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九天之后的重逢,她非常高兴。虽然身高已经快一米四,还是把她像婴儿一样地抱起来。给她带的礼物是一套藏族小姑娘穿的缎子藏袍。
下午花将近四个小时做一锅罗宋汤,按照朋友的口授做萨拉米香肠蘑菇小西红柿比萨饼。上次在朋友家里,她做给我吃。那时觉得很好吃,想应该学会,做给小姑娘吃。做食物是永恒的爱的表达。没办法,你爱这个人,就一定会做东西给他吃。
一起风中追逐飞絮,闪闪发亮。踩银杏树叶。她问,外公是怎么去世的,埋在哪里。一一说了。然后说,每个人都会死的。以后妈妈也会老去,离开。她眼圈一红,号啕大哭。那是四岁时候的她。
她买的四条金鱼,今天最小的一条死去。把它埋在客厅墙角的大芭蕉花盆里面。她回到家,听到消息很伤心。通过自己经历难过,自然就会明白死亡是什么。
七岁,独自泪流满面,问怎么了,紧紧抱住我低声哭泣,问起一个关于故去亲人的问题。我说,我带你参加过葬礼,你知道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死去,得病、意外或者老死,大家都要走。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开心、认真地做现在的每一件事情。
墨西哥的绣花布包和玛雅石头。世界很大,来自不同地区的物品都有各自的文明气质。下午她收到许多礼物。跟她说,外表美不算真正的美,她表示同意。
早晨去咖啡店吃肉桂卷,花园里看牵牛花。回家路上下起大雨。拍照片玩。她穿一条新的连衣裙,灰色丝缎,打着密密裙褶,上面有大象、鹿、河马等红色动物影子。读《快乐王子》,和《风铃草姑娘》一样,这个故事很美。
准备食物,做日常点滴小事对彼此都很重要。孩子们的世界只有当下,没有过去的负担,没有对未来的期望。每一刻都是新的,彻底的。没有成人世界的敷衍和虚弱。
去小超市买矿泉水。店主是个女人,回身开门,发現门边有小童车,里面睡着几个月大的婴儿。他安安静静睁着眼睛,一动不动,不哭不闹,小脸带着温柔的笑意。我好像被惊到,他的表情就像一尊小小的佛。
想起第一次看她出生后的小脸,也是这样的感觉。不管如何年岁增长,每次她入睡时,在她脸上看到的,依旧是那张刚刚出生的小脸。
工作很多,想在咖啡店里全神贯注争分夺秒做一天。但是给她的时间太少,所以还是一早起来陪她。先在花园里骑自行车,然后去游乐园,再去喜欢的日餐厅吃寿司。她很开心,给我唱歌、讲故事,用她的方式抚慰我。
有人曾说,繁杂的无穷尽的在家劳务及对亲友的照料,损耗我们的时间。我意识到工作、适当独处及规律性功课时间的重要性,对我而言,如同根需要水。有时非常需要独处的空间和时间,但人岂能什么都想保全、兼顾,做到完美?那是不可能的。必须有选择有所牺牲。
承诺她,每个假期必定出门远行,起码两周以上或一个月,长时间住在别处。多看看外面的天地和世界。可以在京都,找个干净的小旅馆,每天就是去湖边、庭院、寺院,晒晒太阳,走走山路。看书,喝茶。中午吃一碗面。晚上泡澡、读书、画画、睡觉。什么都不做,只是安静度日。
回家路上穿过花园,她在风中收集飞翔的绒絮般发亮而轻盈的种子,藏在口袋里。然后飞跑过来,说送给我。看着她小心翼翼把种子掏出来,放在我的手心上,想,我们应该在亲近的人身上,修习更多的慈悲。他们一再地原谅我们,接纳我们。这是一种信任和热爱。
母亲习惯关注孩子。而我不是一个缠绵的母亲。觉得她有自己的路要走,是独立的生命。而且希望她按照自己的程序走。我自身也并不完美,需要学习、探索、解决问题。
很多如我这般年龄的人,成长于不相爱的家庭,从小不知道爱为何物。大多数中国人的情感意识处于低的水平,习惯以模式相处,忽略心灵的感受。我们早年被如何对待,长大之后也会这样去对待自己和他人。如果没有经历自我教育,不去训练,这段弯路会延伸到老死都不改变。
有时她像镜子,投射出我的愧疚、无能为力、困惑、担忧,让我看到心底的阴影。但她在给我机会修正。最终仍需要尝试改变这颗心。
摘自读览天下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