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是中国文化史上涉足领域最广、成果最为丰硕的文化巨匠,尤其在戏曲方面的建树,更是令人瞩目,不但在当时(清初)国内有很大的影响,还很早地传到国外(日本及欧洲)。他寓居南京二十年,这段时间是他戏曲活动最为全面、频繁的时期。
杭州“卖赋以糊其口”
李渔,原名仙侣,字笠鸿,号笠翁。大约在他37岁那年改名李渔。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出生于浙江兰溪县夏李村。李渔幼年是在江苏如皋度过的。那时,夏李村有许多人在外谋生经商,李渔的伯父与父亲也在如皋经商,所以李渔很小就随家人迁往如皋生活。李渔自幼聪颖,很小的时候便能赋诗作文。读书做官是李渔自小孜孜追求的目标,父辈的经商为他创造了很好的学习环境。25岁那年,李渔前往金华参加童子试,即考秀才,成为名噪一时的“五经童子”。从29岁起,李渔先后两次赴省城杭州参加乡试,但由于种种原因均未成功。不久,明清改朝换代,社会动荡,三十多岁的李渔绝意浮名,隐居故乡夏李村。在朋友们的资助下,他在家乡的伊山结了几间茅屋,依山傍水,美其名曰“伊山别业”。但他满腹经纶将付诸东流又心生不甘,加上全家生活又面临危机,终于在隐居三年多后,便断然卖掉伊山别业,来到闹市杭州,开始了他“卖赋以糊其口”的生涯。
居杭期间,李渔文思泉涌,勤奋努力,先后创作了其著称于世的经典戏曲剧本《笠翁十种曲》的前六部:《怜香伴》《风筝误》《蜃中楼》《意中绿》《玉搔头》《奈何天》。另有《无声戏》《十二楼》两部白话短篇小说集,还有大量的诗文杂著,纂辑了《古今史略》《尺牍初征》等书。尽管如此,他卖文的收入仍不足以养家糊口,有时还不得不靠借贷度日。而且又因杭州、苏州等一些不法书商盗版他的著作等原因,李渔将家从杭州移往六朝古都南京。
金陵文化活动达人
大约在顺治十四五年,李渔告别了烟柳画桥的杭州,来到了南京。最初暂居在秦淮河畔的金陵闸,后经过数年的努力,于康熙八年(1669年)建成了名园芥子园。
芥子园坐落在今中华门内东侧老虎头附近,与同在老虎头的金陵胜迹周处台及著名的孙楚酒楼邻近。芥子园大门上贴着一副主人所撰的对联:“孙楚楼边觞月地,孝侯(周处)台畔读书人。”李渔在芥子园居留了20年,在此期间,他结识了王阮亭、周亮工、杜茶村、余怀、尤侗、曹玺(曹雪芹曾祖父)、吴梅村、钱谦益、纪伯紫等社会名流和文坛名家。他们大多数是昆曲爱好者,有的本身就是名闻当世的大戏曲家和戏曲评论家,可谓志同道合。真诚友好的交往促进了他们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此外,他们还常常聚集在一起,排演各自的新剧,进行观摩,切磋技艺。李渔还十分喜欢参加群众性的曲会活动,苏州虎丘是当时四方瞩目的娱乐场所,那里常举行昆腔曲会,李渔为了向民间艺人学习取经,常从南京赶到苏州去参加这群众性的曲会活动。
寓居南京期间,由于对戏曲的酷爱,李渔组建了一个家庭剧团,人口的剧增,支出日繁,迫使他在芥子园经营书铺外,还要发愤著书。他最负盛名的《闲情偶寄》及《李笠翁一家言》,就完成于这一时期。《闲情偶寄》是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总结和结晶,分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和居室部等八部分。词曲部论述戏曲的结构、音律、语言等问题;演习部主要探讨戏曲演唱技术;居室部则介绍了堆假山、砌墙等技术,其他各部分谈饮食、种花、养生诸问题。其中词曲部、演习部及声容部是后世公认的我国第一部戏剧理论集大成的著作,“其所形成的完整理论体系,树起了中国戏曲美学史上的里程碑。尤其是演习部,应是世界戏剧艺术史上第一部导演学著作”。
在这一时期,李渔还完成了盛传至今的经典戏曲剧本《笠翁十种曲》的后四部:《比目鱼》《凰求凤》《慎鸾交》《巧团圆》,以供排演和出版。《笠翁十种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喜剧色彩十分浓厚,颇受世人欢迎,以至于“十曲初出,纸贵一时”。不仅如此,三百多年来,《笠翁十种曲》一直是久演不衰的传统剧目。在南京时期,李渔还对当时不少旧剧目进行了改编,使其“变旧成新”,让自己家庭戏班演出,经他改编并上演的剧目有《明珠记·煎茶》《琵琶记·寻夫》《玉簪记·偷词》《幽闺记·旅婚》《南西厢》中的《游殿》《问斋》《逾墙》《惊梦》等。这些化陈为新的剧目很是叫座。
