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优雅地老去

时间:2023/11/9 作者: 幸福·悦读 热度: 21313
渡边淳一

  

  爱到一百岁

  如今,日本人的平均寿命,男性大概为七十九岁,女性为八十六岁。也就是说,退休之后还能再活二十年。但如何活好这段时间,极为重要。

  人生最后十年、二十年的活法,是决定一个人这辈子是否活得精彩的关键所在。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活到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必须认认真真地考虑“后五十”的活法问题了。

  遗憾的是,大多数日本人都认为:老人就该有个老人的样——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深居简出。把年老简单地理解为退缩。

  其实不然,年老,意味着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在欧美旅行时,经常能够看到很多年长却时髦、潇洒又快活的老人。

  为此,必须首先改掉沿袭至今对老者的称呼,如老人、银发等。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就算称呼变了,本质还是没变。但事情就是这样——称呼一改,心情就不一样了。自己变了,对方也就会自然而然地跟着变。

  所以,我要大声疾呼:请将经历了漫长人生和岁月磨砺,心灵深处潜藏着光芒的人们称为——“白金一代”!

  白金一代,虽不像黄金那样炫目,也不像白银那样素朴,但白金一代,是外在不花哨,内在有光彩。

  那么,该把什么作为白金一代的座右铭呢?

  在这里,我想到了白金一代的誓言:我们,不被世俗左右,充满好奇心态,追求人生所爱;不惜赞美他人,不忘自赏自爱,优雅洒脱有点“坏”!

  我想把它视为座右铭,作为新生活的起点。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对以往老人形象的反叛,如果仅仅年老而终,那将是多么无趣的事情。与其如此,不如做个“与年龄不符”的人。

  假如八旬老太身着一袭红裙,多会被人嗤笑为“与年龄不符”;当七旬老翁恋上年轻姑娘,也会被子女或邻居横加干涉道:“与年龄不符,别瞎折腾了!”

  细想一下,“与年龄不符”的定论到底是谁下的呢?答案很简单,是世俗。

  日本人的想法就是:只要保住面子便可高枕无忧。大家都衣着朴素,所以我也应该朴素。谁家有人去世了,要不要去守灵,要不要送奠仪,总是先看看身边的人怎么做,然后自己也跟着做——日本人早已习惯了这种横向看齐的思维方式。

  但是,别搞错了,我们可不是为身边的婆婆妈妈、爷爷奶奶们活着的,我们是为自己而活的。如果一味地迎合世俗,那么迟早会失去个性,迷失自我。如果总是在意别人的眼光,也不知道为谁而活,就虚无地死去,那可就太遗憾了。

  要活得“与年龄不符”,首先得从年龄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把“上了年纪,就该怎样”的禁锢抛到九霄云外,只要退休后不给人添麻烦,管别人怎么想,只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就好了。

  不被世俗左右,充满好奇心态,追求人生所爱;不惜赞美他人,不忘自赏自爱,优雅洒脱有点“坏”——讴歌人生最后的辉煌吧。怀着这样的心愿,我想将“白发一族”和五十岁以上的后备军们积极乐观的人生命名为:“白金人生”。

  所以,我要号召“白金一代”的男性诸君:起来,不要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有时还要引领潮流,实现自我变革。乐于挑战,享受挑战。

  享受退休,退休爱不休

  “退休”,对于一般的男人来讲,总不是件喜闻乐见的事儿,最好避而不谈。好不容易工作了大半辈子,突然有一天被传话:“辛苦你了,以后这里不需要你了。”——你说还有比这更不讲理的事吗?

  从此,收入一下子少了,多出来的是大把的时间、困惑还有不安。这在所难免,但是,不要把退休看得这么负面、这么悲观吧。既然避免不了,那为何不向前看,以更乐观积极的态度去正视它、迎接它呢?

  比起以寂寞、凄凉去定义退休,不如以此为转机,把它当作值得庆幸的全新生活的开始。

  事实上,退休是一件美妙的事儿。因为从此便可以从所谓的社会伦理和企业行规的紧箍咒中彻底解脱出来,如此自由自在,岂能杞人忧天?

  还有,迄今为止被妻子或心上人反复追问而心慌意乱的你,现在再也不用去搪塞那句“我和工作哪个重要?”的问题了——“当然是你重要啰”,斩钉截铁地回答!

  从今往后,再也无须为头大的工作烦恼操心,心爱的妻子任你整天细细端详,心上的女子任你每日穷追不舍;再也不用在事业与自我、事业与妻子之间作没完没了的“非此即彼”的无聊选择——要说开心,还有比这更开心的事儿吗?

