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新时代公共文化共建共享服务模式的创新途径与有益探索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下半月 热度: 18832
摘要:共建共享、协同发展一直以来都可以被看作是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战略措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发展将会直接影响到各个领域在协同发展过程中的效果。本文针对新时代公共文化共建共享服务模式的创新途径进行分析,为其自身的深度合作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新时代;公共文化;共建共享;服务模式;创新途径

  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改革创新的国家原则,融入现代科技,探索科学的发展模式,实现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积极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协同发展。比如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近两年致力打造的“爱康健”广场大赛,就是一种共建共享的有益创新模式。

  一、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整合文化资源是新时代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实现的文化协同发展首先要合理统筹各地的文化资源,创新文化服务形式,丰富文化服务内容,延伸文化服务领域,使本地区的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最大化。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要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紧跟现代科技发展趋势,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應用。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各地的文化事业发展差距较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极度不平衡,这已经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就需要把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作为重点任务,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推动文化领域在共性技术、产品创作、传播载体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实现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以“互联网 +”创新驱动为契机整合本地文化资源,建设统一服务平台。“互联网 +”打破了城市之间的界限,是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问题的重要工具。由于互联网广泛应用,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场地和空间,国家大力提倡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及云服务,可以有效解决本地传统意义上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让老百姓都能有同等的机会享受到新时期文化发展成果。

  由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宝安区新安街道宣传工作部、宝安区新安街道党建服务中心联合深圳市爱康健齿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爱康健”悦动新安公益活动,就是一次公共文化公益品牌的全新创举,旨在希望在宝安区新安街道掀起一次轰轰烈烈的广场舞大赛热潮,影响并覆盖新安街道所有社区和企业、工厂、学校,并为进一步丰富宝安区新安街道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情操,进一步丰富宝安区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情操,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夯实宝安区“文化强区”的基础,营造团结、和谐、欢乐的人居氛围,牢固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创新精神大力助推宝安区市民素质工程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让所有热爱舞蹈的人有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

  “爱康健”动感宝安计划目标是塑造多元性的社区文化,普遍性的社区文化,提高居民的个人素养,陶冶其情操,增强其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使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家庭更为和睦,从而促进社区的综合发展。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合作、组成集体,以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宝安区目前有十个街道,共100多个社区,我们每一季选择一个街道,与该街道党建中心联合,举行全街道的广场舞比赛,让全区的100多个社区全部联动起来,推出具有宝安公共文化服务特色的“动感宝安计划”----百个社区舞起来。“动感宝安计划”----百个社区舞起来内容包括:第一季:“动感新安”---悦动新安·筑梦深圳;第二季:“动感西乡”---蓝色西乡·滨海新音;第三季:“动感沙井”---蚝乡沙井·起舞西部……。如同当年的百团大战,浩浩荡荡,全民健身,激情飞扬,声势浩大,真正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一个都不能少。

  “爱康健”悦动新安广场舞大赛的决赛和初赛,分别邀请了香港、深圳、广州和爱康健齿科集团高层等重量级大伽担任评委。通过二场预赛夺颖而出的二十支社区广场舞队伍,轮番上阵,倾情竞演。活动得到了中国文化报、宝安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晶报、南方都市报、《丛路艺术》杂志、《大众文艺》杂志、深圳晚报、南方日报等多家官方主流媒体的纷纷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二、文化管理运行方式的共建共享

  公共文化协同发展应在统一的文化管理运行方式下开展。当前,针对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馆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总分馆”模式,这对于缓解区域内公共文化资源不均衡有显著成效,从整体上带动不发达区域的公共文化向前迈进一大步。宝安区文化馆推动的总分馆模式,也是共享共建的一次有益尝试,可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首先,依托公共空间,聚合本地的文化艺术优质资源,形成文化类群核心影响力和辐射力,在总分馆模式文化艺术专业高地的建设过程中,发挥宝安区文化馆的总馆“指导作用”,实现街道各分馆、特色文化馆、企业文化分馆的联动。其次,统筹本地的文化艺术人才,借助总分馆制的人才管理模式,结合文化艺术人才所产生的较大文化影响力,寻求本地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公共地带。最后,联合本地的文化艺术机构,吸引社会文化艺术人才加入到宝安区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发挥宝安区文化馆在总分馆制战略合作中的“引导作用”,引导街道分馆、社区分馆的专业艺术人才开展多方位的公共文化服务 ,大力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领域和内容,用社会资源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带动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大发展。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推动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自然也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并愈显其重要。文化的多元性,形式的多样性,对社区居民陶冶身心健康,增强其对社区归属感、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组织和策划的具有宝安公共文化服务特色的“爱康健”广场舞活动,让一百多个社区激情起舞,有力改善了社区居民关系,为居民营造了一个更为舒适温暖的社区生活环境,是自“文化春雨”之后宝安区打造的又一个鲜明的群文品牌活动。“爱康健”广场舞活动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文化强市”战略部署,进一步推进市民素质教育,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使居民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家庭更为和睦,从而促进社区的综合发展,以多元的文化服务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零距离”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市民群众在宝安更诗意地栖居。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将以开展“动感宝安”---百个社区舞起来”之“爱康健”悦动新安公益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大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新思路,联合社会力量一起办公益文化,让群众文化没有观众,人人参与群众文化创建,真正做到“群众文化为群众,群众文化群众建”,大力探索新时代下的公共文化共建共享之路,做中国梦的忠实实践者。

  三、结束语

  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要打破原本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同时还要实现文化深度的融合,创新文化合作模式。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公共文化共建共享服务模式得到有效落实,而且还可以实现良好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珂.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策略[J].艺术科技,2019(12):248.

  [2]吴江,申丽娟,魏勇.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政策演进、效能评价与提升路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05):51-58+198.

  作者简介:

  顾明曦,男,汉族,本科,副研究馆员,现供职于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