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苗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探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下半月 热度: 14243
摘要: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国际化背景下,英语学习也在苗族儿童中普及开来。本文从苗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出发,以川南苗族某苗乡小学的英语学习儿童为研究对象,从多个方面观察苗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并分析找到苗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再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改善提升苗族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

  关键词:苗族地区;儿童;小学英语

  一、引言

  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有自己的服饰、语言、信仰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苗族人口众多,在2010年的中国人口普查中,苗族人口总数居少数民族第四位。苗族在我国分布广泛,海外各国也有苗族移居。其中,四川省是苗族主要分布地之一,川南宜宾地区的苗族聚居率较高,川南地区苗族主要聚居在宜宾的兴文、筠连和珙县三地。兴文县也是四川苗族人口最多的县,该县下有5个苗族乡。因此,笔者选取了兴文县苗乡某小学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该苗乡小学的苗族学生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2001年,教育部提出了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并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积极推进建设。在意见提出之前,全国部分经济较好,教育较发达的地区的学校就已经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了,但此时没有经过统一审查的规范教材,也没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同时也缺乏经过专门训练的小学英语教育师资。意见提出后,国家加大了对小学英语课程开设建设的投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宜宾市自2002年開始在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笔者所选取的这所苗乡小学也在2004年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

  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该苗乡小学地处乡镇,民风淳朴,交通较为不便,信息以及公共设施比较落后,在这样的背景下,该地的教育发展状况有着不同于城市的特点,反映到小学英语这门课程上,更是突出。笔者经过调查了解到,虽然自2004年开始该小学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但是实际上仅在2004年的秋季学期排课且有老师上课,之后长达两个学期虽然有排课却并没有上课,2006年后才开始真正排课上课。每个班一周安排一个课时,大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一名老师往往要上好几个班甚至多个年级的英语课。在上课时,老师通常依据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教授,主要采用图片、录音机等进行辅助教学,期末评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书面考查学生对课本上的单词句子记忆情况。

  笔者随机在三、四、五年级随机各抽取了两名苗族学生(一名男生一名女生)还有一名承担了两个年级英语课的老师(汉族,不会讲苗语)进行访谈。学生大都表示觉得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不重要,因为不会纳入期末总评成绩;其次觉得英语学习困难(男生在这点上比女生要强烈),认为英语同汉语和苗语相比,差异很大,单词尤其记不住,而且他们平时在生活中也接触不到,回到家大都说苗语,在学校主要讲汉语。这名老师则是在两年前进入该校工作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也是该校为数不多具有英语专业背景的老师,由于学校的语文老师也比较缺乏,因此现在主课是教语文。该名老师表示自己的周课时量太大,苗族学生的汉语基础薄弱,因此主要精力是放在语文教学上,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在展示教学图片或者播放歌曲时,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吸引过来,但是保持时间短。另外这名老师还提到,学校也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经过培训暂代英语课的情况,这些老师由于缺乏系统的英语语言知识的训练,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英语的语音语调上。

  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笔者分析了原因,从而总结出主要存在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小学英语重视度不够。因为该小学地处乡镇,教育相较于城市而言,比较落后,很多学生基础薄弱,光是语文和数学的学习就已经比较吃力,因而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对语文和数学的学习上。另外现行英语学科的成绩不纳入学生期末总评也未纳入市小升初的考试当中,因此很多学生及家长甚至包括老师都主观上认为英语在小学阶段不重要,属于次要科目,认为初中才是正式学习英语的时候。因而学生学的动力和教师教的动力不足,也是造成该小学英语课程在排课时的课时量不足的原因之一,英语课程上课时间的间隔长,连贯性差,学生学习的遗忘率高。

  (二)师资薄弱。该校教学负责人表示,以前小学英语课程排课却没有上课的两个学期主要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师资,限于教师人事编制、教育经费、学校地理位置等原因,每年不太容易引进具有相当学历的英语师范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因此小学英语课多由经过培训或是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然而即使有了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小学中的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其实也比较缺乏,所以部分教授英语的教师也会面临转岗教其他学科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个人的教学任务就会加重,即使不转岗兼任其他学科,一名小学英语老师也会承担不同年级多个教学班的教学任务,课时量增多。此外,师资薄弱的另一方面表现在会说苗语的英语老师稀少,在访谈中,有学生提到如果老师在讲解的时候能够用他们的母语苗语来解释的话,他们可能会更快的领会知识。

