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艺术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下半月 热度: 18068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无论是文科生、理科生还是艺术生,思想政治水平时刻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日常生活的价值观,因此在管理和引导艺术生养成良好价值观必须了解和掌握好艺术生特点。本文就非专业艺术院校艺术生思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尝试提出改善对策。

  关键词: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艺术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艺术生特质

  艺术生即艺术类考生,是指报考艺术类院校艺术专业或普通高校艺术专业的考生,我们常说的表演、美术、音乐、体育等都属于艺术类考生[1]。因此艺术生在文娱、文体类项目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和特长。因专业特性,艺术生具备独特个性,思维发散,创造力丰富。个性鲜明,行为举止较其他专业学生更为大胆,集体意识相对较弱。

  (二)艺术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现状

  由于时代发展,社会各个领域不断进步,出现许多跨行跨界合作,对此艺术生则接受度较高。但在思想政治素养方面却较为薄弱,大量数据表明,艺术生在步入大学后对国内外的时事新闻、热点关心程度低,对校内思想政治主题教育类的认同感不高,主动参与率低。该现象虽普遍存在于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但在艺术生中更为突出。思想政治素质的薄弱体现了艺术生不同程度存在政治信仰迷茫、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等价值取向扭曲、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生活方式产生极大影响[1]。

  二、艺术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改善对策分析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

  在调研数据采纳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大学生对于学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安排表示不认同,认为学校举行部分思政类活动流于形式确实实质性意义。对此,一方面学院学校做深刻反思。另一方面,也存在部分学生对此类活动的态度不端正,对校内活动预设抵触心理,拒绝参与和感受学习。因此,针对这一情况需要进行及时引导和管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因先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感受学生的需求,以正确方式让学生放下心理戒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做初期尝试。在活动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中调整开展节奏活跃气氛,提升学生抬头率,唤起学生兴趣点;活动后做好总结工作,说明活动意义、点评活动效果、表彰优秀学生。以艺术类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寻找艺术生的思政教育痛点开展针对性教育。同时,在教育开展中强调学生对政治热点的关注的重要性,以此提高艺术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较为常见的教育模式为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类模式有点在于将重要知识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速度快、目的性强,但是在这种灌输式的模式之下,学生的接受度较低,许多情况下教育成果几乎为零,学生经常只顾低头做事,或课堂走神。因此,在信息爆炸的新时代,信息唾手可得,只有动手即可获知。如何将正确信息积极思想深入人心,势必要将教育模式丰富起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互动中让学生自主思考,推动成长。其次,也可培育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引领艺术生梳理慎独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提升艺术生素质的可行性方式,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引导学生对时事热点不盲从、不人云亦云[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婧淳.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藝术科技

  [2].林梅 杨洁 传统“知行合一”思想融入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J]艺术/教育

  作者简介:

  项海鸥,女(1992.10—),汉族,江西省上饶市,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