米尾炮向炮3号凶猛还击,两发炮弹击中炮3号的舵室,副艇长许镇和舵手马全福当场牺牲。正在炮位上一边指挥一边用火箭筒射击的邵剑鸣也被弹片击中,左眼被打烂,脑部受重伤,满脸是血,昏迷过去。他很快又挣扎着站起来,举起火箭筒准备射击,终因伤势太重再次倒下。紧接着,右舷一挺机枪被打坏,帆缆兵刘希海腹部中弹负重伤,轮机长陈启东、枪炮兵苏凤华相继牺牲。赵孝庵的右腿和右臂也接连中弹,他忍着剧痛,抱着艇上最后一挺完好的机枪向敌舰猛烈射击。
全身6处负伤仍将伤艇往回开
硝烟笼罩着海面,形势在急剧恶化。因为舵手牺牲,炮3号失去控制,艇身开始打转。赵孝庵手中的机枪也被打坏,右腿再次中弹,全身已6处负伤。他强忍伤痛向舵室爬去,想控制住炮艇。经过炮座时,看到已经牺牲的邵剑鸣,他不顾敌人的炮火,猛地站起身子,又跪下来,将邵剑鸣的身体摆正,脸上的鲜血擦尽。做完这些,他大声喊道:“现在全艇听我指挥!”然后,继续向前爬去。爬进舵室后,他用负了重伤的肩膀顶着舵轮,用尽全身力气调转艇头,驾驶炮3号向琅矶山岛方向撤退。当时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把艇开回去,把牺牲的战友们都带回去!
这时敌舰已掉头追了上来。炮3号没有航行多远,又连续中弹。赵孝庵接到负责堵漏的周继友报告:“艇尾已经下沉!”他果断命令轮机舱里的水兵爬上板,穿好救生衣,开着机器,关紧舱门。他想,只要机舱不进水,机器不停止运转,就可以把艇开回去。可是,海水还是涌进了机舱,机器突然停止运转。赵孝庵心里一凉,把艇开回去、把牺牲的同志带回去的愿望破灭了。艇身开始慢慢下沉,情况已十分危急。赵孝庵命令幸存的4名战友立即下水,他大声喊道:“同志们,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坚决不做俘虏。我们一定要划回去,今后为牺牲的战友们报仇!”
4名战友穿着救生衣扑进大海,朝着琅矶山岛方向游去;为了掩护他们,赵孝庵挺立在舱门旁,用身体吸引敌人的火力,又先后6处负伤。炮3号漂到大陈岛与一江山岛中间的海域时,急速下沉,直到海水淹没了艇身,套着救生圈的赵孝庵才被海浪摔进大海。那时,有两条路摆在他面前:一条是游向大陈岛,距离只有10华里,但大陈岛在敌人手中,很有可能成为俘虏:另一条是游回琅矶山岛,要游40多华里,在多处负伤的情况下生还的希望极小。但赵孝庵没有丝毫犹豫,他迅速辨别了一下方向,就向着琅矶山岛奋力游去。
带伤12处,与风浪搏斗十数小时终于脱险
赵孝庵在大海中艰难前进,海水浸泡着他身上的12处伤口,火辣辣地疼痛。他受伤的右臂已无法动弹,中弹的双腿也失去知觉,只能凭左臂同海浪搏斗。他越游越吃力,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突然,在一个海浪将他高高抛起时,他看到一个战友正游在左前方不远处,高兴地大喊:“快游啊,我们一块游回去!”他正要向那个战友靠拢,一排浪头打来,他被冲向别处,但想到自己的战友就在身边,一股力量油然而生,伤痛和疲乏也减轻了许多。
赵孝庵从清晨游到中午,又从中午游到太阳偏西。因为失血过多和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他只觉得口中越来越渴,肚子越来越饿,浑身没有一丝气力。“实在游不动了,还是抛开救生圈沉下去算了!”这个念头刚一闪现,就被他用坚定的意志排除了。他发挥体内最后的潜能,顶着海浪,奋起左臂继续向前划行。
一队帆船向他驶来,他脱下长裤举起挥舞,谁知迎来的却是一阵枪响。他猛地扎进浪里,躲开敌人射来的子弹。利用海浪的掩护,他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又艰难地朝前游去。开始时划几十下休息一次,接下来划八九下休息一次,最后划三五下就要休息一次。他顽强地、缓缓地向着既定的方向前进。
前面露出了一块大礁石,赵孝庵想上去休息一会,恢复一下体力。但是,他实在没有力气爬上去。经过观察,他决定依靠海浪的力量登上礁石。海浪将他冲上一步,他就用左手紧紧抓住礁石没入水中的部分,等待着海浪第二次、第三次的冲击。就这样,赵孝庵在昏迷中被海浪冲上了礁石。也不知过了多久,他在剧烈的疼痛中醒来,睁眼一看,所有伤口都在往外淌血。再伸手一看,指甲全白了,一点血色也没有。他知道这是失血过多的症状:“不能让血再流了!”他撕破汗衫和短裤,将伤口包扎起来。想到海水可以止血,他赶紧爬下海去。
一进入海水,赵孝庵又疼得昏迷(下转54页)(上接53页)过去。原来,被太阳曝晒过的伤口一浸到海水,就钻心似地痛。醒来后,他立即挥动已经麻木的左臂,机械地划动,一下,两下……
苍茫的暮色中,赵孝庵终于看到了琅矶山岛的轮廓,顿时全身充满了力量。他很快就划到了岸边,随即被岛上军民救起。
赵孝庵创造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命奇迹。他在身负重伤、大量失血的情况下,又同大海搏斗了整整十几个小时,游了40多华里,上岸时伤口已经溃烂并引发高烧。由于体能全部耗尽,他上岸后便再也无法动弹,但神志仍然十分清醒。
赵孝庵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两天后,张爱萍赶到医院看望他。将军弯下身子,伸出右手,轻轻地抚摸着他裹满纱布的身体,不断地称赞和鼓励他:“小赵,你真是好样的!”“好好养伤,出院后好好干!”
经张爱萍亲自提名,报请华东军区批准,赵孝庵被华东军区海军授予“甲等战斗模范”称号,成为人民海军的第一位战斗英雄。1950年9月,赵孝庵赴京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赴会前夕,张爱萍特地邀请徐悲鸿大师为他画像,并以此为题材,亲自拍摄了一张珍贵的照片。后来,在张爱萍将军的关心下,赵孝庵被送进鱼雷快艇学校学习深造,毕业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编队指挥员。1986年2月,赵孝庵在回乡探亲时,因心脏病突发猝然逝世。■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