  (三)苗族学生所面临的“三语习得”问题。“三语习得”是第三语言习得的简称,是指学习者在掌握了母语(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后,再学习新的语言。对于苗族学生来说,第一语言就是他们的母语苗语,第二语言即汉语,英语即为第三语言。该小学的苗族学生大都会讲苗语,主要在家里同家人讲。该小学所在的苗乡居住第二语言有一定数量的汉族群众,苗汉之间生产生活往来密切,因此苗族儿童从小耳濡目染,大多数也会说汉语,但学习汉字的书写则是从上学后才开始的。苗语和汉语同属汉藏语系,苗语中也存在大量的汉语借用词,苗族儿童在学校和社会中有大量机会接触并练习汉语,因此汉语学习对于苗族儿童来说相对较易。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其单词拼写、语音语调都与苗语有着巨大的差异,且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所传达出的思维方式与文化同苗族儿童自身的民族文化还有他们所接触到的汉族文化大相径庭,而且限于条件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到与英语或是英语国家相关的事物。另外,苗族儿童学习英语的方式与汉族儿童有差异,该校没有会讲苗语的英语教师,老师上课都用汉语进行,因此汉族儿童可以直接通过母语汉语来学习英语,而苗族儿童则是通过第二语言汉语来学习英语,虽然苗族儿童大都会讲汉语,但是对汉语的理解能力相较于母语苗语来说还是偏低,加之年龄小,对于三语习得的元语言意识低,苗族儿童的母语苗语和正在学习的汉语都会对英语的学习造成影响,因此苗族儿童所面临的英语学习挑战也较大。

  三、教育教学提升方法

  根据调查所得到的资料,笔者结合国家有关义务教育阶段的政策纲领、苗族地区教育实际情况及苗族的民族特征等方面,提出以下几个关于苗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提升的方法。

  (一)积极建设师资,有意识培养苗-汉-英三语师资。小学英语教学的师资问题是当前苗族地区所面临的的一个难题,除政策上努力增加小学英语教师名额外,这其中还要注意培养及引进具备苗-汉-英三语能力的教师,不同地区的苗族所使用的苗语也略有不同,彼此之间并不能做到完全的互通无碍,因此苗族地区需要有意识的发展建设苗-汉-英“三语”师资,比如可以鼓励当地苗族学生报考英语师范教育专业,并同报考的学生签订定向就业协议,鼓励其毕业后回到家乡投身教育事业,同时资助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二)开发符合民族特色的课本教材。小学英语课程现下所使用的教材都是全国通行版,我国苗族的聚居区主要分布在黔、湘、滇、川等省区的县级行政单位以下,以乡为主。通行小学英语教材虽然可以比较全面的囊括所要学习的知识,但是内容对于苗族儿童来说缺乏本民族文化特色,所涉及到的文化部分大都为欧美以及汉族文化,而且教材中的教学活动及任务设计偏城市化,难于被苗族儿童理解认同,再次通行教材内容难度不好把握,并不能十分贴切于不同地区的儿童学习情况。因此苗族地区的教育主管部分和学校可以着手开发符合本地区教育情况且具有苗族民族特色的课本教材以作为对通行教材的补充。

  (三)积极建设英语教学的软硬件。从硬件方面来讲,应积极建设多媒体教室,并鼓励教师使用。当下大部分地区的乡镇学校都建设有多媒體教室,教室配备了白板、投影仪、电脑等多种设备,然而这些设备的使用率并不高,一方面是学校从设备维护方面出发限制了使用频率,另一方面是很多老师并不习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因此除了要开放使用外,还要鼓励教师使用,对本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培训,比如操作技术、课件资源。利用多媒体进行的辅助教学能够让英语语言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软件方面,可以开展英语学习活动、进行英语绘本展等一系列符合小学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活动,创设英语学习环境。

  (四)教师自身要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小学英语的教学对象是三到六年级的儿童,而且国家教育部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的课程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设计安排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不能一味地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这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要求较高,因此作为一名苗族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要积极学习儿童教育心理学,同时还要了解苗族的民族文化,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创造,设计出符合苗族儿童的趣味性学习活动。这是一项艰巨而必要的任务。

  四、结语

  小学英语教学相较于其他阶段的英语教学来说关注度还不够高,民族地区更甚。苗族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情况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要将不同的民族文化、地区特色、儿童心理等各种因素集合起来,不断研究改进创新,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曾丽.从“三语习得”视阈探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外语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12(1).

  [2]曾丽.儿童三语习得中元语言意识的发展对我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政策制定的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5):748-755.

  [3]吴吉荣(2013).苗-汉-英三语课堂环境中的英语教学策略探究———来自J.W民族中学的个案[D].东北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

  本文系宜宾学院川南僰、苗文化研究及推广培育项目阶段性科研成果。

  作者信息:

  郑逸梅(1991- ),女,四川南充人,宜宾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第二语言习得,英语课程与教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