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泰语kan33的使用偏误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下半月 热度: 16843
莫安忠

  摘要:在泰语中,“kan33”是一个高频词汇,具有多个词性,可以作为动词、副词、代词等,根据位置前后,也有不同意义和用法。本文试图从kan33的用法入手,从语序、词性、位置、可否省略等方面对泰语kan33的用法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分析出现使用偏误的原因及提出一点学习建议。

  关键词:泰语;kan33;用法;偏误分析

  外国学生学习泰语时,对部分泰语词汇的使用容易出现偏误,kan33是其中之一。kan33在泰语中的使用频率极高,是泰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且因具备多个词性、位置不固定、省略性等特点,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使用偏误的情况。下文将从语序、词性、位置、可否省略等方面对泰语kan33的用法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

  一、语序和词性的问题

  kan33可置于词、短语或句子的首、中、尾三个位置,处于不同位置充当的词性不同。

  (一)kan33在句子或词的开头

  三、偏误的原因分析

  语言使用偏误是外语学习者常遇到的问题,导致使用偏误的原因很多,偏误类型也很多。对于初学者来说,语言使用偏误几乎难以避免,怎样尽量避免使用偏误是语言初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kan33在泰语中使用频率高,误用率也高,笔者认为kan33使用偏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受母语干扰

  初学者在学习外语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将目标语言语母语进行对比,对比的结果是:当目标语言和母语相同时,就会学习得准确、快速;当目标语言与母语不同时,就会产生语言学习的“负迁移”,出现语言使用偏误的情况。kan33使用偏误的原因之一也是受母语语法的影响,如汉语副词”相互“修饰动词时,语序是“相互+动词”,而泰语是“动词+相互”。部分初学者在使用泰语kan33时就会出现“相互+动词”的情况便是受母语影响的结果。

  (二)位置使用不当

  结语

  语言使用偏误在外语学习的初始阶段是很常见的现象,这是很正常的,这是由初学者对目标语言的掌握程度、运用的准确度、教材教学、学习环境和个人接受能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结果。泰语kan33在泰语中的使用频率高、偏误率也高,正确使用kan33对泰语的学习有很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语言的学习一般都要经历“不懂-略懂-懂”的過程,初学者应积极地去发现并解决问题;认真学习目标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经常归纳总结、培养学习兴趣;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培养跨文化意识;注重学习实践,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注释:

  1蓝庆元、吴福祥,《侗台语副词‘互相修饰动词的语序》,民族语文,2012年第6期第13页。

  2薄文泽教授于2017年10月在云南民族大学开讲座时提及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萧少云.泰汉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裴晓睿.新汉泰词典[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7.

  [3]蓝庆元,吴福祥.侗台语副词“互相”修饰动词的语序[J].民族语文,2012(6):13-17.

  [4]赵绍平.浅析泰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2018(10):3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