家庭戏班,以戏会友
李渔的家庭戏班,简称家班,是李渔戏曲活动的重要载体。这个家班约组建于康熙五年(1666年),李渔自任编剧、导演。尽管家班前后仅存在六七年时间,却对李渔的戏剧事业乃至中国昆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受元代戏曲影响,明清时期戏曲活动兴盛。不少官府人家蓄养起家班,而民间戏班也遍及各地。李渔家班既不同于官府中的家班专供主人娱乐之用,也不同于民间戏班以经营性演出为主。这个家班除供主人自娱自乐外,李渔还经常邀请朋友一起观看欣赏,切磋艺理。此外,家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以芥子园为中心,到处巡回演出。其范围远至北京、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福建、湖北,近则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等地。李渔家班外出演戏,都是接受朋友的邀请,前往对方府中或小范围演出,如唱堂会、庆贺、祝寿等。观众一般是官府中家人与朋友,而对方给予的回报往往是馈赠钱物,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解决了李渔家中一部分生活费用。
在巡回演出中,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使得家班声誉日隆,康熙十年,《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在宝应县知县孙蕙幕中做幕僚,他前往时在扬州的李渔处,邀李渔家班为孙献艺祝寿,两人一见如故。家班的演出令蒲松龄大饱眼福、大开眼界,遂欣然命笔,赋诗记述盛况。
可惜好景不长,李渔苦心经营、名动当世的家班,最终在康熙十二年瓦解了。其主要原因即是家班“台柱”乔、王二姬的相继病故。李渔家班成员主要由其姬妾婢奴組成。其中最出色者当推乔姬(复生)和王姬(再来)。乔姬为主要旦角,王姬擅长生行。乔姬本是山西民间贫苦人家的女孩子,初到李府仅13岁,但颇有艺术天赋,作为一个从未出过家门的晋地民女,竟能听懂吴音为主的昆曲,而且过耳不忘,还能解读戏文,这让李渔惊诧不已。王姬是甘肃人,也是当地贫苦人家女孩子,同样很有艺术天赋。她们经李渔调教后,很快脱颖而出,乔演旦角,王扮生角,珠联璧合。无论新戏老戏,一学即会,“朝脱稿,暮登场,其舞态歌容,活现于氍毹之上”。
不幸的是,康熙十一年,年方19岁的乔姬积劳成疾,在武汉巡演时英年早逝。祸不单行,第二年,一向身体不错的王姬在跟随李渔赴北京演出途中忽然得病,不久竟病逝于北京。李渔家班的两大台柱相继离世,诸姬风流云散,家班也终于垮台。这对李渔的戏曲活动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其戏曲演出活动也由此结束了。对于乔、王二姬英年早逝,李渔老泪纵横,悲痛欲绝。他写下了哭悼二姬的诗词,还挥泪为二人写了一篇长长的《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希望她们能复生、再来,情深意切,催人泪下。李渔家班活动时间虽然只有六七年,但其影响是深远的。不仅在南京留下了艺术的足迹,而且以南京为中心,辐射到全国各地,影响所及,几乎半个中国,在中国古代戏曲活动史上享有一席之地。
康熙十四年,年迈的李渔在送两个儿子由南京回原籍应童子试时,动了思乡之情。1677年,他告别了惨淡经营多年的芥子园,举家迁回杭州,在地方官员的帮助下,在吴山附近购买了一处旧宅作为居家之地。康熙十九年正月,李渔在贫病交加的境况下,走完了他七十年的人生历程,被安葬在杭州方家峪,“老将诗骨葬西湖”。
摘自《风流一代》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