  毫无疑问,退休以后,时间是大把大把地有。只要一想到能花时间去做些什么,就感到无比快乐——好哇,可以好好云游四方,想钓鱼就钓鱼,想打高尔夫就打高尔夫。以前想搞却没时间搞的摄影、素描,还有围棋、象棋、作诗、养花等,现在一切皆有可能。

  不止这些,也可以静下心来慢慢地求学——去心仪已久的高校,过过读书郎的瘾;也可以约上知己,细细长谈,弥补一下以前因緊张的工作节奏而留下的遗憾。

  也许还有因没了官衔而感到不自在的人。但是,换个念头想一想,无官一身轻,反倒可以更坦诚、更亲密地与朋友深交了。说不定,退休后结识的新朋友、赢得的新友谊,又能为自己打开一个社交的新局面呢。

  这样一来,在热衷于各类兴趣爱好的同时,有别于以往的“纵向交往”,如今有了“横向交往”的朋友,还可能偶遇别样的乐趣和另类的价值观。

  通过交游、交友,开拓了更多新的兴趣爱好,结果家庭内部也鲜活起来了。

  如此想来,退休并不是什么悲观的事儿。

  退休后极有可能从作茧自缚的“纵向社会”以及上下分级的狭小圈子中彻底解放出来。这里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充满好奇心态,积极乐观生活。无论做什么,永葆愉快心境,这是至关重要的。

  啊,好一个退休,总算让我等到啦。“我要好好享受退休生活!”——怀着这样愉快的心情,就等同于和人生美好的第二春有个约会。

  不断“心跳”

  有个医学术语,叫“废用性萎缩”。常用在整形外科领域。

  手腕、大腿、小腿以及股关节等部位,或是骨折、关节发炎等,作为治疗手段,得绑上石膏,固定受伤部位。结果,一个月左右之后,绑石膏的部位就会变得越来越细。

  一般来说小腿骨折,完全康复也得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算骨折部位康复了,其间因缺乏肌肉锻炼,小腿细到难以想象的程度。用专业术语讲,这叫“废用性萎缩”。

  像这样,肌肉不常锻炼的话,就会萎缩,这还不仅仅限于四肢。

  更值得注意的是:大脑若不经常使用,也会产生废用性萎缩。

  大脑的废用性萎缩,不同于四肢废用性萎缩,很难用肉眼识别,且容易被忽视。

  这与很多体育锻炼、兴趣爱好都是相通的——长期不去接触的话,人的身体状态就会被还原到初始状态,久之患上“不动癖”。

  年轻时我就常犯这毛病。一时心血来潮,发疯似的打麻将,也热衷打棒球和高尔夫。后来迷恋电影,每周必看。痴迷歌舞伎和舞台剧时,又是所有演出一次不落地观看。但后来不知何故都被搁置了——时间一长,即使不打球不看戏,也没什么不对劲——得了“不动癖”。

  人,归根到底是好懒怕动的,只要一旦停止运动,再动起来反而觉得麻烦,不运动也觉得无所谓了。

  尽管如此,四肢变细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去掉石膏后,通过康复治疗和身体的恢复锻炼,即使本人不注意,肌肉也会很明显地恢复过来。

  但是,“头脑不动癖”却从外表看不出来,尤其是在没有强制性动脑的环境中生活,大脑机能会随着“不动癖”而逐渐退化。

  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易形成好懒怕动的惰性,而且是愈好懒愈怕动。年龄越大,恢复功能也越差,直至作废。

  日复一日,大脑的废用性萎缩日益加剧,且无法恢复。“就算现在对异性怀有好感,以后也不会有好结果。”这种消极意识先入为主,导致不美好的结局逐渐增多。久而久之,生活变得无滋无味、无情无调;风华不再、干枯失色。

  为防止出现这种症状,该怎么办呢?最重要的,就是要顺从自己的天性本能,去倾听内心的真情实感:“啊!是个好女子!”“哇!是个好男人!”当这种想法出现时,就真诚地献上注目礼吧,然后对自己说:“有好感也不是错呀!”

  无论年纪有多大,都要用积极前瞻的心态看待异性,这本身就是一切生命力的源泉。如果对异性不但兴趣不减还津津乐道、有所追求的话,一定会有行得通的一天。不过,就算行不通的话,那也无妨,失败本是恋爱常事嘛!

  如果什么都不想,就什么都没有。哪怕是留住一丝激动、一点心跳的感觉,那就获益良多。

  “平平淡淡”和“激动雀跃”的情感,有着天壤之别。

  不轻言放弃、养成正面意义的“好感癖”,这种人看上去一定会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给人一种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印象。有“好感癖”的人,会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有魅力。

  在这里澄清一下,能否“激动心跳”,不是以“實际是否谈成恋爱”的结果来判断的。哪怕是自己的情感还没传递到、还没被对方感受到,但只要保持追求的心,就足以使一个人显得更有魅力。

  就像追赶夕阳的少年一样,明知不可能追上,但是少年奔跑的身姿是美丽的。同时,少年也正是被自己追赶落日的信念所感动,所以才去追赶的。

  总而言之,如果上了年纪,对样样事都嫌烦,从而无所事事地活着,那就太可惜了。这才是真正在虚度人生。

  有所追求,不断“心跳”,青春便会永驻。再也没有比什么都不做更糟糕的事儿。什么都去做,而做的过程本身便能促进身心健康,返老还童。

  摘自《晚晴》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