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下半月 热度: 19552
摘要:混合所有制打破行业及不同所有制的限制,在迅速集聚资金、技术等等资源方面具有单一所有制所难以比拟的优势。借鉴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经验,将会有力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主要包括:公立高职院校引入各类社会资本的混合所有制、公立高职院校与境外院校合作办学管理模式、公立高职院校自身改制为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以及高职院校与其他资本创建混合所有制办学实体等。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高等职业院校

  一、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办学历史不长,但发展迅猛,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办学理念的局限、客观条件的限制、地方政府政策不到位等原因,多数职业院校教学仍然沿袭着普教模式,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毕业生就业出路狭窄等生存窘境,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办学经费不足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但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投入仍然偏低,这直接导致高职教育的办学经费匮乏,直接制约了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时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如实验室、实训基地、各种教学设施等,也得到不很好的改善。

  (二)办学质量不高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管理体系、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课程设置体系等,然而办学思路不鲜明,缺乏主体特色、办学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普遍存在。如在专业设置上,没有的特色专业,甚至还存在脱离当地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专业,这必然导致其培养出的人才质量不高,且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教育迫切需要开拓创新、勇于探索与实践,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使自己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产学研融合度不高

  高职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特点,又有职业性教育特点,这个特性决定了它应该是产学研有机结合的,而目前高职教育对这一方面的融合度还比较欠缺,生产、教学、研究相互分离、脱节。有些学校虽然也做了很多努力,但融合度仍然不高,难以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运行机制也不健全,在政策支持及财政投入方面都还存在不足。据专家测算,高职教育的生均成本大约是普通高等教育的2.64倍,而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支持却又远低于普通高等教育。很多学校难以达到办学要求和年生均教育经费标准,这必将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师资团队建设和科研投入。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需要加强产学研融合度,同时也需要强化实训教学,提升学生实践技能。

  (二)学校自身内部原因

  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必须突破传统学术教育的束缚,改革办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努力打造有特色的高职教育,以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一些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学校的管理机制不活,高职教育的自身定位不够准确,缺乏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由此缺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入调研、考察、分析与预测,更关注目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国家发展的长远战略考虑。市场化的短视,易导致在专业设置、招生、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上的盲目性,致使毕业生与社会经济需要严重脱节。同时,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激励机制不活,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国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典型经验

  (一)德國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混合制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由德国政府立法支持,以就业为导向,强调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其中的“一元”是企业,负责在专门的场地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双元制中的另“一元”是职业学校,其任务是结合企业的岗位需求,给学生传授与职业有关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普通教育。学生更多时间是在企业学习。“双元制”所培养出的学生的职业技能非常娴熟,学历不是其培养的主要目的。

  (二)澳大利亚 的TAFE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TAFE是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首个字母的缩写,字面意思是技术与继续教育,是澳大利亚的一种独特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至今已有 100 多年历史。该模式强化与行业间的合作,按照社会的需求,其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出一批兼具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在课程的设置上,专业性与实用性并重,将理论教学与应用实践相结合。

  四、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

  (一)公立高职院校不新设教育实体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

  此类模式一般是以公有制为主,私有制为辅,其优点是不改变学校原有的公办学校性质,学校原有的财政拨款不变,原有教师身份保持不变。

  1.公立高职院校引入各类社会资本的混合所有制

  公立院校通过引进国企、优质民企、外资参与办学,实现合作共赢。混合范围可由小及大,由点到面地推广,首先通过小范围混合参与到学校项目建设中,在试点过程中不断完善并推广混合所有制。

  2.公立高职院校与境外院校合作办学管理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在满足了全球化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能够为学生提供留学的机会。多以“3+1”或“2+2”等学制形式进行,学生完成国内课程并考核合格,颁发国内职业学院毕业证书,可选择赴国外大学修读本科学士学位,完成本科学位后也可通过加修完成该国硕士学位。目前所选择的外方合作伙伴一般为高等院校,探索与境外知名企业合作,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

  3.公立高职院校自身改制为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

  可参照国企改制办法,对公办职业院校先进行资产清查,将其部分股权让渡给第三方、学校管理者及教师等个人,以此为突破口实现办学自主权改革,进而推动办学机制的创新。该模式的代表为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建院初始属公立性质,后经三次改制,学院股东由企业、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学校管理团队等六方组成,形成以民间投资为主、政府引导、管理团队积极参与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

  4.公立高职院校与民办职业院校合作

  公立高职院校接管办学困难、生源不足或经营不善的民办职业院校,民办职业院校可以其资产折合股份,入股公立高职院校,按章程行使各自权利。另一种是民办高职院校通过发挥自身的优势,吸引公办学校来合作办学。

  5.PPP公私合作

  当前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可以借鉴PPP模式,通过民间资金等多种融资渠道,多方面筹措建设资金,公私合作对学校的食堂、学生公寓、体育馆、实验室、图书馆等学校基本设施的建设,可在一定程度缓解学校新校区建设的资金压力,也为企业开辟了获取稳定收益的新渠道,不失为一种促进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二)新设教育实体的办学模式

  1.高职院校与其他资本创建混合所有制办学实体

  充分利用各方主体的资源优势、管理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优势,由公办院校、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共同投资新设学校,此模式以国有资本所占比例来确定学校性质,采用科学的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以充分调动各方投入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成立混合所有制办学实体,如成立股份制职业教育集团。

  2.与境外院校合作新设教育实体

  探索寻求境外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合作办学,以形成一批国际化的职业院校,各方按照章程或合同承担各自的责任和行使各自的权利。该模式成功案例是苏州科技大学和加拿大百年理工学院合作,共同成立的苏州百年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志明,黄宇慧,段淑娟.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0):46-50.

  [2]宋君远.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中的应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1):71-74.

  [3]单强.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与政策建议[J].唯实(现代管理),2017(07):31-33.

  [4]趙爱芹.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下办学模式探析[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2):88-91.

  [5]霍艳杰,曹娅丽.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7(05):41-44.

  作者简介:

  陈雪玲(1979—),女,广西贵港市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研究》(GXHZJG2017B0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