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人总要有点敬畏之心

时间:2023/11/9 作者: 幸福·悦读 热度: 15028
马立明

  在晨跑老人被撞事件中,有网站做了一个数据调查,同情死者的占了20%不到,而超过80%的网民选择了“撞得好”。不仅老人成为网络暴力瞄准的对象,甚至连替老人说话的人,也遭遇了围攻。

  针对老人的网络暴力已经不是一天半天。从公交车让座到碰瓷,再到广场舞,讽刺老人、挖苦老人的网络段子层出不穷。

  某评论家分析了老人素质低的缘由,而且很不客氣地指出,“这代老人的心中,都会渴盼一个集体来管束和养活自己,他们用以交换的,则是自我意识甚至尊严。”“终其一生,他们没有机会学着做有尊严的人,也很少被强势者合乎规则地对待过。匮乏年代的生存体验,造就他们凡事都要争抢的行为模式。”我认同他分析中的某些合理之处,但这种傲慢的讲述方式,我却感到相当不可思议。尤其是他还将这一代老人定义为“残次的人生”,我不知道他下评判的底气从何而来?

  我在生活中见到的糟糕老人一点不比诸位少,比如讲话大声、不守秩序、乱过马路、随地大小便,有的还倚老卖老。就事论事地分析,老人家肯定是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我依然拒绝认同诸如“那代人素质低”“那代人心地坏”等一刀切的论断。因为这种带有偏见的造词已经为现实中排挤这部分人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

  当网络舆论开始集中放逐一个群体的时候,舆论就成为杀人不见血的刀;当人们在留言谩骂或给谩骂帖点赞时,他们都变成了帮凶;当为其辩解的声音也遭到打压时,一些曾经维系我们社会的价值观正在分崩离析,很快我们就能品尝到它带来的苦果。

  在网络上有没有为老人叫好的呢?有。比如某80岁的大爷进行健身,练出了马甲线,天天发微博,他成为了网红;某大妈自学剪片,制作了很多好玩的小视频,还去搞直播,也成为了网红;某奶奶一直追阿森纳多年,还亲到伦敦看球,又成为了网红……这说明,老人要被网络舆论场肯定,只有迎合青年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可是,老年人只能为了自己而活。他们有多少人,能突破历史带给他们的局限?在现实世界里,哪有这么多喜欢英超、喜欢二次元、喜欢健身的老人?

  我认为,人还是要有些敬畏之心的。这个敬畏之心,是一种道德自觉。

  在互联网世界中,很多东西都被消解了。一个文化的建构需要上百上千年的时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对老人的尊重,对经验的推崇。这本应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文化取向,是发自内心的行为举措,但在网络话语的冲击下,已经被消解,成为了一种“使然”,一种极不情愿的接纳,而且分分钟会演变为抗争状态。这意味着,“尊老”这个概念已经变得面目模糊,它的文化内核已被挖空。

  你有一百个理由论证“敬老”是一个可笑而迂腐的提法,正如有人大义凛然地力挺社会达尔文主义一样。在优胜劣汰的逻辑下,没有颜值、没有体力,甚至脑子也跟不上时代的老人家,绝对是弱者、是败者,他们就可以被“干掉、吃掉”。可是,社会学是有温度的,只有善待弱者与败者的社会,才是我们所认可的社会。

  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我们也会跟不上时代,我们也会被认为素质低(连代码都不会写),我们今后也会与未来的青年产生矛盾。今后,我们也可能会成为被嫌弃的那部分人,成为失去话语权的那部分人。届时,我们就能品尝到那种孤独、绝望与痛苦。

  有所敬畏,有所退让,也算是为自己考虑。

  摘自《祝你幸福·知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