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每天都活在各种各样的情绪之中,如何调理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就决定了自己的生活底色。
医生和小学教师是两个比较微妙的职业,因为他们每天面对的都是“特殊的人群”:希望解除病痛的人和希望得到美好未来的孩子。我有许多医生朋友,他们每年都有考试和培训,工作不分节假日,每天连轴转,所处工作环境是嘈杂的,面对的患者甚至是绝症患者,只要一上班负面情绪就扑面而来。但社会给予这份职业的冷漠和不理解,医生这个职业的幸福感普遍低于社会的平均值。我的教师朋友,在教育这个问题上,他们与家长的沟通大部分都得小心翼翼。他们真的有职业焦虑。
我是媒体从业人员,同样存在职业焦虑。我曾經焦虑到什么程度呢,会在凌晨二三点突然醒来,觉得交印刷厂的报纸标题错了?于是马上起床赶回单位去查看。第二天早上又特别害怕接到电话,电话一响就心惊肉跳,怕是报纸哪里又出错了。直到去年马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时那番肺腑之言,让我慢慢释然。马云说,他是一路被人骂过来的,刚做阿里巴巴的时候,别人骂他异想天开,都说这个东西不可能。做成了阿里巴巴后,天天有压力,有焦虑,特别多年前收购雅虎中国之后的一年,整年在北京处理各种各样的难题。马云说:“压力是躲不掉的。一个企业家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诱惑,还要耐得住压力,耐得住冤枉,外练一层皮,内练一口气,这很重要。”所以,他在任时会深更半夜牵着德国牧羊犬去溜圈,强迫自己每天必须睡足8个小时。他撑了那么多年,拼了那么多年,焦虑了那么多年,的确是该放手了。照他自己的话说,是“留下的时间不多了,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其实职业焦虑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一面是焦虑情绪,一面其实是职业精神,两者其实是相通的,就靠你一口气能不能撑得住。现在年轻人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一走出家门,就是工作的天下;一回到家里,就是生活的天下。马云就批驳过这样的观点,如果这样也能做到,那你不可能是职业的经理人,他反正做不到。
人人都有职业焦虑,不过程度大小不同而已。一个人如果能像金庸小说中的周伯通一样“一心两用”,把工作与生活截然分开,你要么真的是心灵高手,要么你根本就没有在意过工作。音乐人罗大佑也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全快乐的音乐人,凡是搞音乐的人,都有痛苦。没有痛苦的音乐人,不会有出色的作品。这种痛苦,其实是一种职业焦虑,写不出一段好的旋律,企及不到一种音乐境界。
新华社军事部首席记者王建民,从业40年,拍摄了70万张照片,唐山大地震、中越边境冲突、卫星上天……中国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他都经历过,是一位功力深厚、身经百战的记者。他在业内的“重要性”可以达到如果他没有架起照相机架,宇航员落地后的舱门就不会打开的地步。王建民的“镜头”在业内既然达到了如此高度,他还有什么不如意的?但他仍然有巨大的职业焦虑,他会做噩梦:有时是自己开车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到了长安街突然遭遇堵车,焦急中,人民大会堂传来一个声音:“大会到此结束。”有时做噩梦在战场,满天都是飞机,但他的相机却出了问题。
什么叫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就是融于血液之中的东西,无论走到哪里,它都在血液之中,连做梦时它仍然存在。一个人要有所成就,怎么可能没有焦虑和压力。在某种意义上,它恰恰是让一个人走向职业的路径。问题是,要让自己的职业焦虑刚刚好。当它严重影响你的正常生活的时候,那就需要调适了。患有职业焦虑的人总是觉得自己是天下最焦虑的人,实际上,与你有同感的人很多,如果你找位朋友谈谈心,你会发现别人也正在焦虑之中。如果你能这样去做,那么适当的职业焦虑反而会成就你。
摘自《做人与处